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与对话——走进李飙盆草×徐立新书写展(2)

文化   2024-11-02 05:00   北京  
供稿:净庐

供图:净庐、CPAA

秋云无觅处——走进李飙盆草×徐立新书写展(1)

净庐
入口处展示的作品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展览——“无觅处——嫁接中的盆草与书写”李飙盆草×徐立新书写展,于南昌净庐如约揭幕。
展览开幕前,主办方举行了一场别具一格的现场批评会,获得同道积极反馈。苏放先生、徐昊先生不辞远道,从北京、浙江前来,为筹展提供诸多指点,支持展览的顺利举办。批评会中,苏放先生等业界雅士,对“无觅处”主题表达颇为赞赏,予以厚望。 
廖杰:情感才是天地间最纯粹、最伟大的美
本次批评会由徐昊先生主持,首先由策展人杰先生发表讲话。
廖杰先生:这是一场极为精彩的展览,我作为生活在江西这片土地上的一员,感到非常骄傲。这里的人们在美学追求和人际情感上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许多来宾对本次展览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即便在全国范围内也是相当出色的。

徐昊先生主持本次批评会

李飙和徐立新两位艺术家长达40年的深厚友谊,让我非常感动,他们在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执着上高度契合,正是这样的默契与合作,促成了今天这个展览的成功。“无觅处”这一主题的内涵,正是来源于“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句俗语,真正的功夫其实都蕴含在这40年的不懈努力之中。
这个展览我非常喜爱,也非常满意,这是一个值得深思和期待的展览。我觉得大家不仅要从展览中欣赏到美的作品,更重要的是要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在我看来,情感才是天地间最纯粹、最伟大的美。

活动现场

李飙、徐立新:感动、感激与感恩

本次展览的主办人李飙先生和徐立新先生随后分享了他们的心得和体会。

李飙先生:首先对远道而来的嘉宾们表示诚挚的感谢,举办这次展览,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行一些创新的展示。我与徐立新老师多年来的默契合作,我认为将空间、字画与盆景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能够创造出全新的整体艺术作品。

徐立新先生:我主要想表达三个层面的情感:感动、感激与感恩。首先,我深深感动于各位师友不顾天气不佳,远道而来参加此次活动,对此我表示由衷的感谢。其次,我非常感激与李飙老师共同策划的这次展览能够圆满成功,并对所有老师的支持和参与表示衷心的感谢,特别是王盛老师为了参加活动推开了教学任务,以及廖杰老师的热情加入,这些都让我感到很荣幸和感激。最后,我感恩于在这个相对浮躁的时代,自己还能保持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这让我感到无比满足和快乐。我认为艺术如同一扇开启新世界的大门,为生活增添了无尽的乐趣和寄托,对此我深感幸福,并对所有同行的师友表达了深深的感恩之情。

活动现场

嘉宾合影

邓光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邓光华先生:首先,我认为艺术应服务于人的生活需求,盆景艺术融入生活能更好体现其价值。其次,我觉得艺术因其自身水平高低而具有不同价值,但巧妙融合不同艺术元素能展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大同理,此次盆景与书画的结合就体现了这种魅力。我非常崇拜李飙老师多年来的潜心钻研,李老师的作品展现出文人书卷气与悠闲情,给人以心如止水、静谧安详之感。非常感谢两位老师给我提供的学习机会,祝贺展览圆满成功,希望两位大师的艺术之路越走越远。
引子
姜华:线条和空间感的表达

姜华先生:李飙老师与我们27楼团队关系紧密,对我来说,他不仅是良师也是益友。李飙老师所从事的工作和创作,起初我们并不完全理解,但随着我们在书画领域的学习深入,尤其是接触到宋元明时期古典文人城市规划的鲜活场景,我开始逐渐感受到李飙老师作品中蕴含的人文历史古典美。这些场景化的元素与国人心中理想的彼岸想象紧密相连。李飙老师他特别注重线条和空间感的表达,强调时空的精神气质,以及古代文人的高洁情怀。同时,李飙老师也非常善于用最小的动作和心思,表达一个空间思想。在今天的展览中,我感受到了艺术家们对空间的想象和表达,他们用少量的元素来呼应广阔的空间,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

此外,我也注意到李飙老师对自己的作品有着深刻的反思和思考。他在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重新思考自己的创作方向。这种思考也激励着我们团队不断前行,对未来充满期待。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会继续携手前行,共同探索艺术的无限可能。

风格新颖的布局

认真观摩的嘉宾

王晖:艺术要追求语言无法表达的东西

王晖先生:在我细看展览后,我感到非常震撼,在江西竟有这样的艺术高地。我特别喜欢徐老师和李老师的作品,我觉得艺术要追求语言无法表达的东西,即不落窠臼。看完展览后,我觉得这是一次美的享受,祝贺两位老师展览圆满成功。   

古雅风致的现场

苏放:大自然是盆景的老师,也是盆景艺术的枷锁

苏放先生:这个地方我之前看过照片,但是我一进来,还是觉得很震撼。我觉得我来的不是江西,我好像去了欧洲,因为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氛围,大家所有的人的关注力在艺术上,在对空间的这种表现感的这种氛围的感受上。这种东西美国、中国都没有,只有欧洲有,欧洲所有的国家都有这种东西。这是我今天进来的第一个感受,包括我进来以后转了一下,我就看到了很多细节,我就觉得徐老师是个很了不起的人,在江西这样一个环境,做出这么一个非常有想象力的这么一个空间设计,我觉得是不可想象的。

充满想象力的空间设计

刚才几位老师都说了空间艺术、书法艺术跟盆景艺术的结合,这种感觉非常好。我觉得,这证明了一句话,就是今天我们来到这儿的人都是一群心灵相通的人,因为我们的感受是一样,我们都能够感受到这种新的空间表现,对书法艺术、对场景艺术、对其他艺术带来了新的思考。在座的大家,可能有些人做盆景,有些人不做盆景,做盆景的人都知道有一句话叫大自然是盆景的老师,因为我们所有人做盆景,灵感都是从大自然来的。还有第二句话,很少有人说,这是我说的,大自然是盆景的枷锁。为什么?我们现在中国文明也好,全世界文明也好,要向前发展,要从古代的盆景发展到现代的盆景,再发展到当代盆景,这条路上有一个巨大的瓶颈,这个瓶颈就是盆景要从形象的历史阶段,走到意向的历史阶段,也就是从形象走到抽象,从现象走到本质,这是一个巨大的鸿沟。这个鸿沟就是大自然给所有做盆景的艺术家立的一个枷锁。

空间艺术、书法艺术跟盆景艺术的结合

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这个活动的主人公,李飙老师的作品,我觉得它的价值就在于它开始打破这个枷锁。它不再以盆景做出来以后,像大自然的哪一棵树为着眼,他的着眼点完全不在这儿,他着眼点在他自我身上。当然他这个特点不是今天才表现出来,他很久以前就开始这个过程了,作为国家一级协会,我们一直在关注他,看他到底能走到什么地步,走到什么样的境界,能够让盆景达到跨越从形象到抽象的巨大的鸿沟,我们一直在等待着这一天。我觉得不是所有的人都意识到,在盆景艺术发展的历史上有这个鸿沟,因为99.9%的人都认为盆景就应该像一棵树,它就应该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情感的一种反馈。

我一直抱着另一种观点,盆景要想作为一种艺术,一直向前发展,它必须跨越从形象到抽象的这条巨大鸿沟,只有它跨过了这个鸿沟以后,它才能升级为更高一级的艺术,像绘画一样,像音乐一样。我以前是做音乐的,我从音乐界到盆景界来工作,我最大的遗憾就是从事盆景工作的人和从事绘画工作的人、音乐工作的人、甚至书法这类工作的人都不一样,我觉得我矮他们一截。我矮吗?这个问题我想了很多年,我觉得就是因为盆景没有达到绘画和音乐的表现高度,它表达的99.999%都是形象,都是大自然的再现。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我觉得李飙老师的作品,他开始尝试打破这个边界,他开始尝试跨过这个鸿沟,他开始用不是大自然的这种思维方式去思考盆景的创作的路径和方向。我觉得,这个是一件特别可贵的事,如果全世界的盆景作者盆景艺术家,有10%的人这样做。我相信我们所有从事盆景创作的人,今后有一天走到最高的全世界的艺术殿堂的时候,我们都不会觉得我们比其他人矮一头。

茶话会

徐昊:盆景与书写嫁接后美丽的风景

徐昊先生:李飙老师和徐立新老师,他们两个的嫁接,已经有40年了,漫漫长路,很不容易。今天,大家不用跋山涉水,就能寻找到他们盆景与书写嫁接后美丽的风景。片片风景,就藏在净庐这个雅致空间。我在媒体上看到李飙老师的作品,眼睛为之一亮。李飙老师是江西人,在江西这个地方,能够造就出这么一位出色的艺术家,非常不简单。二位老师敏锐的,符合自然规律的洞察力、创造力,我觉得是非常了不起的。

盆景与光影的结合

静谧雅致的空间

展览圆满结束后,各位嘉宾在愉快的氛围中一同移步,前往参观江西省花卉协会盆景赏石分会会长谢继良先生的私人盆景园。这个盆景园不仅汇聚了众多独具匠心的盆景作品,还巧妙地融合了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为嘉宾们提供了一个进一步领略盆景艺术魅力、深入交流心得的绝佳平台。在谢继良先生的热情引领下,嘉宾们漫步于盆景园中,细细品味每一件作品背后的故事与技艺,纷纷赞叹不已,享受着这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

参观谢继良会长的盆景

欢聚一堂 友好交流

更多精彩会在后续的推文中发布,敬请期待!
更多精彩,请关注“中国盆景赏石”公众平台!“中国盆景赏石”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唯一官方微信公众号!


加入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



中国盆景赏石

微信号:zhongpenxie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

中国盆景赏石
《中国盆景赏石》由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主办。盆景无国界,这就是我们创办这个盆景媒体的理念!中国盆景赏石将继续以独特的「中国内容」和它的「世界盆景之旅」为每个读者推开「世界盆景之门」,展现不一样的盆景境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