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一轮高校裁员潮来了吗?!

学术   2024-10-23 22:31   陕西  

受全球经济下行、“少子化”危机等影响,不断有新闻报道全球各处高等院校削减预算、关闭部分学院、撤销部分专业和教职的消息。然而,最近的“削减”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残酷。


据《Higher Ed Dive》报道,在秋季学期开始之际,高等教育的裁员潮还在持续。为了应对激烈的学生竞争、不断飙升的成本和收入限制,全球各地的许多公立和私立高校都不得不削减项目和裁员,谋求生存。


据《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消息,10月15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ANU)恳求员工放弃原定于12月的加薪,帮助该大学实现到2025年底削减2.5亿澳元成本(约11.9亿人民币)的目标。据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此前已经宣布裁员50人,预计2024年底和2025年初会有更多裁员,约600多个工作岗位可能在裁员范围内。


这场从2024年初开始的高校裁员风波,还在继续。


多所高校,接连裁员


据不完全统计,仅近期美国就有超过10所高校官宣裁员,持续走低的入学率给大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财政压力,迫使它们不得不采取措施以削减开支,这些高校中包括了一些知名的私立和公立大学——

9月中旬,维滕贝格大学宣布将裁减24个全职教职人员和45个职工。此外,该大学还计划取消五个专业及其相应的辅修课程:音乐、音乐教育、德语、西班牙语和东亚研究以及中文辅修课程。

代顿大学宣布近期将裁减教职人员,正在考虑削减项目。代顿大学表示将不再续签2025-26学年的部分教职员工合同。此前该大学已经通过自然减员和激励措施减少了员工人数,但学校认为还不够。该大学还计划主动将本科生人数缩减10%~15%。

9月,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宣布计划削减10个项目,希望将本科专业总数缩减至约40个。今年6月,该学院宣布计划裁减约5%的员工和教职员工(共计约70个职位),并取消了另外32个空缺职位。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在今年5月提出了自愿买断提议(又名为自愿离职激励计划)。9月,宾州州立大学表示,该校40%的员工和10%的教职人员接受了计划,许多教师已经离职,部分员工会在年底前陆续离开。

8月底,克利夫兰州立大学宣布已经裁员14人,并且预计在学校收购计划获得批准后,裁减更多人员。在今年4月,克利夫兰州立大学已拿出900万美元作为“自愿离职激励计划”,让拥有至少10年工作经验的教职员工可以选择自愿离职。

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8月宣布计划关闭一所下设学院,关闭两个校区,并裁掉32名终身教职人员

西伊利诺伊大学近期宣布将解雇所有8名终身制图书馆工作人员,帮助弥补2200万美元的预算缺口,此前,该校还解雇了52名其他教职员工。

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今年也宣布,至少裁员500人,并大幅削减员工福利,以应对不断上涨的员工和供应成本。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是一所全美顶级的医学院,常年跻身全美医学院排名前十。

此外,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爱默生学院、圣凯瑟琳大学、新罕布什尔大学、皇后学院、扬斯敦州立大学等也相继官宣了不同人数的裁员计划。

与此同时,英国高校也在面临生源不足和资金短缺的难题。5月初,BBC报道称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将削减近200个工作岗位并减少部分课程。

据《泰晤士高等教育报》9月报道,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由于财务困难,突然删除了历史课程,并且临时裁员,导致学生无法上原有的老师教授的课程。目前已被400多名学生计划起诉。该校在今年上半年已经开启了裁员计划,英国大学与学院联盟称,该高校的裁员规模、速度和强度均是前所未有的,19个系中的11个系在9月前进行了裁员。

该联盟的统计数据还显示,目前全英已有50多所大学和学院进行裁员或削减开支,包括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利物浦大学、利兹大学、莱斯特大学、布莱顿大学、牛津布鲁克斯大学等高校。其中,艺术和人文学科受到的影响最严重。

机构调整,减员增效


在国内,许多高校为了提升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已经走在了机构精简、减员增效的路上。

例如,有高校已经连续两年宣布撤并部分内设机构和岗位职数;某985已经启动机构改革,明确减机构、减干部、减管理人员;还有高校明确,“要减员增效,保骨干、保重点,压缩人员经费支出总量,提升人员效能”。

4月底,山西某高校表示,该校顺利完成内设职能机构“三定一聘”工作,根据“总量控制、结构优化、精简高效”原则,对内设机构和岗位资源进行全面规划。该校表示,机构改革后,较“三定”前21个部门实有人员数量减少了18个(缩减编制人员数量8%)


今年2月,一师范大学曾发布《进一步提升资金使用效能具体措施》,其中表示学校要“严格控制新进人员规模,清理整治富余闲散人员,对懒政、怠政、庸政人员调离机关工作岗位……除缺编严重的部门外,机关各部门原则上不得使用编外聘用人员,现有编外聘用人员存量要通过自然减员、调剂等方式逐步压缩”。

目前而言,国内不少高校仍存在机构臃肿的状况。近期,更是有高校传出停办的消息。新生儿数量减少的连锁反应正在教育界逐步蔓延,入学率下降也将逐渐从学前教育向中小学教育及大学蔓延。可以预见的是,生源的减少将给高校带来巨大挑战,影响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才的培养规模与质量等。大学亟需进行结构性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曾表示,“我国高等教育逐步到达普及状态,未来对高校学位的总体需求将减少,对于不少学校而言,生源危机将逐步来临,部分高校未来将面临被撤销的命运”。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在变化的浪潮中找到合适的方向,提升自身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可能出现的教育变革,可能是应对高校变革冲击、在生源危机冲击下不被淘汰的生存之道。


主要参考文献(略)来源:麦可思研究

赞 赏

主编:范思哲 责任编辑:刘灿
出品:师说工作室
 商务合作:sxskyxxb(微信)

向上滑动阅览

阮炜:大学官场化的危害比学术造假还严重

郑永年:中国知识界进入一个悲歌时代

厦大教授宣布退出学界!

反思:博士生为什么纷纷逃离科研?

周雪光 :为什么会有“导师崇拜”“学术造神”?

重要启示,终于找到核心期刊退稿的理由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期刊最新投稿方式公布

犀利总结:做学问的20大迷思

核心期刊主编:如何写出一篇好的学术论文

朱天飚:割据化、山头化学术渐拾总体性视野!

中国首位现代意义教育部长,早已道出好教育真谛

邓晓芒:我们到底要把下一代教育成什么样的人?!

惊叹!一个放牛娃的博士论文后记

北大教授:从事学术不比其他行当更高贵,但也并不更低微

原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给新任部长提五点期盼

彭德怀自述抗美援朝经历

为了方便广大学者交流,我们按照学科分类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历史学、民族学、宗教学、文学、敦煌学、训诂学、语言学、艺术学、阐释学等20余个学科交流群,成员来源涵盖内地和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以及新加坡、日韩、欧美等全球高校的华人学者和硕博研究生。
进群方式:进群者请备注如下信息(格式为学校+专业+姓名+省份,注明省份可同时拉入本省市学术交流群),先加小编微信号(jkang5666),小编根据学科、专业拉入相应学术交流群,非诚勿扰。

学术派
与学术前沿同步,做最具创新的学问人。致力于推动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着力打造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共同体。本号“专注为学者服务”的初心始终如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