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的写作过程中,石照县押司留意到一个颇为明显的现象:不少官方微信公众号在发布人事消息时,质量出现了令人担忧的下滑,无论是可读性还是创新性都大不如前,与前几年相比呈现出断崖式的落差。
在信息传播日益迅速的今天,官方微信公众号作为重要的信息发布平台,其质量下滑不仅会影响公众对信息的获取,还可能损害官方媒体的公信力。
先从时效性方面来说,就拿12月29日晚上突然受到广泛关注的白晴文副县长一事来讲,最早发布相关消息的并非官方媒体,而是相关领域的自媒体。这位96年出生的女博士白晴文出任副县长的消息,在自媒体率先报道后才引发公众关注。
再看内容层面,目前许多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人事消息,常常只是机械地罗列人员职务任免信息,毫无特色可言。千篇一律的格式,缺乏深度和内涵,就这种质量还互相复制转发。
依然以白晴文副县长为例,她担任副县长一职已有三个月之久,在此期间,官方媒体的关注度却极低。即便这次突然广受关注,很多发布的推文也只是一段格式化的文字,简单列出姓名、原职务、新职务,顶多附带一些简略的地方背景介绍。对于该官员过往工作经历中的亮点,以及此次职务任免可能给当地发展带来的影响等关键信息,均未作任何阐述。这种单一、缺乏深度的报道方式,不仅难以吸引读者的兴趣,也无法充分发挥官方媒体应有的信息传递和解读作用 。
一、同质化的表现形式
(一)结构同质
大多数官方微信公众号的人事消息都采用固定的结构,开头直接点明主题,中间是人员信息的罗列,结尾可能简单提及遵循相关规定进行任免之类的话语。这种千篇一律的结构缺乏吸引力,无法引导读者深入了解人事变动背后的逻辑。
在此点名批评两个账户,希望他们能有所改进。
(二)内容低质
1. 缺乏个性化元素
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人事消息往往只是简单地重复类似的表述。比如在介绍新上任领导时,几乎都是强调学历背景和工作年限等基本信息,没有挖掘出该领导独特的施政理念或者在其过往工作中的特殊贡献。
2. 缺乏深度关联
很少将人事变动与当前的政策导向、社会发展趋势相结合。例如在一个积极推动科技创新的地区,相关部门的人事任免消息却没有提及新上任人员对当地科技发展战略的潜在推动作用。
二、可读性低的原因
(一)受众意识淡薄
部分官方微信公众号在制作人事消息时没有充分考虑受众的需求和兴趣点。
他们更多地是从内部工作流程的角度出发,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发布消息,没有意识到公众希望从这些消息中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二)缺乏专业人才
负责撰写人事消息的人员可能缺乏新闻写作技巧和对人事工作的深入理解。
他们不懂得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合理的结构来呈现人事信息,也难以从众多信息中筛选出关键且有价值的部分。
三、改进建议
(一)增加深度报道
对于重要的人事消息,不仅要发布基本的职务任免信息,还要深入挖掘该人员的背景、工作经历、业绩亮点等,让读者对该人员有更全面的了解。
(二)提升人员素质
1. 对负责撰写人事消息的人员进行新闻写作培训,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组织内容。
2. 加强对人事工作相关政策法规以及发展趋势的学习,以便在撰写消息时能够准确把握关键信息并进行深度解读。对于职务任免可能带来的影响,官方媒体可以进行深入分析,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观点和解读。
(三)创新内容形式
1. 除了文字消息,可以增加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元素。例如制作新上任领导的简短视频介绍,或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其工作成果。
2. 尝试不同的叙事角度,如从基层工作人员或服务对象的角度来讲述人事变动可能带来的影响。
官方微信公众号的人事消息要提高可读性、避免同质化,需要从观念转变、人员能力提升和内容形式创新等多方面入手,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并发挥人事消息应有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