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毁掉一生的九个弱者习惯!

学术   2024-10-27 23:08   陕西  

哈佛大学:毁掉一生的九个弱者习惯!


总找借口

我们大多数人都自我感觉良好。在对自尊的研究中,即使得分最低的人,给自己的打分也基本在中等范围。


已有很多实验证明,当得知自己成功后,人们乐于接受成功的荣誉。他们把成功归结为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却把失败归咎于诸如“运气不佳”、“问题本身就无法解决”等这样的外部因素。 

找借口不过是人的本能,依照本能生活就会躺在在自我服务的陷阱里,没有反思的心,总是怨天尤人,不大可能克服真正的困难和突破自我,只能成为一个平庸的弱者。

恐  惧

罗素说:所有形式的恐惧都会导致疲劳。学会避免恐惧将使人极大地减轻日常生活中的疲劳感。
恐惧所影响的不但是心理的健康,还会深刻影响自己的前途,前怕狼后怕虎,注定什么也做不成。
如果不想承受任何风险,随便一点儿风吹草动都能引发恐惧,那就只能原地踏步,不可能取得有价值的进步。
犹豫不决

作家李尚龙还是英语老师时,认识了一位同事芳姐,两人都想从事写作。

李尚龙每天下班后就打开电脑,坚持码字,苦练文笔,还积极给各大刊物投稿。

芳姐却觉得自己年龄大了,写作收入也不稳定,迟迟没有下定决心。

几年后,李尚龙成为畅销书作家时,芳姐还是一名普通老师。

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中说:当改变命运的时刻降临,犹豫就会败北。

人生最可怕的不是失败,而是你从未真正踏出过第一步。

别想太多,行动起来,即使摔倒了,也胜过毫无意义的徘徊观望。

拒绝学习

美国未来学家阿文·托夫勒说:

在21世纪,真正的文盲并不是没有读写能力的人,而是不懂得习得、抛弃、再习得工作技能的人。

台湾长寿老人赵慕鹤75岁开始满世界旅行,86岁时和孙子一起报考大学,94岁时考硕士,105岁时报了个博士班。别人称赞他"活到老学到老",他却说:”活到老哪够啊,人就要一直学习下去,活到死,学到死。“

拖  延


中国社科院做过一项调查:中国有86%的职场人都患有拖延症,有一半人会把事情拖到最后才做。

有人说:“拖延是一种慢性毒药,会在悄无声息间侵蚀你的人生。”

如果你也有拖延的习惯,不妨试试“5分钟定律”。

当你计划好了一件事的时候,什么都不想,立刻投入地去做5分钟。

5分钟后,你就能沉浸其中,直到把这件事做完。

万事提前,许多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你的生活也会变得从容而有序。

三分钟热度


哈佛大学曾对一批毕业生做过长达25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

那些较为成功的人士,很早就确定了自己的职业方向,并且为之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而碌碌无为的人,总是半途而废,频繁地更换行业。

美国作家约翰逊说:伟大的工作,并不是用力量,而是用恒心去做成的。

害怕拒绝


心理学上,把害怕被别人拒绝的人称为:“拒绝敏感者”。

他们总是过度在乎别人的看法,还未行动,就忧心忡忡,而一旦真的被拒绝了,便会开始自我质疑,给自己贴上失败的标签。

一位心理咨询师说:被拒绝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但它既不代表你不够优秀,也不代表对方有意要伤害你。

害怕被拒绝的人也害怕拒绝别人,这样的一种心理顾虑让自己畏首畏尾,其实无论被人拒绝和拒绝别人都是成为真正自我的一个必然过程。

不必低看自己,也不必高看自己,与人沟通,不管对方是什么样的大人物,最根本的策略就是坦诚,凡事能成就成,不成也无所谓。

自我设限

你听说过“跳蚤定律”吗?

一只跳蚤在正常情况下,可以跳到自身身高100倍的高度。

如果给跳蚤罩上一个玻璃瓶,几次之后,它就会适应瓶子的高度,比原先跳得低了一大半。

最后,即使拿掉瓶子,跳蚤再也跳不高了。

人生的目标,就是那一个个玻璃瓶,高度由你来定。

如果你习惯待在舒适区,做着毫不费力的事情,就会像跳蚤一样,能力退化,让自己陷入生存困境。

董卿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开拓,而不是固守。

我们来世间一遭,是为了体验丰富多彩的人生,而非束手束脚,把自己困于方寸之地。

逃避现实

一位作家说:逃避,本质上是一种视而不见的懦弱,生活也会因此加倍地报复回来。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不想面对的人和事。

拼命排斥,换不来岁月静好;一躲再躲,只会让自己吃到更多苦头。

快活的人生,不是用逃避的方式来忘记眼前的苟且,而是用死磕的方式,去直面问题。

当你主动挑起生活的担子,遇一关,闯一关,就没有什么应付不来的困难

人的一生,就是无数习惯的总和。

好习惯塑造自己,坏习惯消耗生命。

摒弃消极的念头,主动调整一个个微小的行为,很可能从此改变你的命运。

赞 赏

主编:范思哲 责任编辑:刘灿
出品:师说工作室
 商务合作:sxskyxxb(微信)

向上滑动阅览

阮炜:大学官场化的危害比学术造假还严重

郑永年:中国知识界进入一个悲歌时代

厦大教授宣布退出学界!

反思:博士生为什么纷纷逃离科研?

周雪光 :为什么会有“导师崇拜”“学术造神”?

重要启示,终于找到核心期刊退稿的理由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期刊最新投稿方式公布

犀利总结:做学问的20大迷思

核心期刊主编:如何写出一篇好的学术论文

朱天飚:割据化、山头化学术渐拾总体性视野!

中国首位现代意义教育部长,早已道出好教育真谛

邓晓芒:我们到底要把下一代教育成什么样的人?!

惊叹!一个放牛娃的博士论文后记

北大教授:从事学术不比其他行当更高贵,但也并不更低微

原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给新任部长提五点期盼

彭德怀自述抗美援朝经历

为了方便广大学者交流,我们按照学科分类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历史学、民族学、宗教学、文学、敦煌学、训诂学、语言学、艺术学、阐释学等20余个学科交流群,成员来源涵盖内地和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以及新加坡、日韩、欧美等全球高校的华人学者和硕博研究生。
进群方式:进群者请备注如下信息(格式为学校+专业+姓名+省份,注明省份可同时拉入本省市学术交流群),先加小编微信号(jkang5666),小编根据学科、专业拉入相应学术交流群,非诚勿扰。

学术派
与学术前沿同步,做最具创新的学问人。致力于推动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着力打造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共同体。本号“专注为学者服务”的初心始终如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