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四季度形势任务教育提纲中提到——正视“六不足”,做到“四要四不要”,其中之一是要看到员工整体技术素质、能力还不足,要保持头脑清醒,主动担当,提升能力,适应当前生产形势。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面对企业改革发展面临的一系列新形势、新挑战,焦化厂主动担当,打破固化思维,咬定“人才”,助推“创新”,化“堵点”为“亮点”,着力锻造适应工作需要的高素质高效能的检修技术队伍,并逐步在全厂范围内广泛推行技术人员综合评价选拔机制。
“只要对焦化厂的改革创新发展有用的人,都是焦化厂的人才。”焦化厂领导介绍,这是焦化厂科学研判人员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思维,探索人才选拔新路径的大胆尝试。据介绍,本次技术人员综合评价选拔工作的最大亮点是,选拔不分年龄、性别,不论资历、学历,共涉及机修技术工种90余人。
以“三公”思路为引领,
畅通“出彩通道”
本次技术人员综合评价选拔工作,突出“三公”思路,即公开、公平、公正,确保每一名敢为作为、敢于担当的干部职工冒尖出彩。
早在8月初,焦化厂就根据公司发展形势以及本厂实际,推出了技术人员综合评价方案,方案详细描述了开展此项工作的目的、试用范围、评价周期、考核标准及权重、考核方式等具体实施步骤,充分融合了设备材料科以及各车间意见,形成了围绕敬业、分工、落实等多方面综合评价技术人员的管理共识。
评价机制
仪电工段负责人通过结合专业理论和焦化设备实际,设计了选择、简答、作图和计算题,全面考量员工动手和创新能力;钳工检修负责人则以现场技能比武来检验员工实操和解决问题能力。
所有考试与比武结束后,还陆续开展岗位互评、用户(被服务车间)评价,综合考量技术人员的技术和服务水平。
厂领导宋健介绍,方案下发三个月后才正式开展此项工作,目的就是为了给所有技术人员留足转变和准备时间,确保方案公平、公正、公开地执行下去。同时要求涉及车间层层宣贯,班班宣贯,为本次管理模式推行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动员。
营造干事担事、敢做善为风气
设备稳定是生产的生命线,只有设备顺行、高效运行,生产才能稳产、高产。
如何助推技术人员当好设备的可靠“贴身保姆”,提高设备维护保养以及改造提升水平,是此次技术人才评价机制推行的本质意义。
厂领导李峰明确提出,技术队伍中不应有吃老本,不求进的员工,更拒绝“南郭先生”的存在。
经过广泛深入讨论,各级干部职工达成共识:
吃老本、不求进,就不会主动学习新的设备知识,不能适应日益更新的设备系统,无法满足先进生产线的维护保养要求,设备故障率也会随之攀升,进而影响生产。
“南郭先生”的存在就更不可取,无真才实学,滥竽充数,不仅影响队伍士气,更会助长不正之风,是当之无愧的害群之马。
“在当好设备的可靠保姆、降低设备故障率的同时,才能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设备改造上,促进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促进生产的稳产、高产”,李峰谈到,“通过坚实可靠的设备维护保养,大大减少夜间以及节假日设备故障,还可为人员优化、锻造精锐队伍提供更多突破口和路径。”
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
“干”的作风
此次技术人才评价机制的推行,明确了综合评价排名确定以及考核处理,采取末位5%作为工作调整对象。
厂领导表示,这5%的技术人员虽然有可能被调整至一线操作岗位,但因其具有一定技术基础,通过努力,还是可以通过全厂开展的技术选拔回到技术岗位的。同时,一线岗位人员中有年轻、肯干、学习能力强的员工也可以参与全厂选拔,进入到技术岗位。
这样的解释,打消了部分职工的疑虑,提升了心无旁骛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
思维的闸门一旦打开,必将迸发强劲的工作活力。在有效的人才机制激励下,近期,焦化厂高效完成焦侧水封槽自营改造工程、焦油装车棚安装、113号上升管阀体更换、焦炉地下室VOCs管道清理、备煤皮带除尘风机改造、放焦装置改造、焦炉空压密封等数十项外委转内包工程,为锻造精兵、锤炼强将、保持队伍高效化搭建了广阔舞台。
图文丨王叶叶
编辑丨阳菊香
出品丨天铁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