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过敏性疾病日:药物过敏知多少?一文读懂药物过敏如何识别和预防

2024-07-08 12:57   海南  

药物过敏的识别与预防


过敏性疾病是一组由免疫系统对通常无害的环境物质(如花粉、尘螨、宠物皮屑、某些食物和药物)产生的异常反应所引起的疾病。这类疾病包括但不限于过敏性鼻炎、哮喘、湿疹、食物过敏和药物过敏等。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有相当高比例的人口受到过敏性疾病的困扰,而且这一数字还在逐年上升。药物过敏是一种由药物引起的过度免疫反应,可能会导致轻微到严重的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大多数人以为,药物过敏就是起皮疹,但其实药物过敏还有很多其它容易被忽略的表现,了解药物过敏的识别和预防方法,对于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什么是药物过敏?
跟药物副作用有什么区别?
药物过敏是指人体免疫系统对特定药物产生异常反应。正常情况下,药物进入体内应被识别为“外来客人”,但在某些个体中,免疫系统错误地将其视为有害物质,从而引发过度的免疫应答,导致过敏症状出现。药物过敏是药物副作用的一种。药物副作用是指用药目的之外的不需要的或有害的反应,例如有些人因为感冒咳嗽服用酮替芬后嗜睡,嗜睡就是酮替芬的副作用。
药物过敏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药物过敏按照发生的时间可分为两种。
“速发型”过敏较为严重,因为它发生迅速,多在用药后约1小时内出现。症状可包括:荨麻疹(一种奇痒的皮肤凸起块)、皮肤瘙痒、皮肤变红和发热;面部、双手、双足或咽部肿胀;咽部发紧、声音嘶哑、喘鸣或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痛;感到头晕目眩。这类过敏很严重,因为继续用药会使其加重,有时可转变成危及生命的全身性过敏反应。
“迟发型”过敏则要常见得多,该型并不太严重,通常在用药后数日开始引发皮疹,并常会扩散至大面积皮肤,有时会引起瘙痒。但不引起肿胀、呼吸困难、咽部发紧等上述症状,通常不会加重或累及皮肤以外的任何组织。


发现药物过敏需要就诊吗?
虽然说任何药物都有引发过敏反应的可能 ,但用药后发生过敏的反应的人群还是少数。如果你使用了新的药物或者长期服用某种药物后换了另外一个大家均需要留意是否发生过敏。若用药一小时内发生以下症状应立即呼叫120:喘鸣或呼吸困难、胸闷或胸痛、昏倒或感觉快昏倒、面部、嘴唇、舌头或咽部肿胀。若使用一种以前从未使用过的药物发生下列任何症状也需要就诊:荨麻疹、高热、皮肤疼痛、皮肤水疱、其它明显不适且未自行消失的症状。
药物过敏可以预防吗?
预防药物过敏的关键在于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药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发生过敏反应的风险。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01



详细的药物治疗记录。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养成记录自己服用药物的习惯,可以在手机备记录里拍下药品的外包装,记录服药的时间。如果有药物过敏史,需要在每次就医时向医务人员提供过敏的药物名称、过敏发生的时间、过敏的表现,这些信息提供的越完整越有助于医生或药师为你选择更安全的用药方案。还有一些药物会导致交叉过敏反应,例如使用A药过敏,再次使用跟A药的化学结构类似的B药亦有可能发生过敏,这些需要专业的医务人员协助判断。所以详细的药物治疗记录是预防过敏的第一步。

02


避免再次使用已知过敏药物。一旦确认对某种药物过敏,避免再次使用这种药物或其同类药物。如果必须使用,要考虑替代药物或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还要强调的是,有些药物是复方制剂,即一粒药片有多种活性成分,需要详细阅读说明书知晓具体成分中是否含有导致自己发生过敏的药物。

03


自行制作药物过敏卡。随身携带药物过敏卡,注明所有已知的药物过敏信息。在紧急情况下,医务人员可以迅速了解这些信息,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

04


警惕新药反应。对于首次使用的新药,保持警惕,观察是否有过敏症状。如果出现不适,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药物过敏是一个复杂且潜在危险的健康问题,但通过对药物过敏的识别与预防,可以大大降低其风险。保持警惕,了解自身的过敏史,并在医疗过程中主动沟通,是保障治疗安全的重要措施。需要强调的是,预防和早期识别是避免药物过敏反应最有效的手段。通过科学的管理和适当的预防措施,药物过敏的风险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从而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健康。让我们共同谨记: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投稿/陈玲
图片/网络
编辑/林波
审核/方草



海医二院药学服务平台
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药学部,药学门诊咨询、合理用药科普、患者用药教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