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世界摄影史
作者:戴菲
尺寸:185mm×260mm
页码:232页
装帧:平装
出版时间:2024年10月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新书上市 扫码购买
关于《世界摄影史》的读后感
文 | tasi
最初,从春熙这里看到了《世界摄影史》一书的书评写作者征集,作为一个摄影文化的研究者,近些年,自己在摄影史领域也多少有些涉猎,于是,抱着学习和借鉴的想法开始看书。众所周知,研究摄影史是一个艰巨的工程,尤其是在中国做世界摄影史的研究,这更具有挑战性——我们很难得到第一手的研究资料。所以,很多国内的摄影史研究者都会在国外摄影史研究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再来展开自己的研究。那么,在国内的很多世界摄影史书籍/文章中,我们总会阅读到大量的相同内容。
拿到书的第一感觉是:书比较薄,它一共有232页,作者从8个章节——“摄影的来临”“摄影的应用”“趋于艺术的摄影”“摄影的现代世界”“纪实摄影”“现代摄影的转变”“后现代摄影”“未名的当代摄影”——对世界摄影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讲述。花费了4天的时间,我对整本书进行了仔细的阅读。
“摄影的来临”是整本书的开端,和大部分的摄影史书籍相似,作者也较为简略地介绍了摄影术的发明、改进以及传播的过程。其中,比较有趣的一点是:作者在这里便将摄影术跟资本主义殖民进行了联系——“……这种传播也需要一分为二的看待。摄影术在法、英面世之后,迅捷传播至欧洲全境和北美大陆,同样也传播到了中东、亚洲、美洲及非洲。摄影术在非西方世界中的传播,是伴随着殖民行径的。”“摄影术在西方世界中的传播是一种技术上的进步、艺术上的追求,在平等、对话的氛围内展开;而摄影术在非西方世界中的传播,虽未野蛮至极,却是西方资本主义扩张的副产品,它随着殖民者的脚步,进入世界各地,人们或被动或主动地接受了这种全新的视觉工具。”那么,这就为整本书预设了一个基调——将“西方摄影史视角”和“非西方摄影史视角”进行了并列。
而“摄影的应用”是一个比较特别的章节。在《世界摄影史》一书中,作者又将“摄影的应用”这一章节分类为“摄影与城市”“摄影与自然”“摄影与时代”“摄影与艺术”四个小章节。那么,以“摄影与城市”“摄影与时代”这两个小章节为案例——在“摄影与城市”小章节中,作者将其细分为“肖像摄影”和“城市中的其他摄影”两个部分,而在“摄影与时代”小章节里,作者将其细分为“旅行与探险摄影”“战争摄影”以及“其他类型的摄影”三个部分,如果将这两个具体的章节和具体章节的内容做类比,我个人是很难理解这样归类的逻辑是什么?按照既有的思维逻辑讲,“摄影的应用”应该是摄影凭借自身的“记录性”来以介入其他具体学科的方式而产生的具体实践,例如,医学领域里的“医学摄影”、地质领域里的“地质摄影”、商业领域里的“商业摄影”、艺术领域里的“艺术摄影”等等。
在“摄影的应用”之后,作者对于摄影史的写作便逐渐转向于“艺术摄影”的内容之中,于是,“趋于艺术的摄影”“摄影的现代世界”“现代摄影的转变”“后现代摄影”等章节开始陆续出现——“随着摄影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和推厂,从事摄影的人变得愈来愈多。日益增加的摄影师开始在各个领域内活动,由此出现了许多不同形式和种类的摄影。虽然摄影种类五花八门,但是它们都不约而同地涉及美感和审美等内容。”(“趋于艺术的摄影”章节)“这次摄影艺术运动恰逢两次世界大战前后,整个世界处于则烈动荡期,政治、经济、社会等方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们对艺术和艺术家形成较大的冲击,并对艺术世界造成很大的影响。在时代更迭的大潮下,摄影师积极地迎合艺术世界的发展,形成了很多新思想,创作了很多新作品、探索并发现了很多新规律,为摄影创立了套自主的艺术语言和体系,使摄影成功地跻身于艺术之列。”(“摄影的现代世界”)“这一轮新‘纪实摄影’虽然在表面上沿用了传统手法,但是其在内部已经与纪实摄影分道扬镳。处于现代转变期的摄影正在积极地向摄影外围突破,努力与更大的艺术世界融合,不断吸收现代主义时期以来的艺术成果,尝试延续艺术世界的历史逻辑和思想脉络,逐步转变为一种更加艺术化身份的摄影。凡此种种,均为摄影在后现代时期与艺术世界的相互融合做好了准备。”(“现代摄影的转变”)但是,众所周知,作为摄影在艺术领域中具体应用,“艺术摄影”只是摄影里的一个具体部分,它的发展与变化似乎并不能等同于摄影的发展与变化。
“纪实摄影”虽然是一个单独的章节,但在最后,作者依然将其与“艺术摄影”进行了靠拢——“实际上,我们可以将纪实摄影视为一种摄影艺术的表现风格或手法,而不只是将其视为一种单独的摄影类型;同时,纪实摄影紧接在现代主义摄影之后,我们可以认为在摄影内部。纪实摄影是现代主义摄能对于艺术探索的延续,再进一步,我们可以说在现代主义摄能之后,摄影以一种‘纪实化’的艺术方式进行了实际应用与拓展,使艺术在摄影媒介中得以顺畅运行。总之,在整个现代时期,紀实摄影与现代主义摄影携手推动了摄影的艺术发展,并使现代摄影进入新的转换期。”并且,在《世界摄影史》一书中,作者其实还对“纪实摄影”进行了重新的“规范”——“自摄影发明至现代时期,纪实摄影所涉猎的范国非常广。一般而言,只要以真实画面来反映现文世界的照片都能称为纪实摄影。在19世纪中期,那些不经人为干预或处理的照片也都被视为广义上的纪实摄影。若以此来界定,只要使用照相机拍摄完成的照片都可以叫作纪实摄影。显然。这并非一种严格的分类办法。”“换言之,人们认识到摄影可以超越纯艺术的范畴,以真实性的特点融入社会生活中,对社会的思想和意识产生一定的影响。现代意义上的纪实摄影开始逐渐浮现。”但这种规范的逻辑似乎也待商榷。在“纪实摄影”之后,“现代摄影的转变”“后现代摄影”“未名的当代摄影”便都是在“艺术摄影”的脉络中迂回。
那么,回到我自己的摄影史逻辑:最初,摄影是一种绘画的替代品,所以,摄影与绘画之间总是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后来,随着摄影术的发明,也随着资本的助推,摄影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前进,并蔓延至诸多领域之内;而随着摄影的发展,摄影文化就开始逐渐形成;随着摄影文化的形成,摄影便开始成为一种独立的视觉媒介/文化;当摄影成为一种独立的视觉媒介之后,它便开始以一种新的面貌重新与绘画、雕塑、文学等媒介发生交流,由此衍生出自身的新变化——因为这些变化在“艺术摄影”领域中显现得最为明显,所以,在大多数的“世界摄影史”里,人们总会不自觉地扩大“艺术摄影”的意义,但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艺术摄影”之外的摄影似乎才是更重要的存在。在2000年之后,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摄影开始真正地融入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也由此,“影像时代”开始真正来临,“元宇宙”开始初现雏形。此外,众所周知,摄影是一种兼具主观与客观的媒介,那么从摄影史的维度看,其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中也呈现出一种由客观到主观,由群体到个体的渐进趋势。
最后,从具体内容讲,首先,《世界摄影史》一书与当下流行的一些摄影史书籍——内奥未·罗森布拉姆的《世界摄影史》、顾铮的《世界摄影史》、安德烈·冈特尔和米歇尔·普瓦韦尔的《世界摄影艺术史》、朱丽叶·哈金的《摄影通史》等等——有着些许的不同,作者提出了一个比较特殊的视角:将“西方摄影史视角”和“非西方摄影史视角”并列,这在摄影史的领域,应该是一个比较新的观看路径。但是,作者在提出这两种视角的同时,却没有给予充足的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论证,那么,这就形成了一个不均衡——例如,在介绍日本摄影史的时候,只是简略地用了寥寥文字便一笔带过,摄影与日本自身文化的融合并没有显现出来。其次,通读图书之后,我觉得作者将“艺术摄影”作为了摄影的主要内容,于是,整本书也便从“艺术摄影”的发展和变化作为切入点,这就和书名《世界摄影史》有所差异,或者,将其成为《艺术摄影简史》会更加恰当一些,而这,也能够为普通的读者构建出一个合理的阅读预设。
目录
1 摄影的来临010
1.1 摄影术的发明 012
1.2 摄影术的突破 016
1.3 摄影术的传播 019
2 摄影的应用022
2.1 摄影与城市 024
2.2 摄影与自然 035
2.3 摄影与时代 041
2.4 摄影与艺术 052
2.5 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摄影 057
3 趋于艺术的摄影062
3.1 画意摄影的兴起 064
3.2 画意摄影的内涵 068
3.3 画意摄影的转向 072
4 摄影的现代世界076
4.1 欧洲的现代摄影实验 078
4.2 美国的现代主义摄影 088
4.3 西方以外的摄影现代化 095
5 纪实摄影100
5.1 欧洲纪实摄影的兴起 102
5.2 美国纪实摄影的推动 109
5.3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新闻摄影 120
5.4 西方以外的纪实摄影 130
6 现代摄影的转变138
6.1 摄影艺术的新动向 140
6.2 纪实摄影的发展及其他 165
6.3 西方以外的摄影世界 178
7 后现代摄影188
7.1 后现代摄影概述 190
7.2 后现代时期其他摄影的转型 203
7.3 后现代时期西方以外的摄影 215
8 未名的当代摄影220
8.1 后现代以来的当代摄影 222
8.2 当代的中国摄影 227
8.3 当代摄影的展望 230
参考文献232
新书上市 扫码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