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御用方的“温和版”八珍粉,温和补脾,养好脾胃

健康   2024-11-16 06:01   广东  

八珍粉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它是乾隆皇帝最爱的小甜点——八珍糕的原料,之前,我们依照古方八珍糕的方子,为大家分享过一款元气八珍粉。


上架这些年,一直陆陆续续的收到了不少反馈↓



也有很多关于八珍粉的建议,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希望我们可以出一款“温和版”的八珍粉,不管是孕妈妈、哺乳期妈妈,还是小孩子都可以吃。


所以,我们特地对八珍粉做了一次升级,用五指毛桃取代了人参,让八珍粉更加平和的同时,还能保留它补气的作用,人人都能吃。


八珍粉

源自御用方,自然食材搭配

谷物香气宜人,口感细腻

微甜不腻,脾胃虚弱适用

温柔呵护,喝完胃里暖暖的

点击图片可购买


补脾气

是八珍粉最核心的作用



八珍粉,最早是明代医家陈实功为皇子们开的食疗方,主要调养的是饮食不节导致的脾胃虚弱。


后来流传到清宫,御医们发现它调理脾虚的效果,几乎达到了百发百中的地步,所以称它为“医中正道”,是日常都可以吃的养脾小食方。



我在研究八珍粉时发现,它几乎可以算的上养脾胃的“万用方”,有补脾气+健脾止泻+祛湿3重功效,针对的都是脾胃非常容易遇到的问题↓↓↓


  • 吃一点就胀气;没力气;不是虚胖就是过瘦;面色黄←典型的脾气虚,需要补脾气。

  • 吃什么拉什么;吃点油腻,大便次数就变多;大便稀。←需要健脾止泻。

  • 脾虚久了,有湿气;四肢水肿。←需要及时祛湿,避免湿气困住脾胃,脾虚加重。



而在八珍粉这么多功效里,最重要的就是补脾气,因为它可以提高、恢复脾胃最核心的能力——运化。


运化,指的是运化水谷,它一方面可以把食物转化为好的营养物质,传输到全身,滋养脏腑,另一方面还能把食物产生的各种垃圾、浊气,变为汗液、尿液排出体外。


可以说,一个人身体健康与否,都依赖于脾胃这个能力。



我们再反过来看,八珍粉的原方中,是哪一味食材起到这个作用的呢?主要就是党参。


党参有补脾气的作用,但是它偏走表,不调根本,需要坚持很长时间,才能有一些效果。


这也是为什么在做初版八珍粉时,我们选择用人参替代党参的原因。人参大补元气,可以真正补养到脏腑,调到脾气的根。



所以在对八珍粉进行升级的时候,我们也希望坚持这个原则,在保证配方温和度的同时,可以更大限度保留补脾气的作用。


研究了很多食材后,我们最终选择了五指毛桃。


“南芪”五指毛桃

补脾气,还能祛湿



五指毛桃是岭南地区常用的食材,《中华本草》称它“主脾虚浮肿,食少无力”,有补脾气的作用,效果几乎等同于黄芪,因此还有“南芪”的称呼。



但它比起黄芪更温和,没有那么温燥,吃了以后也不容易上火。


像国医大师邓铁涛很喜欢用五指毛桃来调理重症肌无力,也就是很严重的脾虚状态,效果很不错。



不止如此,五指毛桃还有一定祛湿的作用,可以通过促进脾胃生发的功能,来帮助气血运行,达到化湿的效果。


因为脾虚的人,时间长了,或多或少体内都会有湿气,很容易困厄住脾胃。这时候不想着先清理湿气这个障碍,而是直接补脾气,很容易导致脾胃这辆小车在原地打转,摩擦生热,出现“上火”的情况。



所以在八珍粉里添加一些五指毛桃,也是希望可以提升八珍粉本身祛湿的作用,这样对于有一点湿气、但不严重的朋友来说,补脾气的同时也不容易上火。


但因为八珍粉本身主要调养的还是脾虚情况,如果你的湿气比较重,建议还是搭配祛湿茶,先清湿气再补脾气,养脾胃的效果更好~


八珍粉

源自御用方,自然食材搭配

谷物香气宜人,口感细腻

微甜不腻,脾胃虚弱适用

温柔呵护,喝完胃里暖暖的

点击图片可购买↓


低温烘焙+低聚异麦芽糖

让八珍粉更温和




除此之外,为了让八珍粉的效力更加温和,这次,我们还对八珍粉的制作工艺进行了一定调整,用低温烘焙的方式替代了之前的高温膨化。



它对淀粉类的食物特别好。因为烘炒的时候用到的温度不高,大多都在100℃一下,所以不仅不会因为高温破坏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还能最大程度还原食材原本的味道,会让八珍粉吃起来有一股子“原滋原味”的气质。



而且这种烘炒的方式,因为受热没有那么猛,相对于高温烘炒,不会那么燥热,进入身体后可以减少对津液的消耗,吃起来也更加不容易上火了。



另外,八珍粉内我们还添加了一些低聚异麦芽糖,它是一种代糖。因为甜度适中,热量也比较低,进入身体之后,很难被胃酶消化,基本上很难增加血糖血脂,糖尿病人也可以吃。


不仅如此,现代医学还认为,它是一种“益生菌燃料”,可以调节肠道环境,非常健康,辅助八珍粉可以提升它健脾的作用。



八珍粉

源自御用方,自然食材搭配

谷物香气宜人,口感细腻

微甜不腻,脾胃虚弱适用

温柔呵护,喝完胃里暖暖的

点击图片可购买↓


以上为广告推广

面诊手诊舌诊脉诊
凡看病,望为先;精气神,很重要;观察神、色、形、态、舌象、络脉、皮肤、五官九窍知健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