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价值创造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本质要求。按照国务院国资委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部署,工程公司以提升发展质量效益效率为主线,以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为抓手,以打造知名领先工程承包商、品质卓越产业运营商、美好生活绿色建造商为目标,深入开展价值创造行动。
为进一步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开展好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推动工程公司价值创造行动走深走实,公司官微推出“价值创造行动”专栏,引导单位上下“争先创优”、共同提高,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近日,重庆市气象台连续拉响高温预警。然而,这炎炎夏日中,建设者依然坚守在施工建设第一线。在渝湘高速彭酉路路面摊铺现场,肉眼可见的热浪杂着沥青蒸汽“哧哧”地冒着白烟,在上空形成一团滚烫的雾气,“热辣滚烫”是现场的真实写照。新鲜出炉的沥青到底有多热?有20余年路面摊铺作业经验的李师傅告诉重庆卫视记者,新鲜出炉的沥青应该在170℃左右,压路机压完以后,路面上还得130℃左右,令记者十分震撼。不久重庆广电以《130℃的路 是汗水成就的坦途》为题的新闻在第一眼频道播出并在第一眼APP配图文传播。
重庆卫视日前到施工现场采访,并分别在7月26日“第一眼特写”和8月8日“新闻联播”频道两次播出。8月12日重庆日报头版刊发公司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渝湘复线高速等重点工程建设跑出“加速度”,同时吸引了人民网、金台资讯、长江网、酉州城事、酉阳报等各级媒体关注报道。
头顶烈日,脚踩热浪,“上晒下蒸”的双重“烤”验,对于铺路工人们来说其实是“又爱又恼”。因为夏季,正是铺设沥青的黄金施工期。气温高,沥青和石料粘合效果好,有利于碾压成型,确保施工质量。可对施工人员来说,就必须在“热辣滚烫”的环境下工作。
“我每天都感觉像在蒸桑拿,头顶被太阳晒得滚烫,身旁是不断倾倒的滚热沥青。”摊铺机操作手李峰,豆粒大的汗珠顺着黝黑的脸庞往下流淌。他拿起装有2000毫升的大水壶,“咕咚咕咚”喝起来。今年42岁,从事多年的摊铺机操作,李峰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一天下来,衣服干了湿了反复汗透好多遍,要结几层盐花,自己能喝掉10多升水。”
彭酉路路面2标摊铺机司机李峰正在接受采访
现场,随着摊铺机缓缓前行,施工人员们手拿铁耙、铁锨等工具,站在滚烫的沥青料上,穿梭在层层热气中,眼疾手快,迅速地对机械施工不到位的地方进行摊铺。用钢钎测量沥青铺设厚度的施工人员,则要跳到刚摊铺沥青上快速测量后再迅速跳出来,“脚下沥青‘蒸煮’,动作一定得快,否则鞋底都化了。”现场测量人员宋野时不时要腾出一只手擦拭额头,大颗的汗珠肆意流淌在脸上。
“项目部每天以2公里的速度铺设。”现场项目负责人赵景光表示,为确保项目年内建成通车,项目部实行“抓两端,歇中间”错峰施工,避开了上午11点至下午3点高温时段,分两个工作面同时推进,现场2台摊铺机、7台压路机全力奋战。
项目部还采取了许多防暑“凉”策,在每个工作面附近都开设了“移动餐车”“爱心驿站”和“空调中巴车”。施工人员热了可在车里纳凉,渴了可在里面喝水以及歇脚。车里还配备了熬制好的绿豆汤、凉茶、西瓜和应急药箱,为施工人员的健康保驾护航。施工现场,每天定期开启喷淋和除尘雾炮机,对施工区域进行洒水,减轻热辐射和扬尘,为工人营造相对凉爽的作业环境。
据悉,渝湘复线高速公路项目是重庆连接湖南的一条交通大动脉。目前,彭酉路主线路面基层施工已全部完成,沥青路面面层施工完成设计总工程量的98.34%,互通匝道路面基层已完成设计总工程量的70%,沥青面层已完成设计总工程量的60%,全线排水边沟、路缘石、路肩等附属工程施工紧跟主体工程施工进度稳步推进,为全线如期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监制:房思文
图文提供:张卫芳 闫军
内容校核:路面分公司渝湘复线高速彭酉路项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