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收看党的十九大盛况的时候,电视镜头扫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我指指说:“老宋,我的老领导。”
有同事看了我一眼,意思是说,人家毕竟是高级干部,又是你老领导,这样称呼合适吗?
他有所不知,在我原来工作的那栋大楼里,从部长到司机一律这样叫他,因为他不喜欢复杂。
01
记得刚到任的时候,老宋见谁都用这4个字做结尾:叫我“老宋”。
第二次如果对方还张不开口,他又说一次:叫我“老宋”。
尽管党内应该一律互称同志,但大家觉得这样好像不够尊敬,等确认领导确实不是谦虚,“老宋”就叫开了,老宋感觉很自在。
老宋讲道理也简单,但确实有道理。
我第一次单独向他汇报工作时,顺手带去一盒茶叶。
他是这样拒绝的:“不能要,我工资比你高。”
可能看我不好意思,他加上一句:“看了什么好书随时推荐给我。”
老宋生气的方式很奇特,似有“禅意”。
假如谁想在他那里说“小话”,他不拍桌子,不瞪眼睛,不训人,而是一声不吭,好像没听见对方说什么,又好像听觉有障碍,直到人家自己悟透了,也尴尬透了。
这总让我想到“会做婆婆耳朵聋”的谚语,我们这个集体风气一直很好,同事之间感情深厚,跟老宋“重听”有关系。
02
老宋待人如家人,如果是为了做样子,根本不用那么“过”。
有一次,有位同志突发急性肝炎,老宋不但马上去医院探望,而且,接下来数日每天都去看望病人。
因为病人还在传染期,我们建议他不要再跑了,老宋说:“我不放心。”
第一次安排下基层,他要求尽量避开周六周日,我们以为他年龄大不经累,没想到他是这样考虑的:“基层工作很繁杂很辛苦,基层同志也有家有口,假日你得让人家喘口气、顾顾家。”
老宋官大、肚量也大,面对不同意见不感到冒犯。
有一次我对他批过的一项工作提出看法,他静静听完,点头说,那就算了。
因此,各层级干部都愿意琢磨工作,都敢说出来,工作再紧张,心情不紧张。
但是如果他提出反问,一定是坚守某项原则。
有一次单位拟选拔一个干部,有人提出,该同志各方面都不错,就是曾经出过一个错,可以再缓一缓。
老宋反问:“现在改了吗?”
这位干部晋升之后,工作更加努力,成长很顺利。
03
老宋对形式主义嗤之以鼻,认为玩儿虚的不是不想干、就是不会干。
我们向上级写报告总怕说不全,越写越长,他说千万不要从国际写到国内、从重大意义写到深远影响,这些东西领导比我们懂,领导想知道的不就是我们做了什么、效果如何、有何建议吗?
按照他的办法,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一个人对组织是否忠诚,进退流转是最好的试金石。
在这个问题上,老宋大有老一代共产党人的风范。
按照机构改革方案,我们与另一个单位合并,一把手由那边的领导出任。
一些同志想不通,气氛有点儿沉闷,老宋一句话就说服了大家:“我年龄比她大,这样安排对党的事业好。”
尤其可贵的是,在新领导已获任命但一段时间未到位的情况下,老宋仍像以前一样认真负责抓工作,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完全看不出是个“义工”。
老宋的个人生活也很简单健康。
他每天早上游泳一小时,数十年如一日,所以总是精力充沛。
假日都在“北图”度过,所以不管在哪个岗位,他都很快成为行家。
退休之后,他忙着著书立说、开办讲座,把几十年的积淀贡献给新的时代新的人,很受社会欢迎。
有时,老部下想他了,打算结伙去看他,他总在电话里说:“我忙,你们更忙,别跑了。”
老宋在岗时不骄不“装”,人做得有品,官当得有品,做官不过是他做人的一个阶段。
都说人走茶凉,都希望人走茶不凉,老宋不在意茶的温度,我们偏偏更加敬重他,可见人品是最长久的荣耀。
本文作者:习骅,男,汉族,中共党员。现任第二十届中央纪委委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体育总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党组成员。
本文刊载于《学习时报》,本文原标题《老宋》。
“老宋”是习骅的一位老领导,也是某些优秀领导的缩影。
从文章中可以看出,“老宋”具有诸多优秀品质:
1. 为人谦逊低调:他让大家都叫他“老宋”,不喜欢复杂的称呼,这展现出他不重虚名、平易近人的一面。
2. 清正廉洁:作者第一次向他汇报工作时带了一盒茶叶,他以“工资比你高”为由拒绝,坚守了廉洁的原则。
3. 关心下属:有同志突发急性肝炎,他不但马上去医院探望,而且数日每天都去,真正把下属当成家人一样关心。
4. 胸怀宽广:面对不同意见,他能够虚心听取,不会感到被冒犯。比如作者对他批过的一项工作提出看法,他静静听完后点头认可。
5. 坚守原则:在干部选拔等问题上,对于原则性的问题绝不放松。当有人提出某干部曾出过错是否要缓一缓晋升时,他反问“现在改了吗”,体现出对原则的坚守和对干部的正确引导。
6. 反对形式主义:他对形式主义嗤之以鼻,认为工作汇报不要长篇大论、从国际国内等大方面写起,而应聚焦于实际做的工作、效果和建议等,提高了工作效率。
7. 忠诚于组织:在机构改革中,面对职位的变动,他能以大局为重,认为新的安排对党的事业好。并且在新领导未到位的情况下,依然认真负责地抓工作。
8. 生活健康自律:每天早上游泳一小时,数十年如一日,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习惯;节假日在“北图”度过,不断学习提升自己,退休后还著书立说、开办讲座,继续为社会做贡献。
总之,“老宋”是一位值得尊敬和学习的领导干部,习骅通过对“老宋”的描写,为广大干部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押司极力推荐他的大作《中国历史的教训》,值得官场中人仔细拜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