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地共颂铁道兵“嫩林铁路建设精神”

企业   2024-08-23 18:48   辽宁  

身在最北方

心向党中央

      8月20日晚,中铁十九局大兴安岭十八站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建设项目施工所在地,黑龙江省加格达奇市塔河县十八站乡驿园露天广场,大兴安岭林业集团有限公司十八站林业局建局五十周年“薪火相传五十载,砥砺奋进新时代”大型文艺晚会隆重上演,公司职工代表,党委宣传部(企业文化部)鲁启腾登台接受采访。

晚会现场图片


      采访过程中,鲁启腾讲述嫩林铁路修建过程。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铁道兵第三师、第六师、第九师共计八万官兵来到大兴安岭。其中,铁道兵第九师四十五团正是如今中铁十九局三公司的前身。当时他们没有风向标,更没有避风处,靠顽强的意志,爬冰卧雪,不断向前,最终几百里的原始森林硬是让他们以每两公里倒下一名战士的代价生生地趟出了一条生命的轨迹。“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铁建员工,我时常感怀先辈们的付出和奉献,并以他们为榜样,发扬铁道兵‘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不负先辈和家乡所望,不负党和人民所拖。”采访中鲁启腾如是说道,获得台下观众热烈的掌声。


回望征程初心不改

     1963年9月21日,国务院决定在大兴安岭,修建一条贯穿林海腹地的嫩林铁路。由铁道兵第3、6、9师参加施工。铁道兵第九师45团(中铁十九局三公司前身)奉命参加了这条铁路线的修建,主要施工路段为:嫩江-大杨树段、碧州-塔河段、塔河-樟岭段,三段共57.4公里。前后用了6年多的时间,在这6年多的时间里,广大指战员在渺无人烟的茫茫林海里,以铁道兵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发挥聪明才智,创出了前人所不敢想象的“高寒禁区”奇迹。

      为解决工期紧和施工严寒的矛盾,部队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步掌握了一套在严寒气候条件下的施工方法。呼玛河是大兴安岭腹地最宽的大河,呼玛河大桥是嫩林铁路的咽喉工程,指战员结合气候条件发明了“冻结法”技术,以“冻”制“冻”开挖浇筑桥基。战士们在宽400米,冰冻数米的河床洞面上测量好每个桥标和桥台的位置,用铁锤加钢钎逐层薄冰,他们在上面开出一条风道,下游架起挡风墙,把寒风引进基坑降温速冻,便于基坑开挖。为保证工程质量,他们把60万立方砂石温度从零下四五十摄氏度提升到零上30℃。呼玛河大桥“冻结法”基础开挖和低温凿墙混凝土的技术迅速被推广到铁道兵的其他工地,该技术是中国建桥史上科学技术的又一项突破性成功,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为后来青藏铁路“冻土”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宝贵经验。

      通过与恶劣的自然条件搏斗和艰苦紧张的施工,锤炼了干部战士的革命斗志,也涌现出了一批先进人物。他们中有在投弹训练时用身体护住新战士而牺牲的连长张国胜,有为抢救被河水冲散的施工材料营救落水战友而牺牲的傅铁虎。1968年深秋,傅铁虎从7米高桥墩纵身一跃,定格了嫩林铁路修建过程中最悲壮的时刻,这次水灾中牺牲了16名战士,汹涌的呼玛河中,战士们舍生忘死,相互救援。在苍凉的河水中起起伏伏,不停激荡。修建嫩林铁路几乎是每2公里就有一名士兵倒下。300多名铁道兵战士埋骨青山,永远守望着这条森林铁路。


守望当下使命在肩

      如今中铁十九局大兴安岭十八站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建设项目全体职工,传承铁道兵“嫩林铁路”建设精神,克服16处施工地,战线长、点多面广,施工现场环境林密虫咬、料源紧张等困难,严格按业主工期要求,保安全、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好森林防火应急道路,为建设新时代最美大兴安岭贡献力量。

      曾经的铁道兵,如今的铁建人,身份转变,精神永远不变!让我们传承好铁道兵精神,时刻提醒自己做一名优秀的铁建人,同心协力为建设祖国努力奋斗。

监制:房思文

编辑:方月明

图文提供:王海峰

执行主编贺红宇

内容校核:第二项目管理部大兴安岭十八站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建设项目部

出品:中铁十九局三公司党委宣传部(企业文化部)

往期回顾
👇👇👇
    价值创造 | 奋战三伏天!公司多个项目完成重要节点~

•    价值创造 | 西康高铁隧道施工在集团专项劳动竞赛中再创佳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