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疯狂焦虑的家长,为何不愿承认“鸡娃无用”?

文化   2024-09-13 12:02   北京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文 | 维舟 

“翻开儿子的新英语课本,我顿感压力山大,这新教材挑战重重,我儿子刚步入三年级,英语还是一片空白,真担心他跟不上节奏……”

新学期伊始,不少家长看到孩子的新教材,顿时慌了,尤其是三年级英语新教材,26个字母和自然拼读都没了,难度飙升,这让那些英语零基础的孩子家长焦虑不已——有的是担心孩子学不好,有的是担心以前的投入白费了:“之前鸡的娃,都要作废了……”

《学爸》剧照

“开学焦虑”(back to school anxiety)不是中国人才有。2023年美国一项大型调查显示,近90%的18岁以下儿童家庭在开学季时都面临很大的压力。不过,在美国,为此困扰的主要是孩子,但在中国,焦虑失眠的好像倒是以家长居多——特别是看到自家孩子一点都“不懂事”,一些未雨绸缪的父母就更焦虑了。

这种焦虑感,很大程度上源于这样一个社会现实:中国人深信,要将来生活得好,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足够优秀。这驱使着中国父母为子女教育不惜投入,哪怕明知道这种“教育军备竞赛”的投入产出比早已相当可疑,身在其中者也苦不堪言,但你还是不敢退出,因为如果通往成功只有这么一条独木桥,那退出的结果只会更糟。

然而,教育不只是刷题,何况刷题也是智力、体力、兴趣、家教乃至财力等综合支撑下才能做到的,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能适应。结果就是很多家长鸡娃鸡到崩溃,吐槽“被孩子笨哭”,家里面“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

太多人一路表现优秀,唯独拿自家孩子毫无办法。一位985博士毕业的妈妈在辅导孩子作业时心态崩溃大哭:“我不想当他妈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导丁延庆曾自嘲“我教孩子逆天改命,她却教我学会认命”;重庆大学教授张小强也说“虽然指导的研究生已超过70名,依然对初中生女儿的教育束手无策”。

事实上,越是自己实现了“知识改变命运”的父母,就越是无法接受孩子怎么就是不爱读书、读不好书,因为他们觉得这太理所当然了,做不到时就格外挫败。去网上看看,太多家长都有类似这样的吐槽:“我觉得我都没鸡娃啊,但那么简单的他怎么就是不会呢?!”

在这些家长眼里,自家孩子堪称“愚顽”,不管怎样都学不进去,但真正愚顽的可能正是他们自己。爱因斯坦曾说过,愚顽是指“翻来覆去做同一件事,还希望有不同的结果”。如果你怎么鸡娃都没用,那就需要停下来想想,你的做法真的适合孩子吗?还有没有别的路可走?甚至,鸡娃真的有用吗?

《陪你一起长大》剧照

这样一想,中国家长在子女教育上之所以如此全情投入,其实是接受了一系列预设的信念:阶层流动是可以实现的,而且受科举制影响的中国人深信教育就是实现这一向上流动的关键,甚至是唯一途径;既然如此,教育就是有着巨大回报的,甚至比任何投资都好;尤为关键的是,天赋不是决定性的,后天培养和努力更重要。

这些信念,在很多社会都是不存在的。在那些阶层相对固化的社会,要想跻身上层社会,仅仅接受良好教育是远远不够的。美国近些年的社会经济流动性就降低了很多,富裕家庭的孩子完成大学学业的概率是穷苦人家孩子的10倍,而且在求职时,选拔机制就更有利于那些富人家的孩子,因为规则强调的是“能玩到一起”的团队契合度,能否被录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技术性因素,比如个性和社会背景。

更打击人的是,美国一项持续多年的“双胞胎研究”表明:那些分开抚养的同卵双胞胎,尽管接受了不同养父母的后天教育,但他们成年后的性格、兴趣爱好、人生成就却没有多大差别。不仅如此,随着他们的成长,遗传因素对智力的影响越来越强。大体而言,人们的智商表现高达50%的几率处在父母智商的平均水平。

《天生一对》剧照

美国学者凯瑟琳·佩奇·哈登基于大量研究,在《基因彩票》一书中提出:我们出生时的遗传基因就像是抽到了一张彩票,“它能决定,对于我们在社会中想要的几乎一切,谁会得到更多,谁会得到更少”。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人类是“纯育”(breed true,即孩子总是像父母)的,因为诸如智力、体型、冲动、抑郁症,这些都是复杂特征,不是单一基因引起的,但你的基因型和家庭出身是一种“出生的偶然”,这是“预测某人成年后的社会地位,特别是他们的受教育程度的有力因素”。

照这样说来,鸡娃这种后天教育因素好像是没多大用,至少费了那么大劲,起到的作用根本就没中国父母预期的那么大,那么什么对孩子的成功有用?答案是:像毅力、好奇心、自觉性、自制力、韧性这些“非认知技能”很重要,而这些恰恰是父母的后天教育能起作用的方面,因为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对人影响最大的,就是行为习惯。

《小舍得》剧照

如果鸡娃还不如基因管用,那真是“鸡娃不如鸡自己”了,要怪只能怪自己基因不行,现在的问题是:很多中国家长可能从内心深处就难以接受这一点。尤其是城市中产家长,他们一直以来都深信自己现在的生活,都是通过努力“挣来的”,这就使得他们不愿意相信“一个人的成功是因为投胎好、赶上了好时代”这种运气因素——在中国人的价值观里,强调环境因素总显得像是为自己不努力寻找借口。

觉得“鸡娃没用”的家长在现实中当然也有,但那往往要么是他们寻找其它出路,要么是对孩子不抱多大期望了。童漠男在脱口秀中曾自嘲说,父母对孩子,“只要足够绝望,就能真正包容”,因为他小时候成绩太烂,父母随他怎样,反正不指望了。

当然,这也只是个梗,他父母的宽容恐怕也并不只是出于绝望,因为绝望的家长也可能是放弃孩子、乃至断绝往来,但他父母还是一直很包容支持他。他所说的“绝望”只是清楚地知道不抱过高期望,不给孩子压力,这无疑是相当明智的。也只有这样,家长才能放下焦虑,因为情绪稳定的第一步是面对现实。

《陪你一起长大》剧照

这两年来,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松弛的川渝、天津父母开始得到赞许了,他们对孩子的期望不高,没有攀比,不被规训,重要的是自己感到好就是好。网上流传这么一句话:“人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认识到父母是普通人,认识到自己是普通人,认识到孩子是普通人。”这当然是按人的成长经历排列的,但对不少人来说,“认识到孩子是普通人”确实也是最难的,甚至比前两者更难以接受得多。

小红书上常有人晒娃,询问能不能做童模——自家的孩子当然越看越欢喜,但在旁人眼里也就是长相一般的普通孩子,底下评论难免各种冷嘲热讽,有一个高赞评论就揶揄:“你们夫妻俩这么多年有作为帅哥美女吃到过红利吗?凭什么觉得孩子能行?”撇开这些话里的刻薄不说,有一点倒是对的:家长要平常心一点看待自家孩子,不要期望孩子做到自己都没能做到的事。

当然,我也知道,太多人鸡娃都还谈不上是“望子成龙”,只是出于一种对未来的恐惧——“你这样不求上进,将来可怎么办!”然而,家长一味高强度地打鸡血,不得其法的话有时适得其反,因为越是聪明的孩子,往往越是敏感,也更考验父母的养育能力。很多人之所以成长过程不顺利,未必是因为父母不重视教育,而往往是因为原生家庭很糟糕:再有天赋,也经不起父母一再打击、嘲讽、逼迫,这意味着孩子还需要分出额外的精力去应对这些压力,也就是说,这种鸡娃甚至比“无用”更糟糕,是“有害”。

《小欢喜》剧照

一位执教二十年的优秀高中语文老师曾和我说:“鸡娃也要看怎么鸡,简单粗暴的填鸭、刷题是没用的,真正的关键是孩子自己开窍了,他们自己想学了,才能有本质的改变。问题是很多孩子开窍太迟了,特别是男生,有的直到高三才醒悟过来,这时候离高考也没剩下多少时间了。”

确实是这样。说到底,孩子的人生是他自己的,家长再着急也无法代劳,此时正确的做法是克制住自己的控制欲和干预冲动,更多地了解孩子,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一个支持性的环境。这样才能观察、引导孩子的兴趣,允许内驱力自发生长出来,才有所谓“开窍”。

这绝对不是说什么都不做了,相反,这其实是更难做的,因为这并不只是简单的刷题,还需要为孩子提供情绪价值,养成良好的习惯,让他们感受到爱和包容。心理学研究一再证明,那些有这样一个安全大后方的孩子,在成功道路上能走得更远。必须承认,“教育以孩子为本”,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称之为教育。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桃桃 / 审核:米花


招聘|实习生、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实习生、撰稿人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