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6日至17日,由“时代长安”策展团队的学术统筹组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中心展厅组织举行了两场学术论坛,来自全国的与会专家学者就中国山水画创作的主题展开学术分享与交流,为陕西当代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启示。
学术论坛现场
第一场学术论坛由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博士生导师 殷双喜,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程征担任评议嘉宾,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王潇致欢迎辞,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展览部主任马海欧主持。美术评论家张渝、陕西国画院副研究员蔡亚红、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韩劲松、西安美术学院史论系副教授吴克军、北京建筑大学副教授仝朝晖分别在论坛上发表演讲了各自的学术观点。武汉美术馆副馆长裴少菲、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副馆长马卫民、张娴,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收藏研究部主任白林坡、策展部主任穆亚威、策展助理郝伊、河南美术馆研究部主任刘洪海,参展艺术家家属代表罗琳、张莲英、王淑香,以及现场百余名观众听取了与会专家的演讲报告。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时代长安”总策展、学术主持王潇致欢迎辞
评议嘉宾
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博士生导师 殷双喜
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程征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王潇致辞道:“时代长安——陕西当代中国山水画研究展”今日在陕西美术博物馆隆重开幕。本展作为年度品牌大展,旨在展示馆藏精品,追求规模、学术、品格的卓越。本届展览以“研究”为核心,不仅挖掘、整理过往作品与理论,更从策划之初集结了强大的理论团队,尤其是理论委员会,他们负责学术把关并进行专题研究,为展览贡献了大量研究成果。
本次展览内容丰富,包括视频、影像、采访、对谈等多种形式,我们还将举办两场学术论坛,邀请10位理论专家撰写专题论文,14位青年理论家撰写专家评述文章,从理论角度为艺术家作品提供新的发现与启示,挖掘其艺术表现的审美价值。
展览筹备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众多理论家的大力支持,特别荣幸邀请到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程征担任展览学术委员会主任,西安财经大学教授沈奇担任展览理论委员会主任,还邀请了省外的理论家,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传席,他将就山水画主题进行专题讲座,分享多年研究成果。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博士生导师殷双喜先生等,他们的理论著述和社会影响力为本次展览提供了坚实的学术保障。
今天下午的论坛将由两位专家进行评议,我们所邀请的专家均从陕西山水画的主题出发,探讨自建国以来陕西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及当代山水画的思考,从广泛意义上阐述山水画及当代山水画的变化与意义。他们从局部点、面出发,发现山水画创作与研究中未被注视到的观点。
我已认真阅读了这些论文,其观点鲜明,必将为本次展览留下宝贵的理论资料,展览出版的作品集和所有文献资料,都将是本次展览对社会的艺术贡献,未来可能对陕西乃至全国山水画的创作和研究提供重要的史料价值。让我们共同聆听各位专家的理论观点,评议专家将从他们的视角进行逐一点评,谢谢大家。
美术评论家张渝
张渝认为,当代陕西山水画的起点并非1949年,而应追溯至1942年赵望云定居西安,这一时间节点标志着西部绘画风格开始改写中国当代绘画史。他强调,艺术史的发展不是突变,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现代”与“当代”之间不存在一条明确的时间分界线,而是一个时间带。张渝引入“休耕的土地”和“砧木”概念,阐释了陕西及西部艺术发展空间的潜力和文化传承的影响,指出宋代范宽之后,西北地区鲜有重要艺术家出现,而“长安画派”的崛起带来了中国绘画史的新形态——新中国画。张渝强调,赵望云、石鲁、何海霞等艺术家不仅在艺术创作上有所贡献,更代表了西部文化精神和形态,从而深刻影响了中国绘画史的发展。他还讨论了西部绘画的形态演进,特别是西部山水画家在艺术史上的独特地位和贡献,以及他们如何通过作品展现西部的“大”和“野”,与江南绘画的“审妙”相对,提出了“审苦”的艺术风格。最后,张渝明确了陕西当代山水画的“翻篇”意义,即开拓新道路、创建新形态、开创志士画格,从而在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一转变不仅标志着绘画风格的变迁,也反映了文化精神的演进和社会历史的深刻变革。
殷双喜点评道:张渝先生的见解深刻,他提出陕西艺术家应超越地域限制,以无人机视角和现代人思维,全面审视本土艺术。张渝认为艺术史与政治史分期不同步,艺术具有跨越政治变革的连续性。他强调当代山水画的“当代性”,即艺术的时代特征,这一点在赵望云作品中体现为现代与传统的交融。张渝的观点对青年画家具有启发性,尤其是对赵望云和崔振宽的作品分析,以及李才根和温中良对无人区的描绘,展现了对传统与当代艺术转型的深刻理解。张渝的评论尖锐而精彩,其对艺术史的见解具有突破性。建议将研究深化,可能发展为专著,进一步探讨陕西山水画家的贡献,特别是对青年画家的推介是一个很重要的未来工作。
陕西国画院副研究员蔡亚红
蔡亚红以《长安画派和新金陵画派——从两个画派的交流对比中浅析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为题,阐述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画在传统笔墨语言与新时代主题结合上取得的成就,以及长安画派与新金陵画派形成的渊源,他们如何通过深入生活和学习传统,共同引领了中国画发展的新方向。她分析了石鲁和傅抱石作为两个画派精神领袖的艺术探索路径,以及两派在作品形式的创造上、形式与内容的结合上等不同方面的具体表现。蔡亚红认为,两派的成功在于创造性地发展了传统,将时代精神赋予在新的笔墨语言中,并在主题性美术创作中实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为未来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参考。
殷双喜点评道:感谢蔡亚红女士的发言。蔡老师的研究跳出了长安画派的传统研究思路,将长安画派和新金陵画派进行比较研究,揭示了两个画派在同一年前后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陈列馆举办的展览,这在当时是美协的展览馆,尚未被中国美术馆取代。长安画派是从无到有,而新金陵画派有传统金陵画派的底蕴,蔡老师对新金陵画派的研究深度有待加强。石鲁等画家强调主观性,作为革命画家,其个性强烈,对现实的提炼和超越是艺术创新的精神来源,体现了“心外无物”的理念。蔡老师提到新金陵画派注重技法承袭,而长安画派因表现新内容,特别是革命圣地,要求新的形式,这一点很深刻。石鲁对“一手伸向传统”的重视,实际上是对传统艺术语言和技法形式的记录、提升和创造性表达。比较研究应避免陷入对立局面,新金陵画派和长安画派在写生、题材、技法和地方性上的认识,期待作者更深入的展开和讨论。这个选题和论文非常好,通过比较研究,使我们对新中国画转型有了切身感受。非常好,谢谢蔡老师。
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韩劲松
韩劲松以《山水画中的人》为题,深入探讨了山水画中人物的角色与意义,指出人物不仅是视觉元素,更是联接人类身体经验与审美情感的中介。他分析了从古典到现代山水画中人物的变化,如何从北宋的客观性表现到南宋的主观性表达,再到现代山水画中人物与自然关系的新型构建。韩劲松强调,人物在山水画中的作用远超过装饰,它们承载着点题、情境营造、空间引导等多重功能,是自然山水精神价值的体现。他提出,现代山水画应重建包容性的山水世界,融合主观精神与现实叙事,塑造当代山水与人互动的新图景。
程征点评道:韩劲松先生的发言深入探讨了山水画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揭示了其中蕴含的复杂矛盾。他首先从中国传统山水画中归纳出人与山水的多种关系,这些关系不仅是艺术表现,也反映了文化理念。其次,他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分析陕西近现代山水画中人与山水的互动,指出了“人迹”与“无人区”的对立。韩劲松通过历史案例,如韩休墓壁画和崔振宽的宝塔山,展示了山水画从人物画中独立出来的历程,以及现代画家如何通过减少人物比例来强调自然。他还提到赵望云的作品,展示了人物从民间疾苦的描绘转向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转变。韩劲松的发言不仅捕捉了山水画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问题,也为我们提供了对这一关系的深刻启示。
西安美术学院史论系副教授吴克军
吴克军在《赵望云“农民意象”的建构策略与意义生成》中,深入探讨了赵望云如何通过艺术创作抽象并表现了时代性的“中国农民”形象。文章指出,赵望云的农民意象不仅勾画了一个时代一个阶层的剪影,而且将农民题材从边缘提升为主流,这是他史学和艺术上的重要贡献。通过对赵望云不同历史时期作品中农民形象的检视,文章揭示了其在视角、元素群、组合、运作等图像策略上的特点,以及这些意象所涉及的背景、形式、语义、风格和精神等复杂的美学指征。吴克军强调,赵望云的农民意象建构策略实则为表征,通过修辞手法将对象符号化,使其在观者的认同中显现出意义。赵望云的农民意象以其题材内容和表现形式,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努力,开创了写生与创作一体化的模式,发明了图式的弹性结构法,对中国农民题材的表现产生了深远影响。
程征点评道:吴克军对赵望云先生的研究深入,特别是他对于“农民问题”的独到见解。赵望云的农民画不同于传统,他的视角不是居高临下的悯农,而是以农民出身的普罗立场,展现了一种乡土朴素之美,这在中国画大师中极为罕见。吴克军强调了赵望云作品中的平民艺术特质,这种朴素美是延安时期美术版画年画的典型代表。赵望云的乡土性和对农民的深刻同情,使他的绘画成为中国农民命运的写照。张立柱曾言,“中国农民的命运基本上就是中国的命运”,这句话深刻揭示了赵望云作品的核心。感谢吴克军的精彩阐述。
北京建筑大学副教授仝朝晖
仝朝晖在《论陕西当代山水画多元艺术实践的文化学意义》中,探讨了陕西山水画的地域性特征及其文化学意义。他指出,从宋代北方山水画派到20世纪的长安画派,陕西山水画一贯追求对“真”的表达,展现了地域性艺术的典型代表。文章分析了当代陕西山水画画坛去中心化和风格多元化的趋势,认为艺术的地域风格是实践发展的结果,而非先验预设。仝朝晖强调,艺术文化生态的多元化为地域文化的持久性发展提供了契机和原动力,这对于理解和重构陕西文化的整体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程征点评道:感谢仝朝晖先生对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山水画坛的深入分析。他指出,陕西国画院的成立旨在继承和弘扬老长安画派的传统,面对“八五新潮”的冲击,画家们如崔振宽、罗平安等经历了深刻的反思,探讨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自己的道路。仝朝晖先生强调了将理学或思想、思潮与艺术创作关联起来的研究方法,这是非常具体和实际的研究视角。在那个时期,许多画家都在积极探讨和争论,如何面对自己的昨天和明天。杨凌中国画研讨会在这样的背景下促成,全国的专家都在讨论,明确了一些问题。崔振宽先生提供了《传统笔墨的现代价值》的论文,方济众先生也在思考为什么别人的画是画,而他的画是生活。这些思考和探讨,虽然没有完全实现转化,但为后来的艺术变化埋下了伏笔。仝先生关注的艺术现象,陕西的这种状态,也是全国画坛的缩影,那一代人的思想非常活跃,那时候市场还没有出现,所以他们很单纯地思考纯艺术的问题。
第一场学术论坛临近结束的时候,程征老师总结到:
今日的“时代长安——陕西当代中国山水画研究展”在各位的发言和思考中得到了深化。我个人对此展览感触颇深,它是多年来极少数能让我真正内心激动的展览之一。我曾参与过两次类似规模的展览,一次是1997年的“陕西中国画大展”,另一次则是崔振宽、陈国勇等中壮年画家的展览。这两次展览均展示了长安画派的成果,也让我们深感肩负的传承重任。我们是否能够继续这一传统,不仅关系到长安画派,也关系到西安美术学院和陕西国画院等多方力量。理论家刘骁纯先生提出了“乡土表现主义”的概念,而我更倾向于使用“写意主义”或“新写意主义”来定义,这不仅是对我们的鼓舞,也是期待。
今日的展览规模和方式与往昔相似,令人激动。我们得以一窥赵望云、石鲁、何海霞、方济众等老一代画家的风采,也见证了改革开放后崔振宽、陈国勇、罗平安、张振学等中壮年画家的作品,以及更年轻艺术家的创作。这次展览的重要性在于参展者的分量,每位画家都精心挑选了自己的作品,这在陕西是罕见的。王馆长及其团队应对此次展览的辛苦付出感到自豪,这是值得的,陕西需要这样的声音和成果。
郭全忠曾表示,看过那么多展览却心无激动,但今日他不会这么说。这次展览承载着我们的期待和大家的付出,也承载着我们传承长安画派创作旗帜的期待和希望。我对文献图片中对民国早期长安金石书画研究学会的详尽介绍有所保留,这些老先生的作品并不能代表陕西的当下。真正代表陕西的是赵望云,他是近现代山水画的开山鼻祖。央视拍摄的纪录片非常成功,希望大家都能观看,以免误判长安画派。赵望云至今仍然被尘埃掩盖,因此我对吴老师的研究表示全力支持。石鲁也非常了不起,何海霞、方济众等大师也是支撑一个画派的重要人物。
总体而言,陕西省美术博物馆近年来举办的一系列有分量的活动,不仅对社会有所贡献,也是对历史的贡献。这次展览分为四个板块,首先是长安画派,它有两大贡献。赵望云40年代的作品鲜为人知,今日却成为展览的主体,这是展览的一大贡献。还有罗铭,徐悲鸿从海外归来后,徐悲鸿在中央美术学院担任院长,建国初期特别推荐罗铭教授。罗铭、李可染、张仃1956年在南方写生,至今仍是中国画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西安美术学院没有国画系时,请罗先生来教,效果非常好。陈国勇是第二代,最早的苗重安,都是罗铭的学生。这次请来罗铭先生的儿子罗琳先生,我认为是完全正确的,这是早该做的事情,王潇带领他的团队完成了这项任务,我代表自己表示赞扬。
罗铭虽不属于长安画派的具体成员,但他做出了巨大贡献。没有他们打下的基础,哪有第二代?第二代既继承了长安画派的优点,同时也展现了多元性。光说长安画派的后人是不够的,这一代有他们自己的创造,非常重大的创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面貌。长安画派在50年代是否非常突出,水平不低,并且更具有现代性。改革开放新时期新的背景下,仝老师说有一种理论或时代环境在背后支撑着这些面貌的出现,这是一致的。
接下来是60多岁到70岁的石朴等人,他们展现了新的面貌,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有的干脆回归传统,没有活的传统怎么行?如果现在何海霞、陆俨少在,有什么不好,肯定起好的作用。厅长讲“守正”与“创新”的问题,不能只提“创新”,当然要创新,但必须要“守正”。守正是地球,创新是航天员,跑到月球上不回来吗?还要回来。中国不是移民国家,我们的文化不是移民文化,因此要守住,同时要创新,这是辩证关系,不能只说创新。这是我的看法。任何时候都是相互制约、相互推进的,这是我的一种看法。我们涉及的问题很多,总体水准可以,我想还是用刚才重复过的那句话,看这个画展有一点看国展的感觉,谢谢大家。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展览部主任马海欧主持论坛
学术论坛嘉宾合影
责任编辑:郝 伊
微信制作:武博雯
欢迎关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
开放时间:9:00-17:00 (周一闭馆)
微信号:陕西省美术博物馆
微博:@陕西省美术博物馆
官网:www.sxpam.com.cn
乘坐地铁2号线至体育场站下车
乘坐公交12 14 26 31 215 216 224 521
600 603 605 616 701 709 教育专线等
至省体育场站下车
向西走300米到陕西省美术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