在不同国家当小孩 是种怎样的体验?

时尚   2024-10-19 10:08   北京  



👩🏻‍🎓



几年前和大家分享过高分纪录片《他乡的童年》,战地记者出身的周轶君,每集她都会走访一个国家,去了解那里的教育传统和现状。


第一季就非常值得一看,身边很多人看完都觉得有被触动到,无论有没有小孩,都收获了很多感动和思考。



无论有没有小孩 这部教育纪录片都值得一看



前段时间第二季一开播,就迫不及待看起来,这次来到新加坡、德国、法国、新西兰、泰国,5 个国家差异真的很大。





这五国的教育,有我们无比熟悉的影子,也有让中国家长「瞠目结舌」的地方。


感觉这一季周轶君也更放松,继续走近不同国家的孩子们,内心里的孩子也慢慢被唤醒。





不同的民族文化,国家背景,必然催生不同的教育理念,而每个国家都在坚持传统中继续摸索,渴望寻找到更好、更适合本国孩子的教育方式:



🇸🇬 

新加坡


比中国还卷?「拒绝输在起跑线」



新加坡这集,初看就是浓浓的熟悉感,似乎跟国内的教育方式很相似,而且在「卷」的程度上,有过之无不及。


如果说中国的高考是「一考定终身」,那在新加坡这个年龄就提前到小学六年级的毕业考试。





从新加坡的升学系统
能看出小六考试确实非常重要



PSLE(小六考试)如此重要,那么如何进入到优秀的小学也就成了一场提前的比赛。

不意外,新加坡也流行「学区房」,因为房子的位置会决定小学生入学抽签的顺序,所以好学区的房子也一路水涨船高。




新划入南阳小学学区的住宅,80 多平米一夜之间就能上涨 10 万新币,总价卖到 1000 多万人民币,像这样的房子都是炙手可热的。




几乎所有的小学生在课余时间都要上各式各样的补习班,不少补习班其实是「提前学习班」,确保孩子们不输在起跑线上。




补习老师的教学也是针对如何拿分,因为只有在成绩上超过其他人,才能进入更好的大学。




新加坡教育的「卷」除了华人的基因,也来自于小国的危机意识。

没有自然资源,新加坡把人才看作是最重要的资源。考试系统,原本是为了更高效地为国家选拔人才。

对人才的重视不仅表现在考试系统上,学校可以说是提供保姆式的服务,除了教学,从孩子们的饮食到身体健康也都严格把控。




新加坡特殊的国情,也迫使孩子们从小要意识到自己在各种文化的交汇点,自己是一个面向国际的公民,意识到新加坡人不能与世界脱节。

但同时,新加坡人又有自己的成长方法,一个「新加坡特色」是:藤条这样的体罚,在这里是合法的。街边的小店里,就可以买到不同规格的藤条,周轶君很惊讶地问老板:这样体罚小孩,孩子们会不会太可怜了。得到的答案是:

「不会啦,你宠他们,以后政府打他们,太迟了。」





🇳🇿
新西兰

想在新西兰重新当一次小孩


看新西兰这一集心情最好了,这里的学生大概是周轶君《他乡的童年》走访过几个国家中,看起最开心、最自信的。




新西兰作为一块火山与地震塑造的陆地,藏在海洋深处,这里的人们习惯与自然相处,并在自然中学习。

孩子拥有超多的户外活动时间,以及活动自由。周轶君去到的小学,有一个叫做 no rules playgrournd 「无法无天操场」°


树上、房子上长满了「无法无天」的小孩



在这里,孩子们只要注意「不要伤害到别人和你自己」,至于想怎么玩,都可以。

校长对此习以为常,甚至很骄傲,笑呵呵带着周轶君参观这片「战场」:




对于习惯了周密保护孩子的中国家长来说,看到这样的场景,心脏已经跳到嗓子眼儿了。

就连见多识广的周轶君,看到上蹿下跳的小孩,也不由自主会担心,这样会不会太危险了,他们玩起来会不知深浅,伤害到自己和其他人。




然而,对于新西兰的学校和家长来说,都相信孩子们有自己判断危险、躲避危险的能力。

如果一直生活在保护中,那孩子要怎么能学会保护自己呢?

与此同时,学校和家长只要提前控制风险,把有危险的玩耍工具剔除,留下安全的就好。




新西兰的学校,不会给孩子们准备什么昂贵的玩具,孩子们玩耍的东西很多都是家长们的闲置物品,不用的木板、瓶盖等等。

他们相信孩子们可以从中得到快乐,而且能够更好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鼓励玩耍,不只是出于对孩子们天性的保护,新西兰人也认为孩子可以从玩耍中学习到知识,尤其是对于身体的了解和运用。

一位曾在英国任教的老师说,英国的教育中,孩子们在教室、在博物馆学习知识,很少有身体的经验,但这里不一样。

除了知识,孩子们从小就要学很多技能,比如如何和海洋相处,如何驾驭风浪,如何使用锤子,如何切菜做饭......




新西兰的教育也验证了,通过充分玩耍后,孩子的注意力会更集中,在书本上的学习也会吸收得很好。孩子们变得更自信,还能减少霸凌。

在这样的教育体系中,新西兰人对成功和理想生活也有自己的定义。


孩子的理想



生活中医生、律师很重要,水电工也同样重要(蓝领甚至比白领的收入更高)。会动脑和会动手,同样受尊重,只要解决问题都是了不起的人。



🇩🇪
德国

保持开诚布公 允许犯错和重来


德国这期印象最深的就是德国教育里的开诚布公。德国教育部规定,小学阶段就要开始接受性教育,到了青春期还会有免费的性教育班可以学习。

对于羞于谈性的中国人来说,或许有些难以接受。周轶君看了课上的教具这样形容:




性教育课的老师教什么呢?首先会教孩子们科学认识自己的身体,并直言不讳解答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并告诉大家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身体。

性教育也是自我认知的一部分,老师也会告诉小朋友「男女」不是刻板的,女孩可以留短发,男孩也可以留长发,女孩可以喜欢卡车,男孩也可以喜欢小马,重要的是你要成为你自己。




性教育课也会讨论「爱」,告诉大家爱首先是责任。

不仅有相关课程,德国也为 14-22 岁的女性提供免费的避孕药。在这样的多重保护下,德国的早孕率在整个欧盟是最低的。

除了性是不用遮掩的,德国人认为历史也是无需回避的。




周轶君刚好赶上一所小学在组织学生参观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战争、死亡,这些看似沉重的话题,小朋友也许无法立即体会到沉重,但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触摸历史,也会有自己的看法。




对性教育、对历史,德国人都选择坦诚,在这个信息爆棚的年代,孩子们总会从各式各样的渠道听说一二,与其道听途说,遮遮掩掩,不如坦诚交流。

对孩子们坦诚,也意味着对孩子们的信任,确信他可以对自己负责,并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做出选择。


比如小朋友可以决定自己穿什么
不存在「你妈觉得你冷」



德国没有统一的教育模式,十六个州都有相当大的自由度,但全国性的教育大纲还是规定了 4 件事,是德国小学生都必须要做的:

第一,了解本城市的文化历史;
第二,了解本州的文化历史,风土人情;
第三,就是在小学阶段接受性教育;
第四,必须学会骑自行车和交通规则。




德国在教育上也呈现出一种「多选择」的路径,高中毕业后,可以选择考大学,也可以选择进入职业学校。

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边学习,另一边在对应的工厂实习,毕业之后就能留在该工厂工作。这样高质量的双轨制教育,让德国青年的失业率在欧盟国家中非常低,同时也保障了高水准的「德国制造」。




德国学生拥有非常低的试错成本,大家可以在反复摸索中,找到那条最适合自己的路。

选择职业学校的学生如果想要上大学,也还是可以选择考大学。进入大学后想要换专业,也完全可以(德国的公立大学还是免费的)。



🇫🇷
法国

成为独立的个体
法国人不用拧成一股绳


法国这一集,开始就提到「吃」,看到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拿着大人型号的铁质餐具,确实蛮惊讶的。

事实上,这里从餐具到用餐习惯,幼儿园的「小小法国人」就跟大人们一样被对待。


就像一个 Q 版的法国餐厅


吃饭是重要的大事,可以慢慢吃,享受这个过程;可以边吃饭边聊天,也可以发呆,像大人一样干杯......

吃不完没关系,可以分享自己喜欢的,也可以拒绝自己不喜欢的,都不会受到强制。


吃饭这部分太可爱了


像大人一样吃饭,背后是法国人对小孩的尊重。在法国人看来,即便是还不会讲话的婴儿,也要关注他/她的表达。

倾听、思辨、讨论,似乎根植在法国人的血脉里。从小普及哲学教育,就是一个非常有法国特色的点。


为小学生设置的哲学课


哲学课上,老师会告诉大家如何发问,如何做哲学思考,比如「什么是幸福」、「什么是爱」。

有些问题,站在大人的角度,也许会觉得孩子们去思考是不是太早了?但实际上,孩子们会有自己的理解。




哲学思考,就是要给孩子的思想中种下一颗理性的种子,在将来无论遇到怎样的情况,都知道可以表达自己,不管出生在哪一个阶层,都可以成为一个不受局限的人。

这似乎也导致了法国人「很难达成共识,难以管理」,「拧不成一股绳」的现象,但对于法国人来说,这正是引以为豪的好事。





🇹🇭
泰国

「一切为了孩子」
人生到底是轨道还是旷野


泰国这期比较聚焦在泰国的中国家庭,因为这几年有非常多的中国家长,看重这里低廉的生活成本和多元的语言环境,把孩子送到泰国读国际学校。

清迈 2023 年甚至出现了有的国际学校,班上的学生都是中国学生的情况,后来为了平衡,开始限制比例。




虽然处在泰国,但国际学校与当地的公立学校,从教育理念到氛围都是完全不同的,对于中国家庭来说,和当地文化的深度交流也并不多。

泰国公立学校的教育理念听起来很佛系,孩子们是热热闹闹、五颜六色的。




而国际学校的教育理念都是比较西化的,会结合一些西方视角的泰国文化,校园的环境是安安静静的。

很多家长就是看中这些国际学校的这一点,希望孩子可以以此为跳板,最终去到西方国家读大学。




对于进入新环境的中国学生来说,适应融入新的学习方式必然是一种考验。

但与此同时,陪读家长们也要经历一场全新的自我重建。




为了能够陪伴孩子读书,很多家长(当然绝大部分都是母亲)都是放弃原来在国内建立的专业技能、社会地位、人际关系,来到泰国重新开始组建自己的生活。




除此之外,很多家庭还要面对分隔两地的考验,经济压力、信任危机而变得分崩离析,当然也有一些家庭会因此变得更加紧密。

但无论怎样,选择来到泰国的家长们,都会觉得为了孩子的将来,牺牲一些自我是值得的。




看这期有一个很深的印象,家长都会非常自豪地说「一切为了孩子的教育」。




然而父母「付出了一切」,是否就意味着孩子要背负起家长的理想和期待。




来到泰国的家长,多半做的是短期打算,过一种体验性的旅居生活,因为泰国不是移民国家,是不提供身份的。

刚刚来到这里,可能会抱着一种摆脱国内压力的心态,相信「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但久了就会发现,一切都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


跟着周轶君走过这么多国家,在教育理念上,不同国家的确有着巨大差异。但我们也会发现,无论哪一种文化背景,由成年人制定的教育方式,都是从「希望下一代过得更好」出发,不同的只是大家对于「过得好」有着不同的定义。


🎙
欢迎大家来聊聊
这部纪录片给你的感触
我们会选出三位留言用户
各送上女作家语录系列便签本一个






本文作者:一只端
内容总监:小琪



Camelia山茶花
分享风格灵感和单品,让你多一些迷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