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药”科普 · 第七十一期】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小寒至,合理补气养津,抵御严寒

学术   2025-01-06 19:29   浙江  

小寒:2025年01月05日(农历腊月初六),二十四节气之第二十三个节气,代表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寒之名,由此而来。

小寒时节,国内大部分地区已进入严寒时期,土壤冻结,河流封冻,加之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下,天气寒冷,人们叫做“数九寒天”。《黄帝内经》中的那一句格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日万物敛藏,养生就该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

黄 芪是中华民族传统中药之一,为多年生豆科黄耆属植物。《本草纲目》中释其名曰:“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黄芪主产于我国甘肃、内蒙古、山西等地,其性微温、味甘,可以补火气、止汗、消炎镇痛、解毒等,也可以用于治疗气虚,阴虚盗汗,气虚水肿,高血压以及身体长期受创等临床症。春、秋二季采挖,生用或蜜炙用。


1


黄芪的有效成分与药理作用

黄芪在历代《中国药典》中均有被收载,并在临床应用和医疗保健中被广泛使用。目前已知黄芪共有87种成分,主要分为皂苷类、多糖类、黄酮类、氨基酸类、微量元素等。《中国药典》记载黄芪功能主治为: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它作为益气托毒的首选代表药,可益气固表,抵御外邪、同时扶助正气,托毒外出。同时,黄芪也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免疫调节作用、抗氧化作用、抗肿瘤作用、肝保护作用、血糖调节作用等。


2


黄芪的药膳--冬季滋补

“药食同源”理论在我国中医药发展中历史悠久,《黄帝内经太素》中曾记载:“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许多药食两用药材,黄芪就记录在册。黄芪与陈皮配伍煮粥,具有健脾化痰、补血的功效,坚持服用可达益气养颜的作用;黄芪与枸杞红枣配伍煮茶,红枣和枸杞为补气养血的常用药材,三者同时使用可达到健脾养胃的效果;党参与黄芪配伍煮鸡汤,可达到强身健体和补中益气的功效。以黄芪为原料制备的黄芪咀嚼片、黄芪酒和黄芪茶等,制备方法简单、功效明确,多用于增强免疫力、缓解体力疲劳、辅助保护肝损伤、改善贫血。


3


黄芪的成方制剂

黄芪作为大宗药材,广泛用于抗肿瘤、抗炎、治疗骨质疏松症、内脏保护以及治疗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黄芪常以组方的形式应用于临床,含有黄芪的方剂很多,下表列举了部分含有黄芪的经典名方。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 | 浙大一院

撰稿 | 许丽芳

编辑 | 张

审核 | 洪

赵青威


浙江省药学会
浙江省药学会是由全省药学科学技术工作者自愿组成并在浙江省民政厅依法登记成立的学术性、公益性、非营利性的法人社会团体,成立于1951年5月。本订阅号为方便公众及时了解药学信息、学会动态而设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