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距离立冬到来已经很近了,虽然气温还没降至冰点,但夜间温度只有两三度。
这时候要特别注意对身体的保养,尤其是有各种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比如慢性鼻炎、老寒腿、高血压、失眠等等。
随着气温降低,这些慢性病都会重新加重,因为小爆老师提醒大家:明日寒露,这2件事一定要停止了!比吃东西进补还重要!及时通知家人。
寒露节气的养生顺口溜
咱们民间很多老祖宗的经验,是通过顺口溜的形式传承下来的,关于寒露,就有这么一句话:寒露到,不露腿,三保暖,顺天意;七点后,不进食,喝足水,防脑梗。
那咱们围绕这句顺口溜,说说寒露节气的养生两个原则:不露腿和不进食。
年轻人可能不能理解,“老寒腿”究竟有多折磨人!俗话说:老寒腿、老寒腿,天气越寒腿越疼!家里有位90多岁的长辈,夏天都要穿着秋裤和护膝,稍微被风吹着一点,腿就酸疼一宿。更不要说到秋冬降温之后,在室内也要裹上好几层棉裤,每天酸痛难忍真是折磨人。所以说:寒露之后不露腿!不管老年人还是年轻人,这时候要额外注意对膝关节和脚裸的保暖,避免老寒腿提早发病。这里说的“不进食”,并非不让你吃晚饭,而是说晚上7点之后,不要再吃东西了。因为寒露养生,重在收敛,有数据统计:对于高血压患者,晚上7点之后,如果还吃大量食物。夜间血压升高的比例,比不吃东西的人,要高2.8倍!咱们中老年人普遍存在高血压的情况,降温后本身就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这时候还是不要在7点后进食了。寒露节气之后,气温逐渐降低,空气干燥,这会加剧人体的水分流失。而中老年人由于身体各项功能逐渐下降,对水分的代谢能力也会减弱,因此他们要特别注意多喝水。秋季干燥的空气会加速皮肤表面水分的蒸发,导致皮肤干燥、粗糙甚至出现皲裂。中老年人的皮肤相对薄弱,皮肤的水分代谢也比年轻人慢,所以对其而言,补充足够的水分是维持皮肤健康的必要措施。血液中的水分含量足够且稳定,可以帮助维持血液的稀薄度,保持血液流动的顺畅。而血液黏稠度高会增加心脏负担,容易导致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问题。每天饮水量的建议是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活动强度来调节。一般来说,每天饮水量要保持在1500毫升以上,甚至可以适当增加。同时,饮水要均匀分布在一天各个时间段,避免集中大量饮水,以免给肾脏增加过大的负担。寒露之后,可以多吃些豆类食物来养生,包括红豆、绿豆、黑豆、豇豆、扁豆等等。不同豆类的食疗效果不同,红豆补心血;绿豆可以祛湿、缓解便秘;黑豆蛋白质含量高,利于人体消化和吸收。如果分不清什么豆子,有什么好处,那就直接抓一把,混在一起煮一碗杂豆粥喝,简单省事又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