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西北的一声春雷 ——渭华起义
文摘
2025-01-05 11:00
甘肃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进入土地革命战争的历史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一些地方先后爆发了反击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的武装起义。陕西渭华起义即是其中具有重大影响的一次。大革命失败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建立了反共反人民的新军阀统治。一向标榜革命、统治陕西的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即原国民军联军)总司令冯玉祥也随之公开反共,实行“清党”。1927年7月,陕西地区的大革命运动由此遭到镇压而失败。渭华地区是陕西省建立党、团组织最早的地方之一,也是大革命时期全省群众运动特别是农民运动最活跃的地方之一。在冯玉祥反共“清党”时,中共陕西省委将西安一些党员干部先后转移到渭华地区,开展斗争。当时陕西省不少地方的党组织受到破坏,但党在渭华地区的组织基本保存下来,且有所发展。据中共陕西省委1927年9月26日召开的第一次扩大会议《党务报告》记载,当时全省7个县党委和11个县党支部,其中3个县党委和两个县党支部在渭华地区。即:中共渭南县委,领导3个区委、20个支部,有党员213名;中共五一县委,领导两个区委、9个支部,有党员132名;中共华县县委,领导3个区委、25个支部,有党员184名;中共华阴支部,有党员10名;中共临潼支部,有党员12名。省委“九·二六”扩大会后,渭华地区的党组织在巩固中继续发展。至1928年3月,华县、渭南各有党员500余人,农民党员占75%至80%,为全省党员数量最多且成份较好的县委;五一县有党员约300余人,农民党员亦占50%以上;原临潼支部改设成了县委;原华阴支部改设成了区委,属华县县委领导。共青团的组织也有较大发展。由于党、团组织比较健全,力量比较强,群众基础比较好,中共陕西省委于1928年3月决定:“划临、渭、二华、固为陕东暴动区”,积极策划、组织武装起义,同时省委指示暂时归属商洛李虎臣的由党掌握的许权中旅,开赴渭华配合农民起义,准备在渭华建立根据地。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为了贯彻八七会议精神,总结陕西地区大革命和大革命失败后的经验教训,中共陕西省委于1927年9月26日召开第一次扩大会议,通过了《接受中央八七决议案及其指示之决议案》和《政治形势与工作方针决议案》等9项决议案。会议提出,“我们要在土地革命的政纲之下加紧农村中的阶级斗争,准备总暴动”。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共陕西省委的指示精神,许权中旅在图汉南、进陕北均有实际困难,又不能在泾阳、三原、高陵一带久驻的情势之下,于1927年底,南渡渭水向商洛山区进发。部队行至蓝田县许家庙,采取断然措施粉碎了少数几个人策划部分人员叛变的阴谋破坏活动,处决了参谋主任惠介如,迫使参谋长韩威西等人离队,纯洁巩固了内部。部队到商洛归属李虎臣部。1928年1月,中共陕西省委将许旅中之中共军支改为旅委员会,高克林为书记。为了加强许旅党的工作,中共陕西省委又派刘景桂(刘志丹)、谢浩如(谢子长)、唐澍等到许旅工作。军内的党组织也有了相应的发展,至1928年3月20日,许权中旅的旅委员会下辖的党支部由原来的5个分支发展到18个,党员由原来的53名增加到145名。部队内部加强了组织整顿和军事训练。刘景桂带领一批党、团员,深入到部队驻地附近农村,宣传农民,组织建立农民协会和赤卫队,打土豪分财物。当地农民革命斗争的发展,又推动了部队政治、军事工作的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共陕西省委指示,渭华地区的党组织加强了对群众斗争特别是农民武装斗争的领导。中共中央1928年3月18日关于《陕西工作决议案》指出:“党的总的政策——工农武装暴动,实行土地革命,建设苏维埃政权,无疑的是陕西革命发展的前途”;“在党的领导之下使城市工人的势力和乡村农民的割据势力及革命士兵的响应互相联合衔接,以造成一县或数县的割据局面”。3月20日中央又指示许权中旅“时时要准备脱离李虎臣,去帮助群众发动斗争”。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中共陕西省委3月22日会议决定,以渭南、华县、五一、华阴、临潼等5县为陕东暴动区;成立中共陕东区特派委员会,以党的省委常委刘继曾为特委书记,中共渭南县委书记肖明为特委组织委员,共青团陕西省委宣传部长李昌英(李大章)为特委宣传委员。中共陕东区特派委员会专责指导陕东区各地的斗争与暴动,各县、区委的经常党务仍归省委直接指导。4月2日特委发出通告,要求各地对陕西省政府关于停办渭南、五一、华县各地各级学校的反动训令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宣传农民,组织小学教师联合会发表宣言,组织群众示威游行,同时必须继续上课,不得随便停止校课,争取学生及学生家属的同情。4月6日,中共陕东特委第一次扩大会制定《目前工作计划大纲》,要求于4月底完全实现暴动计划,并要求许权中旅出山,帮助农民暴动。4月下旬,许权中旅党组织派共产党员张汉俊(化名李大德)率领特委派在该旅学习的渭华农民武装骨干分子返回渭华,并带回一批枪支和手榴弹。这支革命武装随即开始了踏团(破坏团部)活动,后由陕东特委正式命名为“陕东赤卫队”,归特委直接领导,任命张汉俊为队长,薛自爽为副队长,冯养浩为党支部书记。下辖3个分队和1个由少年组成的大刀队,初有三四十人后发展到百余人。陕东赤卫队成立不久移驻高塘镇西南的塔山,构筑工事,设立枪械修理所,储备粮食,形成一个军事据点和后勤基地。陕东赤卫队政治素质强,战术灵活,又熟悉当地群众和地理,后来在配合工农革命军与反动军队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4月下旬,中共陕西省委书记潘自力到渭南、华县、固市等地具体了解和指导渭华暴动。从中央、省委到特委对渭华地区都倾注了巨大力量,暴动的风雷已经是动地而来。5月1日,陕西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渭南崇疑区苏维埃成立,它的成立,标志着渭华起义的开始。它就像一声春雷,炸响在渭华大地,震惊了整个西北地区。1928年5月10日,李虎臣部与冯玉祥部激战于潼关南五六里之北山,下午3时李部被击败。当晚唐澍、刘景桂未告知旅长许权中和杨晓初,率领一部撤出战斗向渭华地区进发;许、杨发现部队撤离潼关后,亦追赶部队向渭华而来。部队抵达华县瓜坡镇,宣布起义,举起工农革命军的红旗。对部队进行了初步整编后,抵达华县高塘镇,在地方党组织举行的盛大欢迎大会上,宣布“工农革命军”正式成立,中共陕东区特派委员会、中共华县县委、工农革命军的主要负责人,及其他有影响的革命人士讲了话;公开处决了3名反动分子,没收分配了劣绅的粮食和浮财。会后举行武装示威游行。渭华地区正式打出工农武装起义的鲜红大旗。工农革命军由唐澍任总司令,刘景桂任军事委员会主席,廉益民(卢少亭)任政治部主任,王泰吉任参谋长,吴浩然任军党委书记,许权中任军总顾问,杨晓初任军财政经济委员,高克林任参谋主任。军辖4个大队及赤卫队、骑兵分队,赵雅生、谢浩如、雷天祥等分任大队长,张汉泉任赤卫队队长,许权中兼骑兵分队队长。全军近千人。军队中还成立了士兵代表会议。在工农革命军和陕东赤卫队的强大支持下,整个5月间,渭华原上原下约二百平方公里的地面,到处燃烧着群众斗争的烈火。昔日任人欺压的农民,奋起惩处了一批豪绅和反动分子,烧毁了地主恶霸敲骨吸髓的契约,没收和分配了他们的粮食和财物。在革命农民面前,土豪劣绅狼狈逃向县城或西安,来不及跑的则手捧地契文约,向农民求饶;县府的委员、差人也不敢到苏区收粮要款了……那几千年森严的封建剥削制度,被苏维埃政权领导下的农民打得七零八落。为后来的渭北、陕甘边、陕北苏维埃政权的建立,进行了初步的英勇的尝试。渭华地当“三秦要道,八省通衢”。渭华起义对于以陕西为后方的冯玉祥来说,简直如鲠在喉。冯玉祥在取得潼关战役的胜利、巩固西安城防之后,在渭南、华县麇集了田金凯、魏凤楼、孙连仲3个师,并调集渭华一带的警察、民团,对起义的中心区域实行军事围剿。6月19日,宋哲元亲自出马,带领3个师分3路从东、西、中同时进攻。东路从华县县城出发,经瓜坡向高塘进攻,与工农革命军和赤卫队激战于乔峪河。西路从渭南县城出发,经崇凝镇向塔山进攻,陕东赤卫队奋勇迎击。敌用迫击炮疯狂轰击,在工事和营房被摧毁的情况下,陕东赤卫队被迫退却。中路从赤水出发,分两股向高塘进犯:一股从东川上来,向司令部前沿阵地猛攻,工农革命军在刘景桂指挥下与敌激战,因众寡悬殊,掩护司令部退至牛峪口;另一股从西川上来,向魏家原进攻。防守在这里的是唐澍指挥的一个中队,打退敌人数次进攻。敌正面受阻后,分兵从侧面包抄,在十分危急时刻,薛自爽带领数百农民,从敌背后杀来,才使阵地暂时转危为安。经一日激战,司令部正确分析敌我态势之后,令工农革命军与赤卫队撤至沿山的牛峪和箭峪一带。6月22日,敌人集中兵力,沿大明寺至沋河川,全面向革命军进攻,革命军凭据有利地形,英勇抗敌。牛峪口战斗,政治部主任廉益民、党委书记吴浩然不幸牺牲。薛自爽也在箭峪口阵亡。当晚,革命军翻越秦岭。一部退驻洛南县两岔河和保安镇。许权中、杨晓初率领的一部退至蓝田县的许家庙一带,与蓝田县委掌握的沙王村自卫分团合编隐蔽。7月1日,退回商洛的李虎臣5个残旅和当地民团,趁革命军立足未稳,向驻保安的一大队发起进攻。革命军因侦察失误,将敌七八百人误报为百余人,军委遂派唐澍率近百人增援,被敌包围,唐澍和赵雅生等英勇牺牲,陕东赤卫队大队长李大德等被俘后壮烈就义。驻在两岔河的二百多人,在刘景桂、刘继曾率领下同许权中、杨晓初的一部会合,退至蓝田张家坪。在这里,由刘继曾、刘景桂主持召开军事活动分子大会,决定取消工农革命军的旗帜及军事委员会,党在军队中的组织秘密起来;不开展苏维埃运动;通过许权中的私人关系暂归刘文伯师。后刘仍任命许为旅长。8月,刘文伯师进入河南,许旅在邓县被不明真相的红枪会打散。渭华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陕西省委领导的、工农群众和军队相结合的、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重要起义之一,是土地革命时期党在西北领导的土地革命的序幕和演习。这次起义给敌人以沉重打击,充分显示了渭华人民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经受渭华起义锻炼和考验的一批干部,后来转战秦岭南北、黄河岸边、泾渭平原、陕甘边和陕北一带,其中许多人成为后来西北游击队,陕甘边、陕北红军的钢骨铁梁,如刘志丹(景桂)、谢子长(浩如)等领袖人物。他们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开拓了渭北、陕甘边、陕北革命根据地。由于有了以红军为柱石的农村革命根据地,陕西以至西北人民才能坚持长期的革命斗争,使其成为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成为“我们一切工作的试验区”和通向全国胜利的桥梁。渭华起义以其不朽的丰功伟绩载入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革命史册。来源:渭南党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