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由品牌联盟(Topbrand Union)与华夏文化促进会联合主办的2024第十九届中国品牌领袖年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堂成功举办。
开幕式的演讲环节,均瑶集团党委书记、总裁,均瑶健康董事长王均豪,带来主题演讲《均瑶集团视角下的新质生产力探索》,分享了在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品牌战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在价格战的漩涡中保持定力,坚持品牌价值,避免陷入无休止的“内卷”?成为了每个企业都必须面对的课题。
以下为演讲实录(有删节):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朋友:
大家好!承蒙主办方王永之邀,我深感荣幸能在此分享一些关于品牌建设的见解,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各位不吝赐教。
在中国五千年文化的底蕴中,汉字的构造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就如品牌的 “品” 字,由三个 “口” 组成,若将其延展为 “九个口”,我认为大致可涵盖品牌的要义。
品牌具有生命力,这生命力体现在三个维度:
其一,是品牌生命的长度,即品牌存续的持久度;其二,是品牌生命的宽度,象征着品牌所涉猎领域的广度;其三,是品牌生命的厚度,意味着品牌的内涵深度。
一个卓越的品牌,需具备愿景与使命的引领,以此奠定发展的方向与根基;要与时俱进,凭借持续的科技创新不断前行;还需有深厚的文化支撑,赋予品牌独特的灵魂。从结果导向来看,品牌建设不应只停留于空谈,而应以数据为依据,以成效作评判。以均瑶品牌为例,需达成三个层面的认可:首先是均瑶内部全体同事的认同;其次是使用过均瑶产品的消费者的好评;最后是听闻品牌宣传后,潜在消费者心生向往并产生购买意愿,如此方能实现全方位的良好口碑,这便是我所理解的 “九个口” 的意义所在,我坚信其能够较为全面地阐释品牌的内涵。
从理论层面而言,品牌涵盖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等维度,而在我看来,最为卓越的品牌还应具备一个关键维度——刚需度。在我所涉猎的产品领域中,有这样一款产品,俞敏洪品尝后特意致电求购,汪总如今也对其青睐有加,众多朋友亦有同感,这便是刚需度的有力体现。
接下来,我将从均瑶集团的视角,就上述几个维度阐述我们在品牌建设方面的实践与探索。
我们的企业愿景明晰而坚定。回首创业历程,自1984年开启征程,我个人于1988年投身其中,历经四十载风雨。在90年代初期,我们便怀揣着一个质朴的愿望,期望在有生之年,企业能够稳健发展、长盛不衰。所以我们向社会宣告了打造现代服务业国际化百年老店的宏伟愿景,这便是我们为品牌生命长度所设定的长远目标。
至于品牌生命的宽度与厚度的构建,我们采取了多元化投资与专业化经营相结合的策略。鉴于各行业发展皆存在周期性波动,波峰与波谷交替出现,例如均瑶健康所处的牛奶行业曾历经严峻的行业危机,昔日的三鹿乳业便是前车之鉴,行业竞争态势也从蓝海逐渐演变为红海。为应对此局面,我们借鉴建筑行业的逻辑,试图打造多个坚实的 “支柱”,以此支撑企业的稳健发展,期望每个 “支柱” 产业都能在全国民营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并具备国际竞争力。
今日身处广州,因这里有我们旗下的航空公司,且航空产业与广州的品牌形象紧密相连,正如吉祥航空与上海品牌深度交融一般,这便是品牌融入当地文化的生动体现。我们矢志让每个品牌都能在全国崭露头角,并逐步迈向国际舞台,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提及新质生产力,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概念。在我看来,新质生产力至少应在国内行业中位居前列,进而追求国际竞争力,而最为理想的状态是能够在全球范围内独占鳌头,难觅对手。当然,我们深知这一目标的实现任重道远,即便我们已走过了40年的漫长道路,均瑶健康也历经了30年的风雨兼程,但我们依然坚定前行。
每个企业都肩负着独特的使命。就目前而言,我们在数字仿真领域已位列全球前三,其他业务板块在国内也处于领先地位,均瑶开的诸多项目亦进入全国前三的行列,吉祥航空在国际上也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文化引领亦是我们企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历经40年的沉淀,我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 “一二三四五” 企业文化,这也是品牌建设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
以均瑶健康为例,其创立于1994年,起初凭借 “一杯牛奶抢占一个民族” 的理念迅速崛起,然而却遭遇了行业危机的重创,2008年的三鹿事件让整个行业陷入困境。当时,我们秉持着做久优先、做强次之、做大再次之的理念,果断实施了 “断臂工程”。彼时,牛奶市场陷入价格战的恶性竞争,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添加三聚氰胺以提高蛋白含量,而我们坚守道德底线,坚决抵制这种违背商业伦理与行业规范的行为。尽管我们曾试图通过 “牛奶不掺水” 的广告宣传维持市场份额,但最终仍不得不选择转型,进军乳酸菌市场,并于上市之际聚焦肠杆乳酸菌,进而迈入益生菌赛道。这一战略抉择源于我们对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益生菌市场潜力的精准把握。尽管目前意大利人均益生菌消费仅为0.4美金,中国亦处于相同水平,但我们坚信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益生菌市场必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机遇。在此,我也呼吁行业同仁,在行业发展初期,应避免陷入价格战的泥沼,而应将重心放在技术创新与研发上。
自涉足益生菌赛道以来,我们积极与全球顶尖高校和企业展开战略合作,全力打造技术壁垒。在我们的认知中,益生菌犹如 “好人”,而我们的目标是在 “好人” 中筛选出世界冠军级别的菌株。为确保产品质量与功效,我们对每一株益生菌都进行了长达十年的动物实验,并成功取得了国际国内的专利认证。我们致力于成为全球益生菌领域的领跑者,为此与众多高校携手合作,于2006年创立了被誉为 “益生菌黄埔军校” 的研发机构,并通过收购等方式不断强化技术实力。
经过不懈努力,我们逐步建立了一系列行业标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如今,我们已成为益生菌出口的领军企业,产品远销70个国家,在B端原料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并参与制定了多项行业标准与团体标准。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成功攻克了中国酸奶发酵剂长期被两家寡头垄断的难题,经过多年研发,今年终于跻身全球前三,成功进入国际500强供应商体系,这无疑是我们技术实力与品牌影响力的有力彰显。
目前,我们已成功塑造了4个品牌,在C端市场也收获了良好的口碑。例如,我们的一款益生菌产品,经过十年动物实验验证,对预防酒精肝具有显著功效,这便是产品刚需度的生动体现。该产品的菌株品质相较于国际500强的某药企更为出色,不仅涵盖了对方所选的10种有益菌株,还额外添加了有助于肠道健康和抑制幽门杆菌的菌株,能够让消费者切实感受到身体的变化,如通过检测大便气味的改善来直观感受产品的功效,这便是产品自身品质过硬所带来的积极反馈,也是刚需度的有力证明。
身为企业家,我们不仅要具备敏锐的商业洞察力,还应掌握一定的技术知识,将企业家的集成思维与科学家的专业智慧有机结合。当初研发中心对多种益生菌菌株混合后的排异反应心存疑虑时,我果断要求他们进行实验探索。近期,我们发布了一项团体标准,旨在解决益生菌在肠道中存活的难题,创新性地提出为益生菌 “穿上双层防弹衣” 的理念,使得益生菌能够以95%的存活率直达肠道,从而为将益生菌应用于饮料等产品提供了可能,目前这一技术已通过社会公示并获得认可。
总之,我认为企业家若能紧紧把握这 “九个口”,并融入创新刚需度的理念,持续推动创新发展,切实将品牌建设的各个维度做到尽善尽美,那么即便身处逆境,企业亦能实现稳健增长。
最后,我与团队推出了我们的益生菌选择标准,希望能为行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感谢王永的邀请,让我有机会在此分享。祝愿各位吉祥安康!
谢谢大家!
▼
-END-
推荐阅读
recommended
🔸千人汇聚大咖云集,2024第十九届中国品牌领袖年会在穗圆满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