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展作品介绍|陈弘民:《年夜饭》,2024

文摘   2024-11-13 08:40   广东  


代表作系列群展第3期参展作品:


《年夜饭》,陈弘民,2024


创作背景:‍‍‍‍‍

这张照片来自系列《积善之家》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照片拍摄于我的故乡,安徽和县善厚镇青阳村。 拍摄的契机是一次我与父亲的谈话,他说我对爷爷奶奶,对故乡毫无感情。 回想起来确实是这样,我从来不主动产生一种思乡之情,我对于青阳村也没什么归属感。小时候和爷爷奶奶打电话也要靠父母提醒。我爸说是我从来没有在老家生活过的原因,对家里没什么感情。 确实是这样,我既不在老家出生,也不在老家长大(我出生长大于山东青岛),对与老家的记忆就是一个放暑假或者过年时要回去的一个小村子。高中几年因为学习的原因,几乎也没什么机会回到那个小村子里去。 

上了大学之后,出于某种愧疚和责任感,我在老家待了很长时间,我逐渐发现自己的身上存在着一种很矛盾的身份认同。 因为我跟着我的父母接触到的人几乎都是来自于安徽的老乡,他们在青岛为我提供了一种“结界”,让我的在青岛生活时,始终认为自己应该是一个(青阳)村里人。我认为我热爱着那片陌生的乡土,但当我来到青阳村生活时,却产生了心理上的“水土不服”,我可以吃得下那里的饭,我也乐于去吃,但是我从来没有感觉自己在那里有自己的位置。如果抛开我的家族,那里不会有人认得我,我始终像是一个外来人,乡里乡亲总把我当做城里来的小孩。这点我在我的堂哥身上找到了印证,他在青阳出生,和爷爷奶奶,和这个村子一起生活了八年,与他一起回到村子里时,人们认得他,知道他,他在那里有同学,有发小,有幼年时埋下的“根脉”,而我只是“吉勇(我父亲的名字)家的孩子”。 于是我对我的乡情产生了怀疑,于是我对我的乡情产生了怀疑,我是“无根的一代”,我对于家乡的特殊情感,是否只是我摇摆不定的自我认知的副产品?我爱的究竟是是这片真实的土地,血脉相连的亲人,还是只是无法融入城市生活的边缘人自我取暖的借口呢? 为了在这个故乡里从头塑造一个“自己”,我找了一些老照片,拍了一些新照片。



陈弘民,男,就读于四川传媒学院摄影专业,2002年出生于山东青岛,故乡安徽和县。希望通过摄影作为语法,用图片作为统合思想的桥梁,回答一些关于个人和世界的问题。我以自己为出发点,渴望寻找到我所在的群体的问题的根性,并以图片的方式表现出来。


#相关资料

阈限|代表作系列群展第1期展览现场回顾

界象|代表作系列群展第2期展览现场回顾

复调|代表作系列群展第3期展览现场回顾

显影|代表作系列群展第4期展览现场回顾

交叠|代表作系列群展第5期展览现场回顾


OpenCall|代表作系列群展(第6期)招募

春熙照相馆
春熙照相馆是一个以讨论摄影、影像艺术为主要内容的播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