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青年融合发展:时代背景、现实功能与实践探索
海泽龙
摘 要: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两岸现实社会的重要组成和未来两岸社会各项建设的生力军与主力军,他们的交流互动特别是融合发展,可逐步消减两岸彼此的疏离与误解、增强“两岸一家亲”氛围,进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青年在社会阅历、工作经验、个人财富、价值观念等方面具有“不成熟”特质,但同时又具有历史“包袱”少、接受新生事物快、精力充沛、可塑性强等优秀特质,在推动两岸青年融合发展过程中需要特别加以关注。当前,台湾当局对大陆民众赴台施加诸多限制,但大陆方面仍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通过公共平台模式和个体平台模式,以短期交流参访、学术交流、学历教育和就业创业等路径,推进两岸青年融合发展,以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会见马英九一行时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两岸青年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定大有作为”,“希望两岸青年互学互鉴、相依相伴、同心同行,跑好历史的接力棒,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这为海峡两岸青年推进融合发展、实现民族复兴指明了前进方向、树立了奋斗目标。作为当前两岸社会的重要组成、未来两岸社会各项建设的生力军与主力军,两岸青年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不单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现状,也在两岸和平统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发挥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有鉴于此,本文从时代使命与推动路径入手,依托青年政治学的理论视角,尝试探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的青年融合发展问题,以期引发两岸各界对此问题的关注和探讨,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助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民族复兴历史进程。
一、时代背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复兴
(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中国式现代化
作为一个拥有5 000余年悠久历史文化、约960万平方千米广袤陆地领土与300多万平方千米辽阔海疆、14亿多庞大人口基数,且完全不同于欧美发达国家政治经济发展模式的超大型国家,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迅速融入世界并深刻影响国际格局发展演变的中国,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走欧美发达国家那种依靠掠夺、霸权乃至战争的旧有路径,而需要走、也必须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发展的现代化新路。
这条和平的、开放的、兼收并蓄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是中国依托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与国际政治现实慎重选择的现代化发展式样,亦可称之为中国式现代化。现实中,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层面早已经形成有关“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的积极探讨。
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在于中国特性,即创新性工作是由中国人做出的,具备中国风格、中国风骨,以及中国文化的内涵和底蕴等。实际上,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自然而然地涵盖海峡两岸,也需要海峡两岸同胞共同为之努力奋斗。在此背景下,台湾问题的解决,亦即海峡两岸实现统一,不单和国家统一的步伐息息相关,和中国式现代化紧密关联,也深刻影响着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其地位特殊而重要。两岸尚未实现完全统一的现实状况,给国家统一与中国式现代化增加了许多不确定性因素,两岸关系形势也随之复杂严峻。正因如此,我们始终坚信,“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终结”。
不容忽视的是,在祖国改革开放和各项经济建设中,亦即在中国式现代化早期进程中,作为中华民族一份子的台湾同胞同样踊跃参与其中,其重要贡献有目共睹。新时代以来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包括青年在内的广大台湾同胞同样并未旁观,而是深度参与。这些台湾同胞不仅充分利用自身的经济投资、科研项目、社会资源等助力祖国大陆的经济社会建设,而且积极从事两岸之间的人文交流与社会互动,推动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着自身的智慧和力量。
(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青年及其政治作用
现代政治生活中,作为公民的重要政治行为,包括青年在内的公民政治参与及其政治效应,日益受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学者的广泛关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网络信息交流和人员交往越来越频密,人们在席卷各地的全球化进程中跨越了地理空间、领土边界等诸多障碍与阻隔,“地球村”名副其实。作为互联网使用的主要用户和占据技术优势的社会族群,依托网络与智能手机的政治动员能力、政治参与能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青年民众可以跨越边界和地区的现实障碍,在虚拟空间深入交流与互动。由这些青年引发的各类“蝴蝶效应”使得“国际政治国内化”与“国内政治国际化”进一步相互影响,甚至产生“共振”,对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的“双刃剑”影响也在不同程度逐步显现。在此过程中,这些青年相关的政治作用与政治效能随之日益受到各界的高度重视。
实际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青年不单是现实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也是未来社会各项建设的生力军与主力军,其政治作用具有现实性、综合性和潜在性的特点,地位特殊而重要。对此,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在其20世纪90年代的著作《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曾指出:“青年人是反抗、不稳定、改革和革命的主角”,所谓“文明的冲突”,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不同文明之间青年族群的冲突。这些青年的政治作用相当程度上是针对所在国家和地区的各类政治参与而言的。
作为现代社会各界民众成为“政治人”的必要途径,政治参与是不同社会阶层或社会群体围绕“凝聚共识(合法性)”或“标识分歧(偏好冲突)”而发生的,诸如投票、选举等政治行为皆是如此。如果不同国家和地区,以及不同文明之间的青年群体间,基于平等、互利、和平、发展等原则,不断进行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诸多交流,那么这些国家和地区乃至不同文明之间将在一定程度上更为了解与理解,进而能够强化信任、凝聚共识、增强合作,其误解、矛盾与冲突也将不同程度地降低。
(三)两岸青年对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特殊而重要
较之国际社会,对于海峡两岸而言,鉴于目前祖国尚未实现完全统一,作为两岸社会的重要组成,也是未来两岸社会各项建设的生力军和主力军,两岸青年之间的交流互动,特别是其融合发展,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民族复兴进程中的地位同样特殊而重要。
基于两岸社会现实状况,作为青年政治学理论的研究对象之一,两岸青年融合发展所关注的目标群体,通常是指14~40岁的两岸青年组成的社会群体或社会族群。就台湾社会而言,其40岁以下青年选民达615万人,如果按照平均投票率50%~60%核算,青年选民约有340万票,占岛内选民总数的20%左右,其政治影响不容小觑。实际上,青年选民是过去10年岛内包括“九合一”选举和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在内的大型选举的关键变量。在实际操作中,鉴于14~35岁的两岸青年在青年群体或青年族群中具有更为鲜明的青年特质,也更具有代表性,因此该年龄段的两岸青年实际成为两岸青年融合发展的研究重点。
就两岸而言,作为互联网使用主力军且占较大优势的社会族群,依托互联网与智能手机政治动员和政治参与能力的两岸青年,对两岸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为直接和显著。两岸青年是两岸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社会群体的喜好与选择、努力与付出、奋发与拼搏的程度,深刻影响着两岸现实社会的经济、文化、体育、科技等诸多领域的发展。如两岸青年,特别是大陆青年运动员在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即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出色表现让世界为之瞩目。与之相应,基于两岸青年互动交流与融合发展的客观需要与主流民意,大量台湾青年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参加岛内各类政治生活,并影响台湾地区政治体系的内容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政策制定及政策实施,使得两岸关系能够充分反映两岸主流民意,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两岸青年融合发展进程中的青年政治参与由之形成。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未来两岸社会各项建设的生力军与主力军,这些青年当下选择的成长道路及其经验积累,也将深刻影响未来两岸社会的发展变化、两岸综合实力的消长,以及两岸同胞彼此亲情友情的互动程度,进而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总体态势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其作用与意义特殊而重要。正因如此,“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祖国和民族的前途寄托在青年人身上。”
二、现实功能:两岸青年融合发展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在当前两岸关系复杂严峻的形势下,受制于台湾当局针对包括青年在内的大陆民众赴台学习、工作、生活的诸多严苛限制,两岸青年融合发展更多体现在台湾青年前往大陆,同大陆青年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地区进行交流与互动,进而携手共同实现彼此的融合发展。在此两岸关系形势下,两岸青年融合发展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更为凸显。
(一)两岸青年融合发展可逐步消减两岸彼此的疏离与误解
鉴于1949年以来两岸长期的对峙与疏离,两岸社会基于历史与现实的诸多原因选择了不同的经济与政治发展路径,其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等“高端领域”依然存在诸多重大分歧,在社会生活、大众文化等“低端领域”也存在诸多差异。这些分歧和差异、疏离与误解,特别是归属“低端领域”的诸多差异(表1),需要包括两岸青年在内的两岸同胞通过不断地交流交往,加深彼此的了解与认知,强化彼此的理解与包容,来逐步降低乃至消除,最终在交流互动与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形成共识。
表1 两岸社会存在的部分称谓差异
领域 | 大陆地区的称谓 | 台湾地区的称谓 |
社会生活领域 | 出租车 | 计程车 |
自行车 | 脚踏车 | |
快餐 | 便当 | |
土豆(马铃薯) | 土豆(花生) | |
摩托车 | 机车 | |
站台 | 月台 | |
创可贴 | OK绷 | |
邮递员 | 邮差 | |
公安局 | 警察局 | |
退伍军人 | 荣民 | |
同事 | 同僚、同仁、同事 | |
经济发展领域 | 软件/硬件 | 软体/硬体 |
网络 | 网路 | |
激光 | 镭射 | |
光盘 | 光碟 | |
鼠标 | 滑鼠 | |
工人 | 劳工 | |
移动支付 | 行动支付 | |
打印 | 列印 | |
文化教育领域 | 小学/初中 | “国小”/“国中” |
普通话 | “国语” | |
学习 | 念书 | |
师兄/师弟/师姐/师妹 | 学长/学弟/学姐/学妹 |
两岸之间不仅客观存在这些因长期对峙分离而形成的对同一事物的称谓差异,台湾地区也存在部分因长期对大陆地区的“刻板印象”而引发的偏见,如所谓大陆地区民众“吃不起茶叶蛋”“吃不起榨菜”,以及“大陆城市没有下水道”“大陆高铁没靠背”等。这些偏见与刻意诋毁,乃至两岸之间的疏离与误解,同样会因两岸同胞的各类交流交往而逐渐消解。特别是台湾青年亲身“登陆”后,其通过互联网平台,将眼见为实的各种景观和现象以短视频方式向岛内传播,两岸的疏离与误解终将烟消云散。
(二)两岸青年融合发展可逐步增强“两岸一家亲”氛围
现实中,虽然因长期的对峙与分离而存在诸多差异,但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其各自的生活方式都基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与社会风俗,存在太多的共同之处,因而很容易产生理解与共识。
诚如包括两岸青年在内的两岸同胞,都向往和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期望海峡两岸长期的和平与安宁,高度重视文化与教育,努力提升自身的生活品质。即使面对来自学习、工作、生活、感情等各方面的压力,他们也将继续积极打拼,因为两岸同胞都相信“爱拼才会赢”。
不容忽视的严峻现实是,虽然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冷战后的时代主题,但世界并不太平安定——俄乌之间惨烈的大规模冲突依然牵动俄罗斯与美国西方国家敏感的神经,绵延半个多世纪的巴以冲突仍是中东地区乃至世界范围大国的国家利益与战略利益激烈博弈的折射,连续不断发生的各种规模的贸易战、制裁战则反映着国家之间以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消长。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格局,海峡两岸之间长期的和平与安宁难能可贵,这实际上是包括青年群体在内的两岸同胞克服内外阻力与障碍,共同努力维护的成果。
尤其是对于两岸青年而言,他们不仅面对与两岸其他社会群体在资源分配与竞争中的现实压力,而且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还不得不面对来自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模式转型、高新科技迭代、生产要素流通、劳动成果分配等激烈竞争带来的巨大压力。基于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的调节,利用两岸这一庞大市场所形成的规模优势,两岸青年作为炎黄子孙、也同为中国人,逐步实现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成长阶段的交流与合作,进而携手共同推动融合发展,以规模优势强化自身竞争地位,成为十分现实的重要选择。两岸青年之间的交流互动、融合发展,也在推动着两岸青年乃至两岸同胞之间“两岸一家亲”氛围的不断增强。
其中,大陆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与军事等硬实力至关重要,这是包括青年群体在内的两岸同胞与形形色色的干涉势力、分裂势力进行各种形式的斗争,以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关键。作为两岸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未来两岸社会各项建设的生力军、主力军,两岸青年能够利用互联网平台中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领域的大量资讯与相关专业分析。较之两岸其他社会群体,知识水平和文化程度较高的青年群体作为互联网主要用户,可以借助四通八达的互联网,顺畅、及时、快捷地了解国际社会局势,认知不同国家和国际组织综合实力与国际地位的变化,也更能理解拥有一个强盛、繁荣、统一的祖国对于个体学习、成长、工作、生活的重要性、紧迫性与现实性。当前,包括青年在内的台湾有识之士对“陆强台弱”的趋势与中美实力的消长已形成共识——两岸统一已成大势所趋,民进党当局违背时代潮流与两岸主流民意的各类限缩举措充其量只是螳臂当车。
质言之,两岸青年携手融合发展,不单是两岸社会自身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趋势,也是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选择。两岸青年乃至两岸同胞之间的“两岸一家亲”氛围随之也逐步增强,进而助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一个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必然是一个实现国家统一的中国,亦即国家统一是民族复兴的应有之义,国家统一是民族复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结构特点:两岸青年融合发展兼容青年群体特质
基于两岸关系的历史与现实,特别是台湾当局的诸多限制,两岸青年融合发展更多体现在台湾青年来大陆,进而与大陆青年相融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两岸青年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或社会族群,其自身存在的青年群体的若干特质,将深刻影响两岸青年融合发展的进程,需要在推动两岸青年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妥善处理、积极应对。
(一)两岸青年融合发展需考虑青年群体自身的“不成熟”特质
作为青年的一部分,两岸青年具有诸多青年群体特有的所谓“不成熟”特质,这也是推动两岸青年融合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两岸青年的这种“不成熟”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社会阅历方面。青年群体社会阅历的增长是通过不断的学习、交流、参访、实践,结合自身在课堂所学的专业知识、人文知识,不断拓展视野、加深对社会的理解的过程。就两岸青年而言,弥补社会阅历方面的不成熟正需要通过青年之间的交流互动,增加对于对岸的了解和认知,使其自身对包括两岸在内的整个中国的历史、文化、风俗等具有更为清晰的了解和认知,对当前两岸关系乃至国际局势产生更为深刻的见解。尤其是对于台湾青年特别是“首来族”而言,他们亟需通过融合发展的不同路径,深入了解大陆社会的风土人情,以摆脱岛内媒体对大陆诸多不实报道的影响,以及台湾当局“去中国化”教育的毒害,回归“两岸一家亲”与“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身份认同,树立“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的正确认知。
2.工作经验方面。因为自身群体性特点,两岸青年更多是在校的高中生、大学生、研究生,其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是在学校学习知识,而不是积累工作经验。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岸青年融合发展的进度,尤其是作为高级阶段的就业创业路径。工作经验的欠缺对两岸青年融合发展而言是不可回避、不容轻视的客观事实。但是,这也意味着两岸青年没有太多历史“包袱”,可以依托融合发展的实际需要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现实,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基于现实中的学习任务、工作任务与生活实际,携手稳步推进。
3.个人财富方面。作为社会群体,两岸青年在个人财富方面通常都相当依赖家庭和父母,其个人财富较少,甚至处于“白手起家”的状态,需要外界的适度支持和积极扶植。这也意味着两岸青年融合发展需要公权力部门,特别是大陆各级政府机构和管理机关的支持。针对这种个人财富较少的状况,公权力部门应当制定财政、税收等相关领域的扶植政策,鼓励两岸青年依托自身的专业背景、个人状况与发展规划,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采取积极稳妥的融合发展路径,稳步推动两岸青年的融合发展。
4.价值观念方面。鉴于两岸长期对峙分离而形成了不同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与教育制度等,两岸青年的交流互动和融合发展需要克服诸多差异,逐步在价值观念等领域达成共识。一方面,来大陆的台湾青年需要学习新知识,通过亲身体验,消除对大陆的各类误解与偏见;另一方面,大陆青年也需要认识到,这些来自岛内的青年并非所谓“天然独”,其价值观念、身份归属、历史知识、国情常识等受成长背景与教育环境影响,应适度包容并通过实际行动改变其观念,进而在两岸青年融合发展过程中携手共进、共创辉煌。
(二)两岸青年融合发展需考虑青年群体自身“年轻有为”的优秀特质
基于青年的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两岸青年具有诸多优秀特质,这同样是两岸青年融合发展所需要关注的。在充分运用这些优秀特质进而因势利导之下,融合发展的成效可以事半功倍。两岸青年这些优秀特质以“年轻有为”为鲜明特征,主要包括:
1.历史“包袱”少。就两岸之间长期的对峙与疏离而言,两岸青年的成长过程中并未经历沧桑剧变,在思考两岸关系等相关问题时,也并不总是从政治对立的角度加以认知和处理。他们时常基于自身所处时代背景,就两岸现实与个体状态,分析两岸关系和自身定位。这对于逐步降低与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推动两岸青年之间交流互动与融合发展,进而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接受新生事物快。青年是接受新生事物较快的社会群体,也是创造新生事物、创新管理方法、改进体制机制的生力军与主力军。由于青年群体的文化程度较高、社会地位有较大提升空间、渴望创新与变革,两岸青年群体往往有足够的意愿与能力,通过创新和变革来改善自身地位和日常工作生活。两岸青年融合发展是充满挑战、需要创新并接受新生事物的过程,这对于两岸青年可谓适逢其会。
3.精力充沛。两岸青年正处在成长阶段,他们精力充沛,能够更好地应对压力,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两岸青年交流互动与融合发展进程,需要面对与克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及社会习俗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是有一定压力的。在这个过程中,两岸青年需要利用自身充沛的精力,保持积极心态,妥善应对差异,促进相关妥协与共识的达成,从而保障两岸青年融合发展顺畅推进。
4.可塑性强。作为政治社会化的重点对象,两岸青年需要按照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公权力部门的既定目标,不断对自身的身份归属、文化认同、政治认同进行规范和形塑,进而逐步实现青年的政治社会化。较之大陆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开放、包容、客观、理性,台湾青年往往因台湾当局的“去中国化”及其政治私利,而对自身的身份归属、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等产生扭曲与异化,甚至部分台湾青年产生所谓“天然独”观念。两岸青年互动交流与融合发展的过程,正是这些“登陆”的台湾青年正本清源、正确认知两岸关系实质,以明确中国人身份、确立炎黄子孙归属、形塑正确价值观念的过程。
5.敢闯敢干。两岸青年交流互动与融合发展过程中充满各类挑战,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这些青年正是因为社会经验较少而敢闯敢干。实际上,基于两岸青年自身年纪轻、社会经验少的特点,社会各界对其容忍度都相对较大,比如允许年轻人在创新创业中的失误乃至失败。这也意味着,在两岸青年融合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就业创业中,其试错的社会成本与机会成本都相对较低。对于两岸青年来说,挫折与失败并不可怕,无非是“从头再来”,毕竟“爱拼才会赢”。
四、实践探索:两岸青年融合发展的模式与路径
囿于台湾当局针对大陆民众赴台的诸多限制,两岸青年融合发展更多体现在台湾青年前往大陆的单向流动。也正是在此较为严苛的两岸关系现实背景下,两岸青年特别是台湾青年突破了诸多人为的政治经济障碍,毅然前往大陆。大陆方面也不断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形成了不同形式的平台模式与具体路径,携手实现两岸青年的融合发展。
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两岸青年融合发展在模式和路径方面各具特色。
(一)两岸青年融合发展的平台模式
按两岸青年融合发展所依托的社会平台进行划分,两岸青年融合发展的模式通常可以分为公共平台模式和个体平台模式两类。
1.公共平台模式。该模式主要通过两岸各类公权力部门与社会组织机构,如学校、研究机构、社会团体等,进行策划、组织及实施,以推动两岸青年之间的文化、教育、科技、人文等诸多方面的各类交流,并在交流基础之上促进两岸青年进一步的融合发展。
公共平台模式特点之一在于,能争取来自公权力部门和社会组织的部分甚至绝大部分资金支持,参与其中的两岸青年需要承担的经济压力相对较小,因而更适合自身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经济自主性亟待加强、社会阅历与工作经验有待进一步提高的青年群体。现实中,受制于台湾当局针对两岸特别是大陆民众的诸多限制,该模式同样以希望前往大陆进行交流等活动的台湾青年为主要受众。鉴于公共平台模式通常是需要具有一定人数规模和行动目标的“集体行动”,参与其中的台湾青年往往受限于集体行动(如集体行动的宗旨目标、交流内容、行程规划、报名规则、参与资质、交流融合的结果导向等),或门槛要求(如学术交流需一定的学历资质、专业基础、研究成果等),或就业创业个体的从业经验资质与经济条件等。
如2017年,大陆出台政策,将台湾学生申请就读大陆高校的“学测”成绩放宽,为台湾高校青年“登陆”求学提供便利,这引发台湾学生报考大陆高校的高涨热情。这种政策无疑为两岸青年融合发展的公共平台模式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台湾青年到大陆学习、工作,以及两岸青年进一步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更为宽松和利好的宏观环境。
2.个体平台模式。该模式主要是两岸青年通过旅行社等机构或以走访亲友等为由,赴海峡对岸进行的个性化融合发展行为。受制于台湾当局针对两岸特别是大陆民众的诸多严苛限制,该模式同样以试图“登陆”进行两岸交流的台湾青年为主要受众。
作为台湾青年“登陆”的具体方式,个体平台模式主要包括:基于个人规划,自行参加学术团体或旅游团体,随团参加学术会议,或参访个人期望的名胜古迹或文化景点(如北京长城、南京中山陵、西安兵马俑、登封少林寺、开封清明上河园、曲阜孔庙、东岳泰山、湄洲妈祖庙等);或个人“自由行”的旅游与探亲访友;或根据个人发展需要自行申请学历教育(如前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等知名高校,或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等医科类大学等);或根据个人情况在大陆相关地区就业创业等。
个体平台模式的特点之一在于,灵活多变且个性化色彩明显,能根据两岸青年的实际状况,特别是台湾青年自身的学习、成长与发展需求而“量体裁衣”,也更有利于两岸青年个体之间的融合发展。个体平台模式一般可具体到个体旅行的景点选择、参访时间、活动路径,或个体就业创业的基础条件与工作氛围,或就读学校、所学专业的环境与特色等。与之相对的,个体平台模式较少涉及公权力部门及社会组织机构的相关资金支持,对两岸青年融合发展而言,其所需的经济能力与个体能力等“门槛”都相对较高。
(二)两岸青年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
较之所依托的社会平台进行的笼统划分,两岸青年融合发展的路径则更为具体与现实。按照两岸青年交流互动与融合发展的程度及深度,这些具体路径可以分为短期交流参访路径、学术交流路径、学历教育路径、就业创业路径。受制于台湾当局针对两岸特别是大陆民众的诸多严苛限制,两岸青年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同样以试图“登陆”进行两岸交流的台湾青年为主要受众。
1.短期交流参访路径。该路径主要是两岸青年共同到对方的某地或多地进行短期参访(通常不超过一个月),其形式包括规模不等、形式多样的夏令营、冬令营、研习营等,如国务院台办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海峡两岸青年文化月。
短期交流参访路径所涉及的台湾青年,通常是较少或首次参访大陆者,即“首来族”。借助该短期交流参访路径,这些台湾青年能够利用寒暑假或公共假期的闲暇时段,在学习、工作之余亲身赴大陆开阔视野、增加阅历,学习课本之外的各类传统文化知识,认知相关的风景名胜与风土人情;或因学习、工作的实际需要而赴大陆,直接感受大陆相关地区的社会氛围,了解文化、教育、科技、经济等领域发展现状。通过短期交流参访,这些台湾青年往往会突破台湾地区“东南一隅”的地理空间限制,从祖国广袤的土地、悠久的历史、强大的国力的视角,审视两岸与自身,进而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对自身未来成长产生更为客观、理性的认知。一些参加赴大陆文化交流的台湾青年曾表示,大陆的高校就像“梦想中的校园”,学校及老师对其关怀备至,使其在他乡如沐春风,感受到家人的温暖。
需要指出的是,在两岸青年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中,短期交流参访路径实际为这些台湾青年后续到大陆各地进行进一步的学术交流、学历教育、就业创业等两岸青年交流互动与融合发展“打前站”“做铺垫”。
2.学术交流路径。主要包括两岸青年特别是台湾青年参加两岸各地的学术论坛、合作研究、学术互访等,是实现两岸青年的融合发展的另一重要路径。
学术论坛是两岸青年参加相关学术交流的讨论平台,时间上可以是定期的,也可以是不定期的,参与人数上可以涵盖不同的规模,具体形式上既可以是独立举办的专门面向两岸青年的论坛,也可以是在两岸学术交流论坛中作为分支的面向两岸青年的分论坛、子论坛。学术论坛路径的主要代表是作为海峡论坛四大版块之一的海峡青年论坛,全国台湾研究会主办的两岸青年学者论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等主办的两岸学子论坛等。
合作研究、学术互访一般是两岸诸多高校与科研机构之间面向两岸青年学生的各类研究项目与学术交流。鉴于两岸青年都存在自身专业发展、学术积累、开阔视野、增加实践等方面的实际需求,且此类学术交流活动门槛较低、简单易行,因此每年参与这些两岸青年交流与融合发展路径的青年,特别是台湾青年学生的人数较多。
3.学历教育路径。主要是两岸,特别是大陆地区高校招收台湾地区青年学生到相关合作院校,按照已经达成的两岸高校合作协议,互相认可对方学生的学历、学分及相关职业技能。
以最为典型的北京大学为例:截至2019年10月,北京大学已和台湾大学在内的17所台湾高校签订了校级合作协议,规定北京大学与台湾相应高校每年互派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在内的青年学生到对方高校进行学习,彼此认可这些学生按照相关规定在对方高校所修的课程及学分。
就行业而言,大陆不同地区的知名高校,也与台湾相关高校通过协议定期交换数量不等的青年学生。其中,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等以中医中药为特色的高校,深受台湾青年学生欢迎,也为两岸青年在传统医学领域的文化教育交流与融合发展贡献力量。在抗击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传统的中医中药以其成本低廉、简单易行、标本兼修的特点,在两岸乃至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大放异彩,预示着中医中药将在今后两岸青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发展中更受重视。现实中,出生于台湾地区桃园市中医世家的一位“90后”青年中医师,从“西进”求学到留在大陆深耕祖国的中医药行业,其经历是许多台青中医师“登陆”发展的缩影。随着台湾地区医师职业资格在大陆的认定流程愈发简化,到大陆研习中医并留在大陆发展,在台湾青年中越来越普遍。
4.就业创业路径。该路径是两岸青年融合发展的重要阶段性成果。主要是在前期的各类交流互动的基础上,两岸青年到对方的相关地区,依托自身的专业背景、就业意愿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进行就业与创业活动。鉴于当前台湾当局的诸多政治性限制,以及岛内就业市场狭小等不容乐观的经济环境,就业创业路径实际上同样是单向的,主要是台湾青年来大陆就业工作、创新创业。
台湾地区人口约有2 350万人,其中劳动力约1 200万人,2023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23万元人民币,在全国仅次于北京、上海和澳门特区,位居第四。较之大陆经济的广阔市场及雄厚资源,台湾经济受限于自身“岛碟”状况而缺乏腹地支撑,后继增长乏力,对大陆的依存程度日益攀升。2016年民进党上台以来,岛内社会逐步出现“七缺”,即缺鸡蛋、缺电力、缺医药、缺用水、缺土地、缺人力、缺人才,其治理失能使得岛内各界尤其是青年群体面临生存危机和发展困境。近年来,台湾青年的就业问题尤为突出,其每月的起薪只有“22K”(即22 000元新台币)。这也成为台湾青年尝试“登陆”以寻求更好的就业创业环境的现实条件和经济动机。
就两岸青年融合发展的阶段而言,短期参访交流路径、学术交流路径是初级阶段,学历教育路径是中级阶段,而就业创业路径可以说是高级阶段。对两岸青年而言,两岸之间的短期参访交流、学术交流、学历教育等都是过程性的路径和手段,其最终目标就是为了获得一份薪水较高、社会地位较好、较为稳定的工作。在就业创业过程中,两岸青年更是会进一步加深彼此的了解和认知,进而更为充分的融合发展,携手共进。
就业创业路径也是检验两岸青年融合发展诸多前期成果,以及进一步强化融合发展后期保障的重要阶段。对于两岸青年特别是对台湾青年来说,就业创业是重要的人生选择——是选择台湾那片狭小而又熟悉的发展空间,还是选择祖国大陆这片看似有些陌生但却能施展自身才华的广阔天地。就两岸综合实力“陆强台弱”的悬殊状况来说,即使存在台湾当局各类政治、经济、社会等层面诸多“看得见的手”的人为限制,也难以抵挡和阻止基于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引发的包括青年在内的劳动力要素等在两岸范围内持续流动。基于市场原则的就业创业路径,其依托的客观现实使得两岸青年融合发展的效果更为显著,影响也更为持久。
需要指出的是,就人生阶段而言,就业创业路径所涉及的职业规划与职业发展深刻影响着两岸青年自身的成长,形塑这些青年自身的价值观念与人生理念、身份归属与政治认同。同时,就业创业路径也会在职业生涯中把两岸青年交流互动与自身学习的各类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管理经验等充分运用,加深彼此融合发展的程度,“两岸一家亲”“同是中国人”,共同取得更为辉煌的人生成就。质言之,作为两岸青年融合发展的高级阶段,就业创业路径引发的两岸青年深度融合与共同发展,无疑会助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民族复兴历史进程。
(作者:海泽龙,海研中心特约研究员,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两岸关系与青年发展研究院院长、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法学博士,著有《青年政治学:理论与实践》《青年政治学概论》等著作。)
注:为作者授权转载
来源:《闽台关系研究》
欢迎赞赏
约访/投稿/商业合作
laqn20140603@sina.com;
wechat ID:lianganqingnian2014
内容:
投稿时请留下
姓名─职业(学校)─电话─个人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