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高分素材|传统文化主题(三)

文摘   2024-11-18 00:00   贵州  
 



传统

文化



在历史的洪流里, 一切的事物似乎都被裹挟而下, 在无情的波涛里湮灭无声, 幸运的是, 总有一些文化遗产能够记录下历史的痕迹, 承载文化的血脉, 非遗是一颗特殊的种子, 链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民族记忆与文化传承。





文化


传承

 


    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文/周子琦


    出生在贵州的我,对这片土地有着难以言表的深厚情感。音乐课本上的侗族大歌,像是一扇神秘的门扉,轻轻推开,便让我对这片广袤大地的东南一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终于踏上了前往黔东南的旅程。


    抵达侗族村寨前,导游的话语如同一股清泉,缓缓流入我的心田。他说,侗族大歌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悠久,结构精美而严密,歌词押韵工整,曲调悠扬动听。更令人惊叹的是,早在2006年5月,它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更是荣耀地登上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座。


    当我真正踏入侗族村寨的那一刻,仿佛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山地间,阳光干净而明亮,照耀着每一寸土地。侗族乡亲们热情地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他们手中的酒碗高高举起,碗中的包谷酒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山坡上,蝴蝶翩翩起舞,野花争奇斗艳,它们仿佛是乡亲们最纯真的祝福,随风飘散在每一个角落。


    在这乡村的每一个场景中,我都深深地被侗族儿女的歌声所吸引。在侗族村寨里,家家户户,无论老少,都能唱出悠扬动听的大歌。他们的情感纯真而炽热,歌声形式朴拙却充满生机,就像那地里的庄稼一样,茁壮成长,生机勃勃。他们的歌声虽然质朴无华,却如同天籁之音,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曾经,我对侗族大歌只是一种民歌的印象,但此刻,我的观念完全被颠覆了。大歌的内容丰富多样,以节庆喜事、特色民俗、田间劳动为主要题材,与侗族人的生活环境密不可分。这些歌声贯穿在他们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如同天才的诗篇,让每一个听到的人都能感受到那份悠然自得和心灵的净化。


    侗族大歌是土生土长的乡村音乐,是无名英雄的杰作。它可以在田间旷野中自由高歌,也可以在大雅之堂上供人欣赏。在这纯朴的歌声中,我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喜悦。

   

    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文/闫泓宇


    一种源自神秘西域的古老乐器悄然兴起,历经岁月的洗礼,到了明清时期,它更是迎来了鼎盛的风光,这种乐器便是唢呐。


    在河南省,唢呐尤为出名,也是众多省份中较早接触并传承这一文化遗产的地方。爷爷曾告诉我,在他们那一辈,唢呐匠是个备受尊敬的职业。无论是置办酒席还是下葬等重要场合,都得请唢呐匠来吹奏一番。那悠扬而富有感染力的声音,总能让人们沉浸其中,忘却尘世的烦恼。因此,每一次吹奏所得的报酬也相当可观,这也让许多人挤破脑袋也想让孩子去学习这门技艺。


    我也曾有幸听过唢呐的演奏。那声音时而欢快婉转,如泉水叮咚,清脆悦耳;时而又悲伤凄凉,如泣如诉,令人动容。演奏者的技艺之高超,让人叹为观止。他们仿佛能随心所欲地控制声音的变化,将喜怒哀乐都融入到了这美妙的旋律之中。


    然而,唢呐也有高低之分。《百鸟朝凤》便是最高规格的乐章,它象征着吉祥和幸福。那些唢呐匠们可不会轻易吹奏这首曲子,除非对方有着极高的功德和品质。然而,自从洋乐器传入中国这片广袤的大陆,唢呐便逐渐衰落。甚至有的卖艺乞丐,为了填饱肚子,竟将唢呐匠人最引以为傲的《百鸟朝凤》吹奏出来,丝毫不顾自己的颜面与唢呐匠人们的尊严。这让我感到十分惋惜,如此精妙绝伦的乐曲,为什么会变得如此没落?


    我在网络上寻找着关于唢呐的信息,看到了专业的唢呐传承人的详细教学视频。那复杂的音调、高难度的技巧,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唢呐的魅力。然而,要想掌握这门技艺,不仅需要极高的天赋和肺活量,更需要对这份文化艺术保持着热爱与赤诚之心。而我,虽然对唢呐有着一定的兴趣,但自知天赋不足,又缺乏足够的努力和热爱,最终还是放弃了这项传统文化项目。


    然而,让我惊奇的是,在一次重大的国际音乐展示会上,竟然出现了唢呐的身影。西方的乐器与唢呐相互交织,共同演绎出了一场震撼人心的音乐盛宴。在场的观众无不为之震惊,唢呐也因此走出了国门,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欢上了这门古老的艺术。


    在古往今来的众多乐器中,唢呐无疑是一种值得我们深入探索和传承的传统乐器。它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表达的方式,更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见证。


    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文/潘怡菲


    在我年幼的时光里,曾踏足过一个如梦似幻的地方,它隐藏在小城的深处,宛如仙境,散发着海市蜃楼般的神秘气息。那里,有一个古老的技艺,正静静地等待着我去探寻和发掘。


    我小心翼翼地穿过那道窄小的门扉,脚下的石板路被青苔覆盖,仿佛披上了一层绿色的外衣。抬头仰望,门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用古朴的字体写着“纸鸢”二字。我轻轻地推开门,映入眼帘的是一道道金黄色的木墙,它们闪烁着温暖的光芒。墙上挂着十几个形态各异的纸鸢,它们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古老而神秘的故事。


    其中,有一只大雁形状的纸鸢深深吸引了我。它的翅膀宽大而有力,上面的龙纹挥动着锋利的龙爪,展现出霸气十足的气势;而凤纹则显得柔和许多,盘旋在龙的周围,为整个纸鸢增添了几分灵动与和谐。


    老人见我如此喜爱这只大雁,便提出要为我新做一只。他先在纸上勾勒出大雁的轮廓,然后用几根竹条巧妙地支棱起来,做出大雁的基本形状。接着,他拿起剪刀,仔细地裁剪着每一个细节,再涂上鲜艳的颜色。不一会儿,一只栩栩如生的大雁便在他的手中诞生了,它仿佛随时都会展翅高飞。


    我接过这只大雁纸鸢,心中充满了欣喜与激动。仿佛自己真的坐上这只大雁,在空中翱翔。我迫不及待地跑到院子里,看着它在风中飞翔的英姿。恰好,一阵风吹来,大雁越飞越高,它仿佛重获了自由,飞得更加轻盈和欢快。


    看着这只飞翔的大雁,我感慨万分。我向老人表达了自己对纸鸢技艺的热爱和担忧。老人微笑着告诉我,现在很少有人去关注这项技艺了,传承的人也越来越少,恐怕以后真的会失传。


    我想,先辈们保留了那么多的梦想和追求,都寄托在这些纸鸢上。在这个小城里,有那么多梦想等待着我们去放飞和追寻。我对老人说,这个宝藏终究会被人们发现的,它就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


    那一刻,我仿佛走进了那个神秘的世界,放飞了那个深藏已久的宝藏——纸鸢。它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与希望,向着更高更远的地方飞去。




    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文/罗钰妍


    在不久前的农训活动中,有一个项目叫做缝制香囊。起初,我对此并无太大兴趣,然而,当几缕淡雅的清香悄悄萦绕在我的鼻尖时,我猛然发现,这个项目似乎比看上去要有意思得多。


    “优雅之香,穿越古今。”耳边回荡着老师介绍香囊的声音。那时的我,心中并无太多波澜,只觉得早秋的午后,虽然不再闷热,但空气中仍带着一丝丝凉意。隐约间,我听见老师说香囊有驱蚊、提神、祛湿等功效。起初,我半信半疑,直到一盘盘小巧精致的香料被端上桌面,我才猛然惊醒,刚才的昏昏欲睡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期待。


    老师介绍道,香囊有两种形态,一种是三角的,另一种是方形的。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更加小巧玲珑、可爱迷人的三角形。香囊的布料也很有讲究,绣有梅花云纹的布料通常赠予长辈,而给小辈的则是绣有老虎、狮子等灵动动物的图案。选好形态与布料后,我便跟着老师的步骤,快速而又精细地缝制起一个用细锦绳挂着的布口袋。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放入香料这一环节的期待也越来越深。


    按照老师的介绍,我开始仔细端详这些小巧的香料:有辛夷,散发着淡淡的香气;有白芷,能提神醒脑;还有甘草、青皮等,各自具有独特的功效。我根据自己的喜好,将这些香料一一塞入布口袋中。当香囊被填满的那一刻,我的心中涌起了一股难以言喻的幸福感。捧在手心的香囊,显得格外可爱。


    农训结束后,我将这个香囊送给了父亲。香囊不仅作用大,还蕴含着特殊的含义。小辈给长辈赠送香囊,代表了真诚的敬意与祝福,同时也是祈福避邪的象征。而我们这次体验香囊的制作过程,更是对非遗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


    “七彩丝线缠香囊,祝福满满暖心房。”我耳边仿佛响起了这样的诗句。直到现在,那个香囊的香气还依然萦绕在我的心间。原来,它真的比看上去要有意思得多。


   

    比看上去有意思


文/杜晨阳


    在那之前,我一直认为中医是遥不可及且神秘莫测的职业,它在我的生活中仿佛是一个陌生的存在。然而,自从那次经历之后,我对中医的看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是一个周五的体育课,我在跑步时不慎扭伤了脚。疼痛让我几乎无法站立,于是我前往省医院看病。西医检查后告诉我,需要打上石膏静养两周,这意味着我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与拐杖为伴。父亲听到这个消息后,眉头紧锁,他觉得这样实在太过麻烦。于是,他提议带我去中医馆治疗,尽管我内心十分不情愿,觉得还是听从西医的建议安心养伤更为稳妥。但在全家人的耐心劝说下,我最终还是勉强答应了。


    走进中医馆,一股淡淡的药香扑鼻而来,与我想象中的刺鼻气味截然不同。然而,当我看到另一个病房的病人正在接受扎针拔罐的治疗,那痛苦的表情让我心生畏惧。我紧张地向医生简述完病情,他却不慌不忙地将手插入兜中,轻松地笑道:“没大问题,扎针拔罐把脚里的瘀血和湿气放出来就好了。”尽管他的话语轻松,但我听后却更加忐忑不安,刚才那个病人的经历让我心有余悸。


    只见医生熟练地将银白色的针捏在手中,另一只手稳稳地握住我受伤的脚。就在那一瞬间,针已经扎进了我的脚底并迅速拔出。随后,他用特制的玻璃罐按在了扎针口上,瘀血和湿气瞬间流了出来。让我感到惊讶的是,我并没有感受到想象中的刺痛,反而有一种微微的酸胀感。我好奇地询问医生,他笑着解释道,这是正常的针感。接着,他又向我详细讲述了中医的发展史和博大精深之处,我听得如痴如醉。


    不知不觉间,瘀血和湿气已经全部排出,医生的讲述也告一段落。而我的疼痛也奇迹般地消失了。我由衷地向中医表示感谢,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从那以后,我深深地认识到,中医不仅能为我们的身体带来健康,更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次经历让我明白,中医远比看上去有意思得多。


    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文/张铁非


    竹伞轻摇,遮云蔽日,步履轻盈,踏过青苔斑驳的小径。这油纸伞,以竹为骨,以纸为衣,桐油为裳,水墨为名,悠然划过非遗的长廊,如同一幅流动的古画,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在我的记忆中,油纸伞总是与江南的美景紧密相连。儿时的我,常因动画、小说中的江南景色,对那油纸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在生活的忙碌中,这份兴趣逐渐被遗忘。直到有一次,我真正踏上了江南的土地,那细雨绵绵的午后,我漫步在江南的小巷,长久的雨让我不得不走进了一家伞店。


    店内,各式各样的油纸伞整齐地陈列着,伞面上的水墨画淡雅清新,仿佛将江南的景致都融入其中。看着这些精致的伞面,我不禁陷入了儿时的幻想中。店主热情地招呼我:“您好,需要些什么吗?”我有些不好意思,便随口说想随便看看。店主微笑着,让我自由参观。


    我仔细端详着这些油纸伞,每一把都像是艺术品,让人爱不释手。我不禁询问了一下价格,当听到“一百三”这个数字时,我有些惊讶,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回应。店主看出了我的犹豫,便耐心地解释道:“油纸伞是老祖宗传承了百年的手艺,每一把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和智慧,这是工业伞无法替代的。”她的话语让我心头一震,对油纸伞的敬意油然而生。


    店主邀请我一起参观制作过程,她指着那些原料说:“好的油纸伞,制作前要挑选上好的竹子,最好是三到四年的毛竹,放在水中浸泡一个月左右。”说着,她熟练地削着竹节,将竹子变成均匀的竹条。她又指着伞面说:“这是天然的棉纸,桐油也是纯天然的。”在她的巧手下,竹条变成了平整的伞骨,切出完美的弧度。制作伞骨的过程既考验手艺人的力量,又需要耐心和细心。


    油纸伞的寓意丰富多样,代表着团圆、平安和幸福。因此,很多人结婚送礼都会选择油纸伞。听到这里,我对油纸伞的兴趣更加浓厚了,于是挑选了一把心仪的伞。


    华灯初上,夜色渐浓,古巷中传来歌舞笙箫的声音。我手持油纸伞,漫步在古道上,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充满诗意的时代。



    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文/杨颜菘


    文化非遗,常被我们视作古老传统,甚至觉得有些刻板。然而,有些活动比看上去要有趣得多,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更是让人着迷。


    记得在一个甜蜜的黄昏,夕阳洒满街道,人群中穿梭着一条巨龙。这是一群青年在舞动,他们有的挥舞着龙身,有的摆动龙尾,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和协调。随着锣鼓声的激昂,舞龙的队伍在街头翻滚,仿佛将整个世界都卷入这震撼的舞台。


    起初,我只是被舞龙的外表所吸引。那色彩斑斓的龙身和栩栩如生的龙头,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舞龙之所以吸引人,远不止这些。在舞龙的过程中,我看到了队员们之间的默契和合作。他们无需言语指挥,仅凭眼神和动作便能相互配合、同步表演。这种默契不仅体现在舞龙的技艺上,更体现了他们对传承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每一次的表演,都是对祖先的致敬,也是对文化的传承。


    同时,舞龙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征,代表着力量和好运。舞龙不仅是一种表演,更是一种祈福的仪式。每当舞龙经过,人们都会抬头仰望,心生敬畏,祈愿家宅平安。


    随着舞龙节的结束,我深深地被这项活动所打动。看上去,它只是一场视觉盛宴,但实际上,它承载了太多的文化和情感。


    舞龙,让我领略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我更加尊重我们的文化。它让我明白,那些看似古老刻板的文化,背后往往隐藏着无尽的乐趣和深厚的底蕴。只要我们去了解、去体验,就能发现其中的美好和魅力。



    

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文/刘惜悦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我有幸在假期期间目睹了我国非遗文化——打铁花的壮丽场面,"大树银花"的美景令人叹为观止。打铁花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勇气,也是历史与时代的璀璨碰撞。


正如辛弃疾所言:“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诗句正是对“火树银花”奇观的生动描绘。在传承人的演绎下,摄氏一度的铁水在空中翻飞,宛如流星,又似烟花,璀璨的星光在地面上绽放,层层叠叠,虽多却不显拥挤,一朵接一朵地降临。或许,“春风吹开千树银花”便是这般景象!铁花的光彩既绚烂又耀眼,美得让人心悸。


然而,当表演结束,我询问那位打铁花的老者:“现在打铁花的情况如何?”老者只是无奈摇头:“唉,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几乎无人愿意继承这门技艺。”我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忧伤。


但一年后,我再次相信我国打铁花的火焰如同希望之光般重燃。来自烟雨江南的第一位女性传承人接过了打铁花的火炬,带领一支女子队伍成功让全国人民关注到了这一非遗文化。然而,学习打铁花的过程无疑是艰苦的。


她们在练习时,需要用两根重达七斤的木棒相互敲击,将石子放到一根木棒上,再将其打至高空十几米的树枝上。对于女性而言,要想超越男性在力量上的差距,打出更加炫烂的铁花,就必须坚持长期练习。幸运的是,她们做到了,还克服了摄氏一度的铁水溅到身上的痛苦。我坚信,打铁花的火炬不会熄灭,将有更多人继承这一非遗文化。


“火树银花”既是天际烟火在人间的映射,也是力量与温度碰撞产生的非遗瑰宝。


我深信,打铁花,远比看上去更为有趣。

  


  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文/陈雨立


    蜡染,这一少数民族的传统艺术,在贵州省散发着独特的光芒,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去年暑假,我满怀期待地跟随研学团前往榕江,去亲身体验这一古老而神秘的艺术形式。


    研学团的活动丰富多彩,不仅有蜡染,还有绘画、参观古老的鼓楼等。然而,蜡染却像一块磁铁,深深地吸引着我。初闻要体验蜡染时,我内心其实有些忐忑,毕竟蜡染听起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既然来了,我便鼓起勇气,决定一试。


    进入蜡染体验馆,一座木质小楼映入眼帘,房梁上挂着还未完成的蜡染作品,它们虽未完成,但那独特的韵味和美感已经让人心生喜爱。走进工作室,座位已经整齐地排列好,每个座位前都摆放着一个小锅,锅里煮着滚烫的蜡液。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阿姨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她递给我们一些工具,并耐心地介绍道:“这是蜡刀,是用来蘸蜡绘制图案的。”说完,她便拿起木炭和蜡刀,开始演示起来。只见她的手指灵活地在布上跳跃,木炭勾勒出的线条流畅而优美,接着,她蘸取蜡液,小心翼翼地倒在图案上,那线条纤细而流畅,仿佛有生命一般。


    轮到我上场了,我学着老阿姨的样子,小心翼翼地描出线条,然后蘸取蜡液。然而,我的线条却显得笨拙而凌乱,与老阿姨的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正当我沮丧之际,老阿姨却微笑着鼓励我:“没事的,凡事都要经过练习。”说完,她又递给我一块布,让我重新开始。


    这一次,我更加认真地对待每一个细节,先在废布上练习线条的流畅度,直到感觉差不多了,才敢在正式的布上动手。炎热的天气和滚烫的蜡锅让我满头大汗,但我没有放弃,一遍遍地尝试,终于找到了感觉。我画出了自己心中完美的线条,然后开始勾勒图案的轮廓。一笔一笔,我勾勒出了图案的轮廓;一点一点,我填充了图案的色彩。


    经过两天的等待,我终于拿到了自己的蜡染作品。老阿姨夸赞我心灵手巧,却又叹了口气:“如今这门手艺真是很少人愿意学了,你们也算是传承人了。”我望着手中的作品,图案是我喜欢的游戏角色,通过钴蓝色的布料,我仿佛看到了新时代的元素与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我仿佛看见年轻的人们伏在桌上,一笔一画地勾勒着蜡染图案,他们感叹:“蜡染真是比看上去有意思多了!”


    这次蜡染体验不仅让我学会了这门传统手艺,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蜡染,这门看似简单的艺术,实则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无穷的乐趣。



    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文/邓富家


    自我有记忆起,直至踏入初中的门槛,“蜡染”二字始终未曾在我的世界里留下痕迹。然而,一节别开生面的美术课,却让我有幸邂逅了这一民族瑰宝,而引领我走进蜡染世界的,正是我的美术老师。


    推开教室的门,一股淡淡的蜡油香扑鼻而来,讲台上静静地摆放着一盆蜡油和一叠白纸。老师微笑着,为每桌分发了一把特制的蜡刀和一张待染的布。随着老师在展台上熟练地展示蜡染技艺,我内心的好奇与期待也被悄然点燃。


    我拿起蜡刀,轻轻地将刀面浸入蜡油中,准备在布上留下我的第一笔。然而,刀上的蜡却迅速凝固,让我一时手足无措。幸好,同桌虽然手不巧,但热心的他提醒我可以用桌上的高热设备加热蜡油。几分钟后,蜡油再次变得柔软,我再次拿起蜡刀,小心翼翼地在布上勾勒。


    这把蜡刀由两片刀片组成,中间的缝隙可大可小,粗时可以大面积涂抹,细时则可以精雕细琢。我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蜡染创作中,仿佛整个世界都静止了。我描绘的是两条锦鲤托举着太阳,它们似乎正奋力向太阳游去,又如同众星捧月般环绕着太阳,整个画面充满了阳光与活力,寓意着福气冲天。


    虽然图案并不复杂,但我也足足花了近十分钟才完成染色。随着最后一笔落下,虽然作品还略显稚嫩,但在我看来已经栩栩如生、绘声绘色了。


    接下来的一步是将布放入染料中。染料是深紫色的,显得神秘而庄重。我小心翼翼地展开布料,缓缓将其浸入染料之中,让每一丝纤维都均匀地染上颜色。这染料是从蒜蓝、马蓝等植物叶片中提取而来,神奇地呈现出紫色。完成这一步后,需要等待几天时间,才能让蜡染作品呈现出最终的效果。


    一个星期后的美术课上,老师带着我们的作品走进教室。“这次活动中,有一个组的作品做得非常好,我决定将它展示出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默默地注视着白板屏幕。当看到展出的正是我亲手制作的那幅蜡染作品时,我和同桌激动得跳了起来。


    蜡染不仅仅是苗族的传统文化瑰宝,更是我亲手创造的艺术品。那些曾在视频上看到的蜡染图片,无论如何也无法与我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相提并论。这次蜡染体验让我深刻体会到,很多事情只有亲自去尝试、去体验,才能发现它们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文/黄映月


    蜡染,是苗族姑娘们的独特语言,是她们用色彩编织的文字,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书”,令人心驰神往。


    我也被这项非遗的魅力深深吸引。刚升入初中时,我便满怀期待地加入了艺术社团。当我踏入艺术教室的那一刻,眼前琳琅满目的蜡染作品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经老师介绍,这些作品都是出自每一届的学长学姐之手,每一幅都独一无二,它们以墨蓝和靛蓝为主色调,诉说着各自的故事。


    步入社团生活的第一篇章——“蜡染”,我感受到了这项艺术的神秘与魅力。我们需要自己去准备材料,来完成属于自己的蜡染作品。蜡染的制作过程繁琐而精细,分为浆洗、画蜡、浸染、煮蜡和晾晒等多个步骤,每一个步骤都至关重要。


    由于条件限制,我们不能亲自体验完整的蜡染过程,于是我们便利用蜡染画来代替。我们准备了蜡笔、素描纸、蓝墨水和笔刷等工具,将画作与这项非遗技艺相结合,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在创作过程中,我们先用铅笔起稿,再用蜡笔勾勒图腾的轮廓,然后小心翼翼地用笔刷进行浸染,最后经过晒干,一幅精美的蜡染画就诞生了。


    这次简易版的蜡染体验虽然耗费了我们不少时间和精力,但让我们更加敬佩那些真正的蜡染传承人。她们要从制作染料开始,每年11月左右采集蓝草,经过浸泡、加入生石灰等复杂工序,才能让蓝草的魔法生效。在这些非遗传承人的手中,一张张白布变得风格多变、千姿百态,蜡染不愧为我国古代四大印花技艺之一。


    蜡染不仅是非遗文化的瑰宝,更是来自灵魂深处的即兴创作。它蕴含着苗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承的坚守,生动、灵活且不可复制。它永远那么神秘,那么吸引着我,让我愿意不断去探索、去品味其中的韵味。


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文/曾赵晨曦


        川剧,这一源自巴蜀大地的传统戏剧,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国戏曲的百花园中熠熠生辉。它不仅是四川文化的瑰宝,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川剧的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到唐代。那时,它在民间广为流传,被亲切地称为“川戏”。到了清朝,各地的戏剧汇聚四川,经过时间的洗礼,逐渐形成了高腔、胡琴、弹戏、昆曲、灯调五种声腔,各具特色,精彩纷呈。川剧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标志着它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川剧的表演形式丰富多彩,其中最令人拍案叫绝的便是“变脸”。演员们通过快速更换面具,形象地展现了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令人目不暇接。据说,变脸这一绝技最初与人类面对猛兽时的生存策略有关,后来被川剧艺术家巧妙地运用到舞台表演上,成为四川文化的标志性特色。


     除了变脸,川剧还有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表演,如喷火、水袖等。这些表演不仅丰富了川剧的内涵,也使它在众多剧种中独树一帜。川剧中的角色行当分为小生、旦角、生角、花脸、丑角五个类别,每个行当都有其独特的表演方式和风格,充分展现了中国戏曲虚实相生的美学特色。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川剧也面临着观众老龄化、传承断层等困境。但近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振兴川剧,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如今,川剧这朵绽放在巴蜀大地上的艺术之花,正以其独特的魅力,走出四川,走向世界。它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领略到它的风采。








小西作文
95后语文老师👩‍🏫分享学生原创作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