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新报•每周背诗】许仲英 | 积阴至盛大雪扬

文摘   2024-12-02 08:04   天津  

               


         积阴至盛大雪扬


                      文/许仲英


小伙伴们好!今天是周一,又到了咱们每周背诵一首新诗的时候了。再过几天就是二十四节气里的大雪节气了,所以这一周咱们要背诵的,就是元稹的《咏廿四气诗·大雪十一月节》。

先来看诗:

积阴成大雪,看处乱霏霏。

玉管鸣寒夜,披书晓绛帷。

黄钟随气改,鷃鸟不鸣时。

何限苍生类,依依惜暮晖。


接下来咱们还是一联一联地慢慢解读。

首联:积阴成大雪,看处乱霏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所谓“积阴”,是说到了这个时令,阴气经过不断地积累已经接近全盛,小雪变成了大雪。放眼四望,天地间一片纷纷扬扬。“阴”指酷寒之气,“霏霏”,形容雨雪很大很密的样子。《诗经 小雅 采薇》里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诗句,元稹的这句“看处乱霏霏”应该就是来自对这一句诗的化用。再比如,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里,也有“淫雨霏霏,连月不开”的字句。

首联这两句,一上来就烘托出一个漫天大雪、飘飘洒洒、银装素裹、天地皆白的大全景。在寒冷的北方,雪,绝对是冬天最鲜明的标志了,同时也是让很多南方人羡慕不已的事儿。比如我现在在海南,前几天物业的一个姑娘跟我聊天儿时问我:“许姨,您见过雪吗?”我笑了:“当然”。她立刻毫不掩饰羡慕地说:“哎呀,那多好呀!不像我,都这么大了,连一片雪花都没见过。”

这一联里,引起我好奇的是第一个词组“积阴”。既然是阴气积累的意思,那么直接说“阴积”就好了嘛,为什么要把这两个字颠倒一个过儿,变成“积”为主“阴”为宾的“积阴”了呢?的确,为了符合平仄要求,格律诗里倒也不乏颠倒使用词组的例子,但这里“阴”和“积”都是平声字,不存在为平仄而颠倒的理由。那么,诗人之所以还是颠倒来用,是不是缘自反复推敲后的选择呢?毕竟,“积阴”对“看处”要比“阴积”对“看处”工整得多也生动得多,读起来更能朗朗上口。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至于有没有道理?愿听各位指教哦。

颔联:玉管鸣寒夜,披书晓绛帷。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如果说上一联是远景镜头的话,那么这一联就是近景镜头了。在这种漫天大雪的天气里,人们都在做什么呢?诗人列举了两种生活场景,一是音乐,一是书卷。这两句意思是说,有人吹奏起了管乐,悠扬沉静的乐声在雪夜里飘荡回响。有人在红色的帷幕下秉烛夜读,通宵达旦,自得其乐。

玉管,本来是一种玉做的乐器,比如安徽长丰出土的玉管就是战国时期的。

但这里所说的“玉管”,应该是指竹制的乐器,比如笙、笛、箫等。所谓“玉”,只是当时很普遍的一种修饰手法,美称而已,比如“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里边的这些“玉”,当然都不是玉哦!说起箫,让我想起苏轼《赤壁赋》里描写箫声的那几句来了:“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披书:“披”这个字,含有打开的意思。“披书”意为开卷、读书或翻阅文书。“披书”的说法并不始于元稹,比如南朝有一通石碑,上面的碑文就有“得性於橘州之间,披书於杏坛之上”的字样。

“绛帷”,本意是指红色帷幕,后来也引申为师门、讲席的敬称。

这一联是一副对子:玉管中的寒夜,绛帷下的夜读,经“鸣”和“晓”这两字一串联,立刻营造出一副生动的画面和好美、好雅、好温馨的意境。这样的意境真的令人神往。对于这样的生活方式,如今的“低头一族”们,不知道会怎么看?

颈联:黄钟随气改,鷃鸟不鸣时。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这一联描述了大雪时节的两种现象。

黄钟:既是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也是十二乐律里的一律。中国人喜欢把这十二律跟十二个月相对应,而黄钟对应的就是大雪之后到冬至之前的这一个月。至于这里说的“随气改”,那是涉及到了古人的一种做法:古代的人们为了预测节气,会把苇膜烧成灰后放到相应的律管里。据说到了某个节气后,律管里的灰就会自动飞出来。比如芒种到了后,蕤宾律管里的灰就飞出来了,大雪到了后,黄钟律管里的灰就飞出来了。准不准我不知道,但“黄钟随气改”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鷃鸟:(yàn,也写作“),是一种体积很小、连一尺高都飞不到的鹑鸟。“鷃鸟不鸣时”这句是对应着大雪三候里的一候鹖鴠hé dàn不鸣”说的。

这一联让我不明白的是,最后一个字为什么是“时”呢?这样一来岂不是不押“霏、帷、晖”这样的“微”韵辙了么?也盼大家指教哦。

尾联:何限苍生类,依依惜暮晖。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其中的“惜”字在古音里是入声字)

何限:这里是多少的意思。大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这一年即将走向尾声,就像一天即将结束时夕阳留下的暮晖一般。所以这一联是在说,面对大雪节气的来临,天地间多少苍生万物,会无限珍惜和依依惜别这一年将尽啊!

其实,大雪时节固然是阴气最盛、气候最冷的季节,但正像“大雪三候”里的另两候所说的那样:“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阴气一旦到了最盛的程度也就面临着盛极而衰了,所以此时的阳气已经开始悄悄萌动,正是“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老虎的“始交”和“荔挺”的萌芽,都说明足够敏感的各种生物已经在第一时间就捕捉到了春的气息。

月有阴晴圆缺,季分春夏秋冬。什么季节就该是什么季节的样子才对。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热烈,秋有秋的殷实,冬有冬的韵味。只要你对生活有足够多的爱,你就会感受到不同季节带来的希望和快乐。在孩子们眼里,大雪天里打打雪仗、堆堆雪人、滑滑雪……都是无穷乐趣。在农人眼里,雪寄托着来年丰收的希望,“冬降雪千片,秋收万担粮”,“瑞雪兆丰年”嘛。而在文人骚客眼里,雪同样带来了诗情画意:“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窗外正风雪,拥炉开酒缸。”……听听、听听,多好的诗句!虽然意境不同、各有千秋,但读来却同样会神清气爽、唇齿留香啊!

除了古人的咏雪佳句,毛泽东主席的《沁园春·雪》同样是我百读不厌的至爱。“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天哪,这是怎样的浪漫!怎样的奔放!怎样的纵横捭阖!怎样的叱咤风云!怎样的磅礴!怎样的胸怀!怎样的豪迈!吟诵这样的诗句,会让你精神不觉大振,周身陡增豪气,视野豁然开阔……

哦,好像有点儿跑题儿了。掰回来掰回来:元稹的这首《咏廿四气诗·大雪十一月节》,咱们今天就解读到这儿。最后重读一遍:

积阴成大雪,看处乱霏霏。

玉管鸣寒夜,披书晓绛帷。

黄钟随气改,鷃鸟不鸣时。

何限苍生类,依依惜暮晖。


好啦,在这新的一周里,让我们背诵起来吧,加油!


战友新报
有情怀的战友文苑 有温度的战友之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