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史拼图:会开“谢尔曼”的日寇王牌,是吹还是真实存在?

百科   2024-10-13 15:03   陕西  

【原创不易,笔者水平有限,还请多多赐教,互相学习进步】


在艺电公司发行的知名网游《战地5》中,硫磺岛一直都被视为是一张热门的竞技性地图

在艺电公司的官方解说里,这是“一场孤注一掷的冲突,除了有开阔的黑沙滩以及雄伟的折钵山隧道等近距离环境外,登陆舰艇、飞机、坦克,应有尽有。在这张高动态的地图上,将敌人击退至最后防线,或是挡住无情的进攻。”

▲从四个方面:即电影、概念艺术、游戏实照以及美国海军官方档案中节选出的硫磺岛照片。电影则是截取了2006年上映的《硫磺岛家书》的剧照以作比较


而对美日双方而言,历史上的硫磺岛亦是现实般的“绞肉机”

仅从伤亡数据来看,美军付出了阵亡6821人,负伤21865人的代价,歼灭日军22703人,俘敌1083人,也是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首次伤亡超过日军的战例。仅在这一个23.73平方公里的小岛上,就颁发了27枚荣誉勋章。超过了美国海军陆战队官兵在二战获得荣誉勋章总数的1/4。

不过,本文的主角并不是要说美军,而是一个所谓的“日本王牌反坦克步兵”的故事。

根据王法老师所编著的《挡车之螳:二战中的日军反坦克战》一书记载,在硫磺岛362C高地的战斗中,日军少尉大谷道夫首先使用爆破炸药,炸瘫了美军2辆M4中型坦克后,钻进其中1辆坦克,操作坦克炮与其它美军坦克对射,并在此取得了击毁1辆美军坦克的战果。书中将此人记录为“步兵”


▲大谷道夫少尉,有关其资料甚少,结局亦是不详

▲西竹一(1902-1945),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马术比赛金牌得主,1945年硫磺岛战役时任第109师团第26战车联队指挥官,其最后死亡时刻、方式不明确,目前主流有举枪自尽说和突围战死说两中


但与笔者查证的相关文献不同,大谷道夫隶属于日军第26战车联队的一辆九七式中战车改型车长。在硫磺岛战役发起前,第26战车联队尚有11辆九七式中战车以及12辆九五式轻战车。这11辆九七式中战车里,只有3辆是装备了47毫米坦克炮的改型,其余的均为老式的57毫米坦克炮。

身为联队长的西竹一,本想等着从本土运来的一批援军重整编制。但在1944年7月18日,装有九七改中战车的运输船遭美军潜艇“科比亚号”击沉,使得西竹一无法获取更多后援,只能使用现有的这23辆坦克作战。

西竹一也清楚,在美军强大的海陆空三军攻势下,自己手里的这些“铁皮罐头”很难发挥出作用。因此决定,将这些坦克作为硫磺岛崎岖地形中的固定火力点使用。它们的薄弱装甲虽无法与美军的M4“谢尔曼”坦克匹敌,但在适当的地形掩护下,这些坦克的车载火炮、机枪仍能对其步兵构成威胁。坦克被分散布置在岛上的各个位置,以伏击向内陆推进的美军。

1945年2月19日,硫磺岛战役正式打响。

▲由日本模型厂商Fine Molds发行的九五式轻战车模型封绘,反映的是其在东南亚战场与己方八九式中战车“所向披靡”的艺术场面。在封绘的左上方还有第26战车联队部署于硫磺岛时的涂装样式


陆战队第4坦克营的战斗报告称,己方坦克一踏上滩头便遭到了顽强的抵抗,但仅用了4天,陆战队员便控制了硫磺岛的主要制高点——折钵山,并在岛上建立了重要的立足点。

而当时的日军则跻身于各处的地下隧道中,等待美军进一步推进后发动伏击。美军还部署了两栖登陆车(LVT)和M4A2型的“谢尔曼”坦克来支援向前推进的陆战队员。然而,由于坦克在岛上过于显眼,为了减少损失,陆战队员们往往只能徒步推进。这导致了连队指挥官和坦克指挥官之间的内讧。因此,美军的大部分坦克转向了北部的机场区域,并未依赖步兵扫雷。

“谢尔曼”坦克的乘员们通力协作,向内陆推进。由于硫磺岛上缺少工兵,往往需要坦克兵冒着弹雨炮火,冒险下车侦察崎岖的地形,判断是否可以通过。这一点,在2月20日与日军第26战车联队的遭遇战时尤为明显:当时,一个陆战团的士兵正在己方一个坦克连的支援下,对382高地的日军阵地发起进攻。守卫此地的日军得到己方“坦克碉堡”的火力支援,一时间士气大涨。双方一直打到27日,最终美军拿下了高地。

▲一辆被美军陆战队员摧毁的九七改中战车,摄于382高地上

▲部署在382高地上的九七改中战车,下方亦同

▲其实在此前的塞班岛战役中,日军就有将坦克半埋入地下,充当“火力碉堡”的战斗记录。

仅此一战,美军就付出了8辆M4A2“谢尔曼”坦克,另有4辆受损。第26战车联队的战损未知,但部署在382高地上的坦克无一幸免。少数逃出战场的坦克和乘员向北退至362c高地。就在第26战车联队主力大部撤离时,仍有一个车组决定留守,驻守一个洞穴以伏击继续推进的美军。

2月28日,美军遭到了九七式中战车的袭击。虽出乎意料,但坦克并未对美军构成太大威胁,因为对方迅速用火箭筒消灭了这些碍事的“铁皮罐头”。

382号高地防御作战失败后,第26战车联队的残部集结到362c高地。这也是日军硫磺岛上最后的防御阵地之一。此时,岛上仅存两辆坦克,西竹一中佐也已身亡。美军暂时停止了战斗,部队得以休整,并补充了物资和援兵。

第21海军陆战团和第4坦克营被命令对日军发起最后一次进攻,攻占362c高地。当时的美军已经成功占领了岛上的大部分区域,仅剩下少量日军残部。然而,残存的日军知道他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守住该岛。

3月6日,对362c高地的战斗打响了。第21陆战团计划对高地召唤舰炮支援,试图用轰炸将日军吓出防御阵地。第一次炮击于上午8时45分开始,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当炮击停止后,日军立即开始向进攻的陆战队员还以颜色。由于己方步兵进展缓慢,第21陆战团请求第4坦克营前来增援。中午时分,三辆M4A2谢尔曼坦克前去攻击日军阵地。

▲使用喷火坦克扫荡日军洞穴的陆战队官兵

▲美军第4坦克营在硫磺岛战后的作战报告。大意为:坦克成了吸引迫击炮火的“活靶子”。步兵指挥官,特别是连长,不喜欢坦克在他们周围。一种命令的冲突常有发生,即营长命令支援其部队的坦克向某一地点前进,而地面上的步兵连长则命令坦克撤退。

在坦克攻击区域作战的步兵单位,对标定目标的情况并不好。因为坦克几乎是“聋的”,而且视野有限,它必须依赖支援的步兵部队来指示目标。坦克呆在前线寻找目标的过程中白白浪费了不少时间。

而在地形复杂的区域,坦克并不依赖步兵来保护它们,而是以纵队阵型相互掩护。


当时残存的日军已经濒临崩溃,幸存的部队也没有足够的武器来抵御即将到来的“谢尔曼”坦克。此时,第26战车联队在高地上仅存一辆九七改中战车。除车长大谷道夫少尉外,乘员非死即伤。但他仍设法躲过了美军的炮击。只是,此时的大谷道夫既没有多少弹药,车也动不了,只能独自面对这三辆来袭“谢尔曼”坦克

当“谢尔曼”坦克向前推进时,大谷道夫将它们锁定在视野中。他的九七改隐蔽在碎石中,成功用47毫米反坦克炮在距离阵地100米处击毁了一辆“谢尔曼”坦克。随后,大谷道夫向第二辆谢尔曼坦克开火,但由于射击角度问题,未能有效摧毁目标。不过,连遭数炮轰击的第二辆“谢尔曼”坦克乘员慌了神,只能弃车逃生。此时,大谷的坦克火炮也因连续射击而出现故障,无法击发。令战友们震惊的是,大谷没有选择撤退,而是跳出座车,向他刚刚攻击的第二辆“谢尔曼”坦克冲去,最后成功爬上了坦克。

由于第二辆谢尔曼坦克内已无乘员,大谷抓住机会进入炮手位置,并开始对第三辆谢尔曼坦克开火。根据第4坦克营的报告,由于谢尔曼坦克处于盲区,视野有限,大谷道夫并无遭到任何反击。他成功用75毫米炮摧毁了最后一辆谢尔曼坦克。此时,美军步兵已进入战场,再次进攻日军阵地。在战友们的火力掩护下,大谷道夫成功撤出坦克,回到了安全区域。

▲第21陆战团1营的官兵正在肃清位于362c高地上的日军残兵,据称照片最左侧的那辆“谢尔曼”坦克,就是大谷少尉缴获使用的那辆

▲硫磺岛战役期间,一辆遭日军击毁的美军M4A3“谢尔曼”坦克,隶属第5坦克营

大谷的行动,不仅鼓舞了残存日军的士气,还迫使第21陆战团重新规划进攻路线。最终,陆战队指挥官决定在夜间对高地发动进攻,这是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少见的行动。3月6日午夜,第21陆战团的进攻取得了成功,大多数日本士兵因不相信美军会在夜间进攻而在睡梦中猝不及防。意识到美军的行动后,日军立即与美军步兵展开交火,竭力保卫高地。这次夜袭非常成功,战至3月7日黎明时分,日军的枪声已逐渐稀疏了下来,胜利的天平已然倒向了美军。

3月9日,第21陆战团成功从日军手中夺下了362c高地。据统计,仅此战役,美军就付出了800多人伤亡的代价。在其战斗报告中还列出了4名失踪人员,可能就是遭到大谷道夫袭击的第三辆“谢尔曼”乘员。

362c高地战役后,硫磺岛的守军已然被分割为北、东两块,无法相互支援,覆灭也只是时间问题。

3月26日,美军官方宣称夺下硫磺岛。而侥幸生还的日兵也在美军的劝降下走出隐蔽所,举手投降。大谷道夫少尉便是其中之一,战后还回到了日本本土。

▲据称是当年大谷少尉缴获使用的那辆“谢尔曼”坦克,如今已变成硫磺岛上的一处旅游景点

而根据美国海军陆战队惠特曼·巴特利中校所编著的《硫磺岛:两栖登陆史诗》一书的记载,大谷道夫的战绩“似乎”是可以被确认的,只是硬要凑的话,也只有1辆。

1945年3月6日上午9时,陆战第3师21团1营的官兵穿过3营阵地,协助友邻的9团及陆战4师战友突破了日军在362c高地上防线,尽管在战前,海军的舰炮、陆战队的炮兵已经进行了猛烈的火力准备,但第21陆战团2营还是遭到了来自正面、左翼的猛烈射击,攻势一度陷入停滞。而己方坦克也不得不在布满地雷和反坦克炮火的崎岖路面上艰难前进。

当时前来的是陆战第3师3营C连的3辆“谢尔曼”坦克。其中2辆M4A2中雷导致履带损毁,乘员逃生;另有1辆“谢尔曼”坦克遭到日军的47毫米反坦克炮袭击,3名乘员阵亡。此战中,另有3人负伤。

据统计,在整个硫磺岛战役中,美军共投入了150辆M4A2、M4A3型“谢尔曼”坦克,有30%因遭日军彻底摧毁而无法修复。以第4坦克营为例,该营在硫磺岛战役初期尚有56辆各型坦克,其中就有38辆被拖回自行维修,11辆彻底摧毁,完好无损的只有7辆。

▲在一处日军火力掩体前展示缴获“日之丸”旗的陆战队员,摄于1945年的硫磺岛战役


正如《挡车之螳》一书所述,这个战例本就存在诸多疑点。首先,日军从未缴获过美军的M4坦克,不了解其构造;其次,进入“谢尔曼”坦克后,这个日军少尉需要做以下四个步骤:独自完成旋转坦克炮塔,调整火炮水平、俯仰角度进行瞄准,然后是装填弹药,最后开火。此人是如何对陌生武器“上手即用”?最后,M4坦克的标准弹药配比是70%榴弹、20%穿甲弹以及10%白磷烟雾弹,这个少尉是怎么认清弹种的?

欢迎来评~我们将会抽取一名幸运粉丝的留言,免费赠阅图书一本~

▲前段时间,笔者在重看《功勋》一剧时,同样发现了个“神剧”般的剧情:身为解放战士的罗有财,只是凭着自己当年“蹭学”坦克的经验,居然能轻松驾驶起美军的“潘兴”坦克,同样能完成“一人瞄准、装填、开炮”的“王牌操作”,在笔者看来,属实是一大败笔。这一点有机会本号会做个专题来讲一讲。


本文使用的参考资料:

  1. https://sensha-manual.blogspot.com/2017/06/through-gauntlet.html

  2. 《挡车之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日军反坦克战》

  3. 《日本的步兵火器》

  4. wiki

战史堂
推送高质量军事战史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