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其实真正毁掉一个人的,是无节制的放纵!

体娱   新闻   2024-12-24 21:01   浙江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吧!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时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和挑战,这些诱惑和挑战有时会让我们迷失方向,甚至毁掉我们的未来。
然而,很多时候,毁掉我们的并不是这些外在的因素,而是我们内心的无节制放纵。

“饿鼠效应”源于一个看似简单却极具启发性的科学实验。

1925年,美国科学家麦开将一群老鼠分为两组,一组提供充足的食物,另一组则只提供60%的食物。

结果令人震惊:拥有充足食物的老鼠,其寿命竟然不到1000天,而那些食物受限的老鼠,却皮毛顺滑、活泼好动,普遍活到了2000天以上。

为了验证这一结论的普遍性,麦开又用细菌、苍蝇、鱼等动物进行了实验,结果均一致。

他甚至用人类的近亲——猴子做了试验,结果依然相同。

这一系列实验揭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过度放纵食欲等欲望,会加速机体的衰老,让人更早地走到生命的尽头;而节制欲望,则能带来健康和长寿。

这个实验在心理学中被命名为“饿鼠效应”,它告诉我们,任何事情无节制都是不好的。

过度工作和学习会导致颈椎病和腰病;过度吃喝玩乐则会引发高血糖、体重超标等问题;过度节食则可能导致厌食症等严重后果。

这些例子都说明,过度放纵自己,最终只会伤害到自己。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陷入这种无节制的放纵呢?

这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深层次的情感需求。

我们总会被一些低级的欲望所吸引,比如电子游戏、短视频等,这些欲望具有极大的上瘾性。

当我们沉浸在这些欲望中时,往往会失去对时间的感知,不知不觉中就浪费了大量时间。

而这种上瘾行为的背后,往往是因为我们的某些情感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比如缺乏安全感、亲密关系出现问题或是有不为人知的伤痛回忆。

这些需求让我们不得不借助于具有沉迷特征的外物来暂时转移注意力,从而陷入了无节制的放纵之中。

而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感并不来源于这些短暂的快乐。
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体内有两种与“快乐”相关的神经递质:多巴胺和内啡肽。
多巴胺是通过药物、食物、游戏等方式刺激产生的即时性快感,但这种快感往往只发生在动作产生的一瞬间,很难在回忆中产生同样的快感,因此具有很强的成瘾性。
而内啡肽则是通过长时间的自律活动产生的快乐,比如阅读、跑步等。
内啡肽带来的快乐往往是长期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成瘾性较低。
我们可以通过增加产生内啡肽的行为来平衡多巴胺的产生,从而摆脱对短暂快乐的依赖。
那么,如何避免陷入“饿鼠效应”呢?
关键在于学会节制和自律。
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欲望进行管理和控制,不要让自己陷入无节制的放纵之中。
同时,我们也要直面自己的内心需求,找到那些导致我们上瘾行为的根本原因,并努力满足这些需求。
比如,如果我们发现自己总是熬夜玩手机是因为缺乏休息时间,那么我们就应该调整自己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如果我们发现自己总是通过吃甜品来缓解负面情绪,那么我们就应该学会用更健康的方式来处理情绪,比如运动、冥想等。
我们还可以尝试对事物保持“60%的微饱感”
这种微饱感不仅适用于食物摄入,也适用于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我们不需要追求完美的结果和极致的体验,而是要学会在适度的范围内满足自己的需求。

比如,在工作上,我们不需要把自己逼得太紧,而是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


在学习上,我们不需要追求过高的分数和排名,而是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


在生活上,我们不需要追求过多的物质享受和社交活动,而是要学会享受平凡而简单的幸福。

“饿鼠效应”告诉我们,无节制的放纵会毁掉一个人的人生。
我们要学会节制和自律,直面自己的内心需求并努力满足它们。
同时,我们也要保持适度的欲望和微饱感,在追求幸福和满足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点亮 星标,分享我对人性的认知,与诸君共勉。
所愿皆所得,所行皆坦途,多喜乐,长安宁。
-The End -
作者-卅卌

 更多好文 

▼▼▼

决定死后不留骨灰不买墓地不求后人祭拜的,大多都是这三种人
拿捏住一个人最狠毒的方式,并不是谈条件画大饼
当一个人轻视你时,只需记住“六尺效应”
小时候没有被照料好,容易导致有这三种性格问题
永远不要对兄弟姐妹的后代太好|人际关系分层理论



天涯神贴收录合集
500+天涯神贴绝版合集大全,包含【蓬莱鬼话】、【股市楼市】、【经济预测】、【人在江湖】、【煮酒论史】、【成长箴言】、【蓬莱鬼话】、【玄幻灵异】、【中医命理】更大版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