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妈味”电影正在温暖观众
体娱
电视剧
2024-11-18 18:03
北京
文|11
按现代观众的口味来看,有“妈味”的作品,才是真正的好东西。
近日,由邵艺辉执导、电影《爱情神话》的平行篇《好东西》已经开启两轮点映,“轻盈”“舒服”的女性故事让这部电影再度打响了好口碑,豆瓣更是开出9.1的好成绩。在一众好评声中,有不少影迷独爱女主王铁梅的那份“妈味”。
纵观近两年院线电影和剧集作品,不难发现女性故事的讲述越来越多样化,温暖的女性叙事也越来越突出。总票房34.60亿的《热辣滚烫》中,乐莹触底反弹后重活人生,《出走的决心》中李红为家庭操劳半生后选择追寻梦想,2024年香港中秋档票房冠军《我谈的那场恋爱》中,余笑琴孤独寻爱又潇洒反击……她们的故事温柔而有力量,既有小妞电影的轻松浪漫,又关注到中年女性的痛点和解脱。
这些电影描绘着女性的生活史诗,在观众对“爹味”说教般的电影日渐抵触的当下,女本位叙事选择“不玩这个游戏”,用新的世界规则好好讲一讲“妈味”故事。
“妈味”,一种温暖的东西
什么是好东西呢?能让你开心的就是好东西。
《好东西》讲述的正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作为邵艺辉的新作,它保持了《爱情神话》中高超的文本功底和叙事水准。但这一次不同的是,故事的主角不再是事业有成、等待坐拥美人的男性,而是一位妈妈姐姐老婆三角形战士——王铁梅(宋佳 饰)。
王铁梅是一位普通的“奇”女子,这样一个看似互相冲突的形容,用在她身上再合适不过。
她是一个单亲妈妈,但不是大众刻板印象中的单亲妈妈。人们总是试图用生活的一地鸡毛来歌颂这个群体的不易,但铁梅恰好相反,
她的生活可以自由洒脱,可以事事关心,但不需要面面俱到
。稀松平常的每分每秒,都在铁梅和女儿茉莉的共同努力下过得有声有色。
影片中猜声音的蒙太奇片段更是对铁梅人物形象的立体展现。洗菜时的冲洗声、晾衣服时空气的震动、榨汁机的嗡嗡作响……那些枯燥的、令人乏味的家务事,在孩子的未知视角下被描绘成充满生机的天地万物。
铁梅也是自己的主宰者。她找到了单亲妈妈在两性关系中的一种解法,与小马的亲密关系仅仅是“课间十分钟”,前夫这位“女权表演艺术家”也不过是生活的边角料。她也没有因为妈妈的身份抛弃职业生涯,即使到了规模不大的“好东西”公众号,也始终践行着一位调查记者的专业素养,凭借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写出爆款选题,哪怕网络吐来的口水几乎将她淹没。
在邵艺辉的镜头下,
琐碎日常中的王铁梅可以是才华横溢的“音效师”,家庭之外的王铁梅同样也是生活的野心家
。
最最特别的是,
她是一种很新的妈
。不少观众走出电影院后感慨:“王铁梅真的‘妈味’很重!我能不能拥有这样一个妈!”
影片中的“妈味”不止在铁梅与小孩茉莉身上,更体现在母女俩和小叶的相处中。从某种程度上讲,铁梅、小孩和小叶是一种“互为妈妈”的三角关系。
王铁梅对小孩的关爱与鼓励不必多说,但当她把邻家陌生女孩当自己的孩子来爱时,“妈味”就这么出来了。铁梅会对从小缺爱的小叶说“总要有人和你说声对不起”,小孩会真诚地对从未收到妈妈夸赞的小叶说“你的眼睛好漂亮”,小叶则是劝慰铁梅“你不必事事都做好”。
在这个“互为妈妈”的过程中,观众感受到的是女性之间自然流露出的爱,“妈味”正是这样一种温暖的感觉。
细数近年来的影视作品,“以妈克爹”的现象正在上演。除了口碑大爆的《好东西》,《出走的决心》《我的阿勒泰》《小巷人家》等作品中都在突出母亲的形象,这三部口碑爆款也印证着
母性这个伟大的叙事从来不会过时
。
改编自真人真事的《出走的决心》,同样讲述了普通的“奇女子”李红(咏梅 饰)的故事。
李红的一生都在“被让位”中度过。父母要求她支撑弟弟的未来,放弃上大学的机会,于是她随便找个人嫁了。作为社会失权者的丈夫为了彰显自己在家中的权威,不断用语言暴力攻击她、贬损她的尊严。女儿为了自己的事业,让她放弃个人空间继续带孙子,这是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于是她选择了出走。
李红和原型苏敏都代表了一种在生活中失意的母亲,但正如苏敏所说:“握住方向盘,就像是握住了自己的命运”。她的勇气之大足够震撼人心,
她们的“妈味”是一种人生过半依然能够获得新生的魄力
。
《我的阿勒泰》中女主的母亲张凤侠(马伊琍 饰),原型为原著作者李娟的母亲,在剧集的刻画中,这位母亲也超脱了常规的母亲范式。
面对事事做不好的李文秀,张凤侠没有用社会价值体系衡量她、责怪她,而是用平静的宽容接纳了自己的孩子。面对男人的背叛,她的答案是拜拜就拜拜、下一个更乖。
张凤侠的“妈味”是从容淡定、自由洒脱、天塌了睡个好觉再说
,观众不仅希望生活中能有个和张凤侠一样的妈,更希望自己能成为这样的张凤侠。
《小巷人家》中的宋莹(蒋欣 饰)和黄玲(闫妮 饰)更是观众严选的妈,一个爱孩子不耽误爱自己,一个对孩子绝对维护,足够温柔。
观众从她们身上感受到的是那个年代女性的自强与坚韧,这些美好品质胜过无数大道理。
“妈味”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正如《好东西》中王铁梅对小叶的那句“虽然我们不熟,但是我爱你”,
“妈味”就是这样一种自然而然的爱,是让人会心一笑的,是让人感受到温暖的,是很好的好东西。
“爹味”,一种失灵的东西
“妈味”其实是由“爹味”延伸而来的反义词。
“爹味说教”的源头是mansplaining一词,由man(男人)和splaining(explaining,“解释”)组合而成,但发展到今日,“爹味”已经不单单指代说教,更是对男性创作者缺失女性视角的统称。
女性视角也不仅仅指代女性主义,而是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强烈的情感共鸣。观众之所以不爱看“爹味”,在于
本就被生活毒打的他们,并不希望在娱乐时光中继续被“爹味”说教
。而多数成长于显性或隐性父权压制下的女性,也不希望在影视作品中继续欣赏男性的成功学,进而被驯化,
她们渴望的是更温暖、治愈、平视的“妈味”内容
。
但“爹味”总是像一个惊吓盒子,时不时就冒出来给观众一拳。
《非诚勿扰3》的剧情就遭到不少网友吐槽,电影讲述了真假梁笑笑争夺秦奋的故事。网友小F看完电影不禁愤怒发帖,“女性角色的性格只有爱美、爱吃醋,男性是食肉动物但克制且‘专一’,电影还出现了两女争一男、男的想过三人世界的片段,片尾男主关心的唯一问题是女主出走十年有没有被人碰过?这是纯粹恶心观众的吗?”
剧情离谱、观念老旧,《非诚勿扰3》的“爹味”最终仅让它获得了8583万票房和5.4的豆瓣评分,远不及两部前作3.25亿与5亿元的票房成绩,口碑也是一塌糊涂。
同样因为“爹味”饱受争议的还有《飞驰人生2》和《满江红》。前者讲述的是前冠军赛车手张弛的逆袭之路,情节不新颖但也无伤大雅,
真正引发不满的是电影的全男阵容
。在《四海》等电影中被吐槽不擅长写女性角色的韩寒,在《飞驰人生2》中干脆放弃了女性视角
,这无疑是一种相对安全的做法。但面对《飞驰人生2》占比超过60%的女性观众,
男性创作者对女性视角的无力,或许也限制了这部电影的增长上限
。
《满江红》的问题则出在具体的情节上,张大宁可敌人杀死自己的媳妇,也不要对方欺负她。放在影片的时代背景中或许合理,但
无法通过性感台灯测试的情节,终究难以说服女性观众,无异于折损一半口碑
。
甚至《小欢喜》中乔英子的母亲宋倩也是如此。宋倩同王铁梅一样是单亲妈妈,她的超强压迫感反而导致了观众对角色的抗拒,“你是我最重要的人,咱们俩的人生理想应该是一样的呀”,不仅是母亲对孩子的道德绑架,更是“爹味”说教的典型。
过去的影视作品中,中年女性形象大多类似于宋倩,做家长时要么对孩子掌控欲过强,变成不折不扣的“爹味”妈,要么完全撒手不管,缺席孩子的成长,做人妻时也只有困于婆媳关系和智斗小三两种可能。
观众苦这样的“爹味”久矣,对“妈味”的需求自然喷薄而出。
说到底,从“爹味”到“妈味”的转变,并不是男女议题的二元对立,而是观众对补足过去缺失的女性视角的需求。
女性故事中的男性不必总是渣男、大情种,也可以是“闪闪惹妈爱”的好玩男人。
就像《好东西》中格外新鲜的两女三男一孩配置,以往影视作品中女性总是为争夺男性青睐化身drama queen,但这次男同胞可以在饭桌上为了铁梅搞雄竞;前夫虽然戏称自己是“育友”,被塑造成只说不做的女权表演艺术家,却不是被集火的工具人;追求铁梅的鼓手小马和他的朋友们同样拥有自己的男性魅力。
女性故事中的女性,可以是蓬勃向上的,而不是一盏随时可被替代的性感台灯。
《好东西》《出走的决心》和《我的阿勒泰》等作品中的母亲,都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了“觉醒”,她们的觉醒是向上的。觉醒后的故事不再聚焦生活的鸡毛蒜皮,她们也不再充当剧情的工具,而是作为主体,承载了对亲情、友情、爱情乃至人生的深入探讨。
“妈味”意味着女性自由、信赖、包容、温柔的力量
,这些女性角色的故事是女本位叙事的回归,也是“妈味”的崛起。在小妞电影消失很久之后,“妈味”故事或许就是打开女性市场的新起点,而电影市场需要的正是这样的“好东西”。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Y0MzEyNg==&mid=2651650327&idx=1&sn=40ed67b14d9ea1468e5fbb808beea4d0
骨朵网络影视
网络影视业内资讯、专业数据统计分析
最新文章
对话刘循子墨|当鸡蛋撞向高墙,谁能“胜券在握”?
怎么打造行走的大女主剧?|对话《珠帘玉幕》编剧府天、王晨
“妈味”电影正在温暖观众
Q4已至,影企们谁挣钱了?谁亏钱了?
经典之殇:世间再无《大话西游》
剧集逃离北上广
我们问了125位观众,发现了TA们弃剧的原因
用AI生成视频,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祝绪丹,内娱清冷大师姐上桌!
对话综艺编剧:一个综艺人设的诞生
回来的李子柒,热搜第一、播放第一、讨论第一
媒体化的短剧,开始拍特朗普和姜萍
全网都在讨伐的“麦琳熏鸡事变”,藏着国产家庭剧的创作密码
看短剧一个月花900,长剧却一毛不想花?
《永夜星河》,恒星引力独创赛博古装新赛道
《珠帘玉幕》强势登顶Netflix,全世界都在看优酷打造的“古装升职记”
抓马又温情的《好团圆》,怎么让观众“好团圆”?
中国为什么没有个人英雄主义电影?
十年最佳《焚城》?欠点火候
九年《王者荣耀》,终于走到节点?
中国的功夫都在网络电影里
《大梦归离》:郭敬明越努力,观众越尴尬
《黑白诀》:硬核刑侦剧硬控观众,黑白宇宙“诀绝子”
李子柒归来,还是田园一姐吗?
现偶的爱情神话讲不下去了吗?
《乔妍的心事》:文艺梦呓
顶流下凡,要从音乐节开始?
动画短剧为啥没市场?
豆瓣开分8.9,《日光之城》刷新2024国产都市剧纪录
《锦绣安宁》把养成系伪骨科演明白了
从《春花厌》到《春花焰》,如何精准拿捏古偶受众爽点?|对话监制刘璐、制片人毕思
“黛玉训狗”翻红背后:观众对塑料爱情的不屈抵抗
古早IP,正在被市场BE
网感正在冲击电影导演权力圈
黄圣依的“婚姻”,《再见爱人》的福音
拼口碑、拼题材、拼创新,腾讯视频抵达剧集市场“Next Level”
古偶三宗罪:熟脸、抽象、同质化
对话《只此青绿》导演:中式美学独有的浪漫
题材+新公式、古现偶难翻新、现实剧盼出圈,亟待检验的剧集们品相几何?
把直播间变成综艺的听泉鉴宝和K总,怎么纷纷停播了?
东野圭吾小说改编,为何总是失败?
为什么观众爱看把“综斗”玩到极致的“花学”
漫画家养殖场,一个中道崩殂的乌托邦
《熊猫计划》逆袭:能带娃看的电影才是好电影
爱豆“下海”团播,拿偶像滤镜换财富自由
岁月沉淀,电子榨菜优选
黄磊炖豆角,毒翻了谁?
如鸢拿稳大女主剧本:“凤傲天”时代降临
对话翁良平:《暗夜与黎明》的年轻化和当代感
《大海道》:用画面讲故事的现实主义力作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