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守戏剧谷,张国立的“桃花缘”与“桃花源”

乐活   2024-07-24 10:58   江苏  

二十年,桃花缘

作为龙马社的创始人之一,邹静之在二十多年前创作了《我爱桃花》。剧本完成后不久,张国立就成为了首批读者,还在第一时间将电影版权购买了下来。



“有的戏是悲剧,有的戏是喜剧,有的戏是正剧,但《我爱桃花》这个戏你无法定调,它有悲,有喜,有荒诞,也有合理。”早在1983年就曾站上话剧舞台,并曾荣获过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项的张国立,对于话剧艺术不仅有“执念”,更有着自己独特的判断。“这个剧本太经典了,就像一个富矿,怎么也挖不完。”

事实证明,自2003年首演以来,《我爱桃花》已经被不同班底排演成不同版本演出近3000场。其中,作为一个“作家剧社”,也作为邹静之的“大本营”,龙马社在创作中更是把剧本中的文本魅力进行了放大。而由张国立担任导演的龙马社版更是将文本与舞台进行了更紧密的结合,张国立本人也终于在与本剧初逢后的二十年,完成了自己的心愿。


小剧场:《我爱桃花》的根据地

《我爱桃花》讲的是一个“会错了意”的故事,原型来自于明代拟话本小说《型世言》中的一段故事。而本剧的特色之一,便是打破了叙事空间和维度,分别从古今两个时空以及从张妻、冯燕、张婴三个人的角度来拆解这段“会错了意”的故事。

根据邹静之的创作手记记载,在剧本创作的过程中,他曾与本剧的首演导演任鸣(前北京人艺院长)多次讨论,任鸣提出了创新的“三维”概念,也就是在“古今”的维度上再加一个维度。最终,邹静之六易其稿,期间甚至将已有故事“推倒重来”,最终才完成了剧本创作。

就是这样一出极具创新并且带有些实验意味的剧目,自然而然也就更适合在小剧场上演:小剧场的规模和氛围为《我爱桃花》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展示平台,使其复杂的叙事结构得以在更亲密、更集中的空间中得到呈现。在小剧场中,《我爱桃花》创新性的叙事手法不仅能被观众更好地理解,而且能够加强观众对角色情感的共鸣,使得每一个情感波动都能触及观众的心弦。



《我爱桃花》由此成为了中国小剧场话剧的代表作之一。



张国立的“桃花源”

中国的小剧场任务有三,一是戏剧普及,二是为戏剧家提供实验阵地,三是改编更多经典名著。

《我爱桃花》在小剧场的成功,对于上述“任务”可以算是提交了一份相当圆满的答卷。而受到《我爱桃花》的启发,张国立也将小剧场视作了自己的“桃花源”,“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剧场”也由此成为了张国立给自己布置的新任务。



如今,经过张国立与龙马社的严密考察与精心设计,拥有一座小剧场、一座室外剧场的长守戏剧谷即将揭开大幕,对于已经从艺逾50年的张国立来说,这不仅是圆梦,更是新的开始:作为大半辈子一直在不同角色中穿梭的“老戏骨”,张国立对于戏剧的热爱依旧不减当年,而更重要的是,除了在舞台上倾情演出,张国立更希望能够以长守戏剧谷为根据地,进一步推动戏剧的创新与发展。






当然,长守戏剧谷也希望为所有来访者提供一个远离日常纷扰的精神栖息地。在这里,你可以通过戏剧舞台、历经百年沧桑的老屋、马峦山的青山绿水洞察世界的多彩,也可以静下心来,凝视时间的流动,聆听内心深处的声音。

我们希望每一位踏入长守戏剧谷的朋友,都能在这片充满艺术和梦想的土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桃花源。






8月7日-8月18日

龙马社长守戏剧公社

好戏登场,好友相聚









戏 剧 精 选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精选推送


三联深度专访|龙马社十五周年全历程回顾

窝头会馆》深圳站圆满收官|龙马腾云,开启新征程

“只要希望还在,一切皆有可能。”|《肖申克的救赎》中文版成功首发





ABOUT

关于



由著名编剧邹静之、刘恒、万方共同发起并创立于2008年的【中国最具原创精神的作家剧社】。15年来,龙马社从戏剧内容出品拓宽至戏剧场域运营,始终践行着“戏剧传递美好”的品牌文化。




THEATRICAL FIELD

戏剧场域




MORE FOLLOW

更多关注


搜索 公众号/微博/小红书/抖音

龙马社
由著名编剧邹静之、刘恒、万方共同发起,著名演员张国立担任艺术总监的【具有原创精神的作家剧社】。15年来,龙马社从戏剧内容出品拓宽至戏剧场域运营,始终践行着“戏剧传递美好”的品牌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