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特别报道|镌刻在岩石上的标语留存了90年 这是瑶族同胞最珍视的“宝贝”

文摘   2024-11-26 12:01   广西  

FOCUS ON US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纪念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特别报道
桂北记忆4


开栏语


今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90年前,中央红军踏上了长达两万五千里的艰苦征程。他们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勇攀雪山之巅、穿越茫茫草地……共同书写了中国革命史上的壮丽史诗——长征。

  

在桂北的山水之间,红军长征的足迹如璀璨星辰,闪耀着不朽的光辉。一双破旧的草鞋,一家三代守望的红旗,一幅红军当年的标语……在红军长征的漫漫征程中,那些留存至今的红色物件或是当年红军战斗、生活过的遗迹,都承载着红军战士的热血、坚韧与信念,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

  

值此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之际,我们将开启一场意义非凡的特别报道,寻找当年的老红军、红军后人,当年的见证者,通过一个个宛若星辰的物件和印记串起那一段艰苦卓绝的历史,打开我们回望红军长征历史的视野,照亮我们的新长征之路。






镌刻在红军岩上的标语。(韦吉阳供图)


“继续战斗,再寻光明”“红军绝对保护傜民”。

  

——这是镌刻在龙胜各族自治县泗水乡白面瑶寨一块巨大岩石上的字迹。虽然已经过去90年,但一笔一画依然清晰。当地淳朴的民众世世代代精心保护着这一珍贵的历史遗迹,并把对红军的敬仰和感激镌刻于心灵深处。

  

1934年,红军长征翻越老山界,过龙胜历时10天10夜,行程90多公里,经过6个乡镇,成功颁布和推动了党的第一个少数民族政策在龙胜地区的实施,粉碎了国民党中央军联合湘军、桂军的合围之势,使其计划将中国共产党和中央红军歼灭在桂湘边界的阴谋破产。

  

白面瑶寨是龙胜泗水乡周家村委下辖的一个自然村,环境优美,民风古朴,是红瑶文化的典型代表。90年前,红军经过这里,为当地瑶民留下了珍贵的“宝贝”。

  

“听父辈们说,以前我们瑶民过得真的很苦,那些官匪、民团根本不把我们当人看,还把我们瑶族的‘瑶’字改成反犬旁的‘猺’。直到红军长征路过我们寨子……”寨子里的一位村民说。关于红军的故事,寨子里几乎每个人都能讲。红色烙印早已刻进寨子的每一处土壤中。

  

近日,由桂林学院师生编剧、执导的微电影《永远的红军岩》在龙胜白面瑶寨拍摄完成。这部微电影讲述的是红军长征过龙胜白面瑶寨,尊重瑶族同胞习俗,与瑶民平等友好相处,短短10天便得到瑶胞衷心爱戴的故事。影片中,一位寨子里走出的女大学生正站在红军岩前,向她的同学讲述90年前发生在这里的红色故事。这些故事在寨子里代代相传。

  

“在创作初期,我们带着学生深入龙胜,采访了当地的瑶民。他们很多人都是当年经历过那段历史的村民的后代。通过倾听老百姓的讲述和采访红色文化专家,我们还原了当时的历史,并以大学生的视角拍成微电影。还特地邀请了亲历者的后代出演,将那段故事真实、生动地呈现出来。”影片策划人之一、桂林学院传媒与新闻学院院长钟毅说。

  

一位参演大学生在采访当地瑶民后深有感触,他深情说道:“听当地人说,千百年来,官府称呼少数民族的名称都是带反犬旁的,以前瑶族群众被叫做‘猺民’,官府从不把少数民族当人看。只有红军,只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把反犬的字更换成了单人旁。就冲着这种尊重,龙胜的少数民族就知道共产党是一个值得追随一生、交付一生的政党。这是一个把我们少数民族当人看的党。”

  

龙胜本土文化专家周恩平是这部微电影的编剧。他多年来潜心研究和挖掘红军过龙胜的史实和感人故事,并经常以宣讲的形式向广大群众传播龙胜的红色历史。据他介绍,龙胜是红军长征经过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过去,大山里的群众总认为,只要是兵匪经过的地方,给群众带来的永远是劫难……听闻红军就要来了,瑶族群众纷纷离开家园,躲到深山,并在村寨唯一的水井处给红军放了“蛊”。

  

1934年12月5日,中央红军红三军团第四师翻越老山界来到龙胜白面瑶寨时,整个瑶寨空空荡荡。白面瑶寨旁边的龙舌岩传说是可祈福消灾的。红军在与杨进芳、杨进六等瑶族群众促膝谈心了解到,这里不仅有着国民党的反动宣传,还有着瑶族群众血流成河的历史记忆和民不聊生的生活惨状。于是,红军首长马上组织人员想方设法动员躲在大山里的群众返回家园。

  

12月6日晚,红三军团第四师首长秘密召集了余凤生等寨子里的长者和杨进芳、杨进六等人在龙舌岩下召开会议。会上,红军首长第一次面对面地向少数民族群众宣传了党的民族政策和政治主张,明确表示红军保护群众,鼓励群众继续斗争,承诺带领群众寻求光明幸福的生活,请求瑶族群众支持红军通过民族地区,并给群众发放了枪支弹药、钱物和宣传品等,与余凤生、杨进芳、杨进六等人喝下了相互信任的“歃血同盟酒”……余凤生等人回到瑶寨后,马上到水井处为红军“解蛊”,告诉群众“红军蛮好,共产党不错”,并相约第二天清晨为红军送行。

  

次日清晨,当余凤生带领瑶族群众来到龙舌岩时,红军大部队已经出发了,只见在龙舌岩上镌刻着:“红军绝对保护傜民 红三宣”“继续斗争 再寻光明 红三宣”。这些标语让瑶族同胞感到十分暖心。他们预感到,他们的生活将迎来一个划时代的变革。

  

于是,瑶族群众奔走相告:共产党把瑶族当人看,红军是自己的队伍。“跟着共产党走,跟着红军走”逐渐成为白面瑶寨及周边少数民族群众坚定不移的追求,并把龙舌岩更名为“红军岩”。红军离开白面瑶寨后不久,瑶寨群众还在曾经给红军“放蛊”和“解蛊”的水井处建了“思源亭”,以纪念红军长征过瑶寨的历史……

  

“这就是党的民族政策最早的成功实践,这就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经典历程。”周恩平说。

  

如今,90年过去,白面瑶寨早已旧貌换新颜。清幽静谧的自然风光、别具特色的少数民族风情、香飘四溢的瑶家油茶……无处不彰显着“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独特魅力。许多游客慕名来到这里,走访红军岩,触摸深深刻进石头里的字迹,感受那一股永不磨灭的红色力量。


镌刻在红军岩上的标语。(韦吉阳供图)


END

来源丨桂林日报记者 张   苑

值班编辑丨母   丹

责任编辑丨潘利珍

值班编委丨蒋朝晖

桂林日报出品




 





桂林日报
桂林日报社主办的官方全媒体发布平台,实时发布桂林党务政务权威信息及其它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