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上到一半,被老师带去郊区了?!

文化   2024-10-31 22:25   福建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上大学后,一提到上课,我只会想到大大的阶梯教室——课程中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内容,只有PPT上的案例分析。


直到老师:“大家这周五周六都没课吧?我们去实地考察。”


惊喜来得太突然:


实地考察?那不是只有做项目做科研时,需要寒暑假才有机会开展的活动吗?


(而且经费报销审批也超级麻烦!


没想到,老师直接掏出行程表:


调研行程表


上课也有机会做考察?还没学多少理论就能开始考察吗?我的外国同学们真的能成功和农村的爷爷奶奶们交流上吗?


怀着半信半疑的心情,我的第一次“课程内调研”就开始了。




01


这门课的主题是中国社会的分层情况。


课上,不同于普通地讲述“理论基础”,老师引导我们先分享自己和身边的切身经历。


因为我们学院大部分都是外国同学,所以了解到了不少其他国家各自的情况。


但令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同学,无一例外都来自于“城市”。


最不“发达地区”的同学也来自条件较优渥的家庭。


甚至有同学对“countryside”(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乡下)没有概念……


老师说:“那就得先让你们对‘中国农村’有个概念。”


虽然来的是北京的郊区,还已经开发成旅游型村镇的“农村”……


老师带队,同学们浩浩荡荡跟上


老师把同学们带到村子的第一件事就是:


带着大家到处转悠!


“可能来农村之前,大家对农村的刻板印象就是‘脏、乱、差’,但现在,街道整洁、垃圾清理都有聘请专人来管理。”


老师正在带领同学们了解乡村环境


第二件事,是让我们辩认作物(并嘲笑我们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很难想象,能分辨南瓜、冬瓜和丝瓜的我已经打败了90%的同学……


这种还在豆荚里的红小豆是我第一次见


老师还说,现在这种在自家院子里种的基本都是为了美观。


在屋顶上长的南瓜


第三件事,是继续在街上转悠(并带着我们十几个学生一起当gai溜子)直到遇上一圈坐着唠嗑的奶奶!


而且说时迟那时快,老师直接站进了奶奶圈子熟练地直接提问:“您儿子是在北京工作吗?什么工作?多少岁了?结婚了没?在北京哪住?”


旁边的外国同学小心翼翼:“这……这就开始了吗?”


我:那我们也,试试?




02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


我之前还以为,北京的农村、还是旅游产业发达的农村是有所不同的。比如会有青壮年劳动力回流,更多人愿意“留在乡村”……


实际上,和大部分的农村情况一样,这里也只剩下老人。儿女都在北京市区,可能近点的每周还回来看看,远的就不好说了。


一位奶奶笑着说:“我们才是留守儿童啊!”


奶奶们不愿意被拍照,但很热情地邀请我们来到她家坐坐。


“我们这产的板栗很出名,都是自己摘自己炒的,好吃的哩!”


奶奶拿了一盆板栗给我们


农村自建的宅基地空间挺大,但大大的空间只有矮矮的奶奶一个人。我们十几个学生哗啦啦涌进来,顿时热闹不少。


沙发上是叠好了的小学校服,还有吉他,应该是在帮儿女带孙辈。


墙上还有村里小学的奖牌和摆放手办的柜子,看起来孙辈还是个品学兼优的“二次元”。


奶奶说,户口落在农村了,就得在这上学。


板栗很小颗,但确实比城里卖的好吃多了


这板栗,奶奶说都是后山板栗树结的。


虽然已经年过六旬,每年秋天了奶奶都是自己去摘,摘回来再开壳,最后炒一小半,另一部分留在周末的市集卖。


老师问板栗怎么卖,最后称了两斤带走了。


第二天早上,我们自己去了市集。


(合理怀疑市集专坑游客,我们问摆摊阿姨说是只有周末出摊


小摊上有杏干、梨干、葫芦等等


在被宰的同时,认识了一个带着红星帽子的老大哥,邀请我们去他家坐坐。


大哥没出摊,是跟其他摊主聊天的。


本来正在吞云吐雾(居然奢侈地抽中华),被我们一群大学生层层包围,带着我们参观了他家。


大哥特别为自己的儿女骄傲,说着说着自己嘎嘎笑。


还特别善谈,儿女在哪工作、工资多少、有什么福利全说了,甚至连儿子几个对象的情况都全盘托出。


大哥给的核桃,还说我们砸开的手法不对


我们还很好奇地问了问北京这边的婚姻情况和彩礼问题……


看起来北京人不太在意彩礼(至少要求没有特别夸张),不过还是很希望要“门当户对”。


最让我惊讶的是教育水平。大哥的女儿在某985读大学……难道在北京即使是农村,孩子获得高等教育的概率比其他地区要高不少?




03


调研途中,我们经常见到一大批一大批的学习团。


好奇的外国同学问:他们来这里旅游吗?


老师说,是来学习先进经验的。你们知道“先进 ”是什么意思吗?


于是我们去蹭了一下村书记对村庄发展的介绍。


村书记的介绍


村书记很俏皮,说这里这么多外国友人,就不讲党建了,“他们听不懂”。


于是在养老方面大书特书。


“每天为7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两餐免费,上午9点一次、下午4点一次,就在社区老人食堂。”


这个钱又是从哪来呢?


“旅游发展起来了,这么多民宿、酒店,要多找他们收钱。


我们用这个钱去做养老,去成立街道的‘物业’管理公共设施,还解决了16个人的就业问题!”


大智慧。


毕竟在瓦厂酒店住一晚据说要3000块。


在瓦厂酒店拍到的卧佛山,很像某位同学的侧脸


虽然来这里是作为调研者,但我们也是“外地”游客。


除了住民宿,我们还去了长城,给当地经济又添一笔。


最后给大家看看长城的日出吧!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整体考察结束后,我们也做好了相关记录,准备在课上分享我们的发现,再进行深度讨论。


希望以后不管在哪里的大学,都能有更多这样的课程,让PPT上的“案例分析”变成生活体验中的“实地考察”!



  - end -  



-本文版权属于一家两岸-

独家原创首发 转载请联系授权


 一 家 两 岸

微信号|yijialiangan2018

联系我们 | AveryMorgan


两岸青年
打造两岸最有温度的交流平台。 为两岸游子提供全方位的学习、生活、政治、娱乐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