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洪流里, 一切的事物似乎都被裹挟而下, 在无情的波涛里湮灭无声, 幸运的是, 总有一些文化遗产能够记录下历史的痕迹, 承载文化的血脉, 非遗是一颗特殊的种子, 链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民族记忆与文化传承。
01
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文/张梓铭
西北,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这里沙漠与戈壁广袤无垠,看似荒凉,却孕育着一条连接东西的金色纽带——黄河。它宛如一条黄嘴的长龙,为西北带来了生机与富裕。
在这个暑假,我踏上了前往宁夏的旅程。宁夏,这片土地曾是宋朝时西夏人民的家园,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当我走进宁夏博物馆,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千年前,亲眼目睹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在众多展品中,最吸引我的莫过于西北的特产——羊皮筏子。我幻想着坐上这样的交通工具,在黄河上随波逐流,一定别有一番风味。于是,一个念头在我心中萌发:亲自去体验一下羊皮筏子。
带着这个念头,我来到了宁夏中卫的沙坡头沙漠。远远望去,一片金黄,宛如金色的海洋。而在这金色的海洋中,一条巨龙蜿蜒奔腾,那就是黄河。黄河与沙漠的交融,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观——沙漠之河。极目远眺,一座大桥横跨在黄河之上,气势恢宏。桥下,一艘艘羊皮筏子随着黄河的波涛起伏,向着远方驶去。
终于,我梦寐以求的羊皮筏子就在眼前。羊皮筏子的制作过程并不简单,需要将羊皮晒干、涂油,然后将羊皮的四个角用麻绳缠紧。麻绳遇水会膨胀,从而起到密封的作用,不用担心进水。又因为麻绳造价便宜,所以性价比极高。最后,将羊皮充气,把最后一个角的出气孔用麻绳封住,羊皮筏子就做好了。当然,羊皮筏子的保养也非常简单,只需要定期放气和在羊皮上涂油即可。油可以堵塞羊皮上的毛孔,防止水分蒸发。
当我坐上羊皮筏子,随着黄河顺流而下时,划船的师傅唱起了浓厚的西北民歌。那歌声悠扬动听,让我感受到了西北人民的热情与豪迈。此刻的我,仿佛融入了这片土地,与黄河、与羊皮筏子、与这片神奇的土地融为了一体。即使人生之路充满坎坷,但只要我们勇往直前,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羊皮筏子,这个看似简单的交通工具,却承载着华夏千百年来的历史与文化。它代表着西北人民的智慧与勤劳,更代表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这次体验,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西北的魅力,也让我更加珍惜这段难忘的经历。
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文/曾靖博
打印机,这个在现代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的设备,其实在我国普及的时间并不长,近二十年才逐渐走进千家万户。而在此之前,占据印刷界主导地位的是古老的活字印刷术。
早在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就详细记载了活字印刷术的奥秘。怀揣着对这份古老智慧的敬畏与好奇,我踏入了活字印刷术传承体验馆的大门。一进门,一股淡淡的木头清香便扑鼻而来,映入眼帘的是几位师傅正专注地在木块上刻字。他们一手握刀,手法娴熟地在木块上刻划,仿佛是在进行一场艺术的创作。不一会儿,一个个反刻的汉字便跃然木块之上,我不禁拍手叫好,跃跃欲试。
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左手紧握木块,右手执刀,小心翼翼地刻下了《静夜思》的全诗。然而,初学者的手艺总是略显生疏,我的作品并未得到师傅的认可。“这个不合格,必须重新刻。”师傅的话语虽然严厉,但却激发了我内心的斗志。我抱怨刻字之难,甚至有过放弃的念头,但一想到还未揭开活字印刷术的神秘面纱,我便咬咬牙,决定再试一次。
经过一番努力,我终于刻出了满意的字模。接下来,便是检字排版的环节。我学着师傅的样子,将字模按照诗的内容进行排列。虽然速度没有师傅那么快,但最终还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任务。
终于,到了最激动人心的印刷环节。我拿出平板,撒上松脂、草木灰,用喷枪加热。待松脂融化后,我将字模轻轻排上去,再用另一块平板压实。几分钟后,我倒入墨水,用刷子轻轻涂抹。待墨水稍干,我小心翼翼地盖上宣纸,轻轻按压。当我揭开纸张的一角时,一首《静夜思》赫然呈现在眼前。
我双手捧着这份来之不易的珍宝,心中感慨万千。曾经的我只知道活字印刷术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而如今,我亲身经历了这一过程,才深刻体会到它不仅仅是一项非遗,更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结晶。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发现活字印刷术比看上去更有意思,它蕴含着无尽的魅力与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传承。
02
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文/潘玟希
这是一门应用广泛且充满魅力的手艺——篆刻,它既有“墨对痕细腻尽展”的雅致,又蕴含“帝王篆字个书千年”的磅礴气势。它既是“握笔利彤管,篆刻未期益”的深深思念,也是“篆刻工艺传万世,文化之美断绵延”的代代传承。
众所周知,篆刻是青石与白刃间的巧妙配合,也是飞灰与砂纸间的激烈对峙。它可以展现出白底朱文的清新秀雅,也能呈现出红底白文的庄重大气。最初,我只是被篆刻成品的精美所吸引,便去学习这门手艺。然而,在一两次的尝试之后,我便因缺乏耐心而失去了兴趣。那时,我心浮气躁,手中的刀随着一次次用力,刻歪了线条。我不明白,为何我与同学们用的方法、刀具都相同,我却无法刻出满意的作品?后来,因学业繁忙,我放下了刻刀。
直到上了初中后的某一天,我突发奇想,再次拿起了那把久违的刻刀。我凝视着它,默默感受着它的重量,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感。我终于明白,篆刻并非简单的力气活,它需要轻柔而不失刚劲的刀法,更需要真正的兴趣与耐心。当我再次将刀尖落下,这一次,石头上留下的不再是蛮力开辟的碎屑,而是我用真心与兴趣雕刻的痕迹。原来,并非我没有天赋,而是我从未真正对篆刻产生过浓厚的兴趣。我也终于明白,篆刻并非急于求成者所能领悟的,它需要时间的沉淀与心境的平和。
于是,我又一次在石头上落下了刻刀,那小鱼优美灵动的尾巴逐渐有了形状。这一次,我不再急躁,手中的刀或执或捏,柔中带刚,刚柔并济。一刀、两刀、三刀……随着刻刀的舞动,我终于刻出了满意的作品。再看时间,其实并不漫长,原来刻石头需要的不仅是力气,更需要的是耐心与专注。我感受到了篆刻的乐趣,它在古朴中透露出丝丝清雅,让我在方寸之间感受到了天地的广阔与深邃。
当这枚印章在宣纸上印下时,它不仅仅是一条小鱼闲章的印记,更是我心境转变的见证。如今,我深深地感受到,篆刻其实比看上去更有意思,它是一门值得我们去探索与品味的手艺。
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文/孙守烨
在秋风轻拂,落叶飘零的季节里,村里那位备受尊敬的老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中医,悄然离世。全村的人自发地聚集在村道上,低头默哀,为这位一生悬壶济世的老人送行。
记得我三岁那年,被爷爷拉着去老中医的医馆看病。初次见面,我觉得他就像个谜一样的人物。他开的中药,苦涩难咽,而且见效似乎也没有西药那么快。因此,我对他并没有太多的好感。然而,随着接触的增多,我逐渐了解了他,也了解了中医的博大精深。
老中医的书房里,摆放着一排泛黄的医书。有一次,我好奇地翻开其中一本,竟然发现这是明代时他祖爷爷所著的《寒气、木气与脏气》。这些医书承载着老中医家族几代人的医学智慧。七岁那年,我连续高烧不退,西药对我已经失去了效用。正当我陷入绝望之际,突然感觉被一双有力的大手抱起,背上传来一阵阵凉意和刺痛。那是老中医在为我进行刮痧和针灸。一番治疗后,我陷入了沉睡。醒来时,一张慈祥的脸庞映入眼帘,是老中医。他手中端着一碗药汤,颜色微黄,散发着浓郁的中药味。我皱着眉头喝下,苦涩中带着一丝甘甜。老中医告诉我,针灸和刮痧后服用这种药,身体会恢复得更快。
我曾亲眼见过老中医抓药。在密密麻麻的药柜前,他迅速而准确地挑选出几味药材。我以为这需要很长时间,但不到一分钟,药方上的药材就已经称量完毕。当我惊讶地问他如何做到时,他只是淡淡一笑,说:“抓得多了,自然就知道放哪了。”
老中医的医术不仅限于开药。他更注重调养身体,提倡“治未病”。有一次,他甚至用酒来治病。他将自己配制的酒涂抹在病人的背上,然后点燃。虽然火焰的温度并不高,但当病人起身时,气血明显有了好转。这一幕让我对中医的神奇疗效有了更深的认识。
最让我着迷的是老中医的号脉。每当他做这个动作时,我都会凑过去仔细观察。他只需轻轻一搭病人的手腕,就能准确地说出病情。这种技艺的精湛和神奇,让我对中医充满了敬畏和好奇。
如今,老中医已经离我们而去。习惯了中药的我,在服用西药时总感到有些不适应。小时候觉得中药古怪难喝,殊不知,中药在治病的同时,也在调理着我们的身体。中医,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传承。它让我惊奇、让我敬畏,更让我对生命和健康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老中医的一生虽然平凡,但他用自己的医术和爱心为乡亲们带来了健康和希望。他的离世让我们感到惋惜和悲痛,但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文/龙梓铭
川剧,这一四川境内的非遗文化瑰宝,源于唐代,历经一千二百多年的风雨洗礼,依旧熠熠生辉。去年五月,我有幸在老家亲眼目睹了这一传统艺术的绝妙风采。
在一个古朴的戏台上,一位身着鲜艳红色戏袍,手持白红相间扇子的戏子,从帘幕的缝隙中缓缓走出。他随着悠扬的音乐翩翩起舞,扇子猛然一张,在脸前一挥,一个眼角点缀着两抹杏红的白面具便赫然出现在观众眼前。他挥舞着扇子上书“戏子无名”四个字,单脚抬起,以右脚为轴优雅地转了一圈,瞬间,一张半人半鬼的神秘面具展现在众人面前。随着音乐节奏的变换,一张又一张脸谱在他的脸上交替出现,令人目不暇接。
当音乐渐渐停歇,他缓缓走下戏台,与观众亲切握手。随后,他示意一位观众轻轻触碰他的面具,刹那间,他的头部剧烈摇晃起来,宛如被某种神秘力量所驱动。不一会儿,一张全新的深红色脸谱便神奇地呈现在他的脸上,引得观众阵阵惊叹。这一幕,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川剧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让我琢磨了许久,仍觉意犹未尽。啊!川剧远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只见他又重新走上戏台,在台上轻盈地来回走动。他走到一张桌子旁,拿起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缓缓将其放入口中。随着一声轻微的“扑”响,一个火球竟从他的嘴巴中缓缓吐出,持续了两三秒钟之久。这一刻,掌声如潮水般汹涌而来,响彻云霄。
一曲终了,我的心情依旧沉浸在深深的震惊之中。这不同寻常的一幕令我难以忘怀,变脸的一幕幕在我的脑海中反复回放。川剧,这一非遗传承文化,真是远比看上去更有意思!我们应该珍视并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越烧越旺,永远闪耀!
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文/张浩然
文化,如同那辽阔无垠的江海,包容着世间万物。它可以是张若虚笔下“江月年年望相似”的美好幽深,也可以是李白“起舞弄清影”的飘渺烂漫。那一篇篇流传千古的诗词,字字珠玑,犹如璀璨星辰,点缀着中华文化的浩瀚夜空。我们的文化,从黄河的滚滚波涛中诞生,从悠扬的箫声中流淌,在中国画中展现,更在锦瑟的弦音间流转,与无生命的乐曲交织在一起,绽放出别样的光彩。文字,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记得我刚刚来到这个世界时,耳边便充斥着妈妈与一群身穿白大褂的人叽里呱啦的对话。那些陌生的字词,像是一个个活泼的小精灵,蹦入我的耳朵,引起了我极大的好奇。妈妈告诉我,那是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镌刻在我们的基因之中,承载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开始学习书法,妄图通过这一途径来深入了解中华文字的魅力。颜真卿的字体规正而又洒脱,王羲之的书法隽秀玲珑,张风子的字迹则如丝带拂过般清新自然。这些大师们的作品,无一不是中华文字的完美体现。在挥毫泼墨之间,掩映着中华民族的含蓄内敛;在笔锋回转之际,彰显着文化的典雅深厚。
后来,我上了小学。在一次庄严的开笔礼上,我们穿上礼服,走到桌前。老师用朱砂在我们的眉心点上一点红,象征着智慧与启迪。我们提起笔,一撇一捺地写下“人”字。那一刻,我仿佛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厚重与深远。从此,我们以笔为舟,以梦为帆,驶向中华文化的未来。
回望过去,仓颉造字之时,他或许未曾想到,今日这些字已成为世界的瑰宝。我身为华夏儿女,凭借这一撇一捺,书写着千年的佳话。浩浩九州,皆是中华的土地,皆受文字的滋润。岁月匆匆流逝,但文字却可以成为我们一生的挚友。在这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只有文字能够陪伴我们走过春夏秋冬。它远比看上去更加有趣和丰富。
字字如珠玑,秀丽而典雅。它们不仅仅是符号和工具,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和传承。让我们用心去感受文字的魅力吧!
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文/刘菲彤
银饰,这种熠熠生辉的物品,大家并不陌生。在展览馆中,那些精美的银饰背后,都蕴含着工匠们无比坚韧的毅力与无尽的匠心。然而,银饰的故事,远不止于此。
在侗族的文化里,银饰有着别样的意义。一些家庭会早早地为自己的女儿准备银饰嫁妆,从女儿幼时便开始积攒银子。这些银子,经过熔炼、反复锤打,每一个细节都需精心雕琢,才能最终成为闪耀的饰品。有时,工匠们需要制作极细的银丝,这可真是个技术活,稍有不慎,银丝便会断裂,一切便得从头再来。
爷爷那一辈,就是这样用心制作银饰的。姑姑和小姑的嫁妆,都是爷爷亲手打造的。想象一下,爷爷拿起那块冰冷的银块时,心中一定充满了期待与想象,他会思考这块银块最终将变成什么模样。然后,他便会拿起工具,一下一下地敲击着银块,每一次敲击都充满了专注与虔诚。
制作银饰,需要的是耐心与细心。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无论是线条的流畅度,还是图案的精准度,都需要工匠们精心把握。在连接各个部分时,火候的掌握更是关键。火太大,会烧化已经打好的造型;火太小,连接处又会不坚固,容易断裂。
在制作头饰时,困难更是无处不在。那些细腻的花瓣,需要控制好厚度,才能呈现出完美的效果。爷爷总是小心翼翼地取出银子,烧好后拿起小锤子,在石板上一点一点地打磨。随着“咚”“咚”“咚”的声音,花瓣的轮廓逐渐清晰,再经过一番磨砺与修整,一片完美的花瓣才算完成。这个过程,有时需要很久,有时又能在半小时内完成,但爷爷总是保持着不急不躁的心态。
我小时候戴过的两个保平安的小镯子,也是出自爷爷之手。如今,镯子还在,但爷爷却已离我们而去。每当看到这两个镯子,我都会想起爷爷那双巧手和他对银饰制作的热爱与执着。
如今,城市中的机械制品越来越多,很多手工制品渐渐被机制制品所替代。但我认为,机械制品虽然快速、准确,却永远比不上手工制品中蕴含的匠心与毅力。那份独特的情感与温度,永远镌刻在手工制品之中,令人敬佩与感慨。银饰,就是这样一种比看上去更有意思的物品。
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文/黄潇愉
“火树银花落,万点星辰开。”题记中的这句话,仿佛带着我们穿越时空,去体验一场1600度的非遗浪漫——打铁花。
打铁花,又名“打铁柳”,是中国古老而神秘的民间社火之一。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向往。每当夜幕降临,非遗传承人便会赤裸上身,手持盛满铁汁的花椅,另一只手紧握木棒,用力一击,铁水瞬间在空中绽放,犹如万朵火花飞舞,点亮了整个夜空。
记得那年冬天,我们全家有幸来到河南省,经历了一路的换乘与颠簸后,原本打算在酒店中好好休息。然而,楼下公园传来的阵阵欢呼声却让我们瞬间打起了精神。我们趴在窗边,只见铁水如同流星般划破天际,又似繁花般在空中绽放,既明亮又不失淡雅。这突如其来的美景,瞬间驱散了我们的睡意。
我们迫不及待地跑到公园,打铁花的地方在夜色中格外显眼。不一会儿,我们便来到了现场。只见传承人一个接一个地跑到柳树底下,手起锤落,铁水在空中绽放成一片片璀璨的“星辰”。每一次的击打都让我们屏息以待,每一次的绽放都让我们惊叹不已。尽管是在寒冷的冬天,但观众和传承人们都仿佛忘却了寒冷,热血沸腾。有人对着铁花许愿、祈福,希望新的一年能够红红火火、万事如意。
打铁花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历经千百年而流传至今。每一朵铁花的绽放都寓意着吉祥如意、万事顺遂,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传承人们则需要具备高超的技艺和非凡的勇气,才能将这门古老的艺术发扬光大。
打铁花,这是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与智慧结晶。它不仅仅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上的震撼。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力量,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03
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文/廖予菡
在绚烂的舞台之上,时常能见到一把把油纸伞悠然划过,如同一朵朵绽放的莲花,带着一种独有的诗意与雅致,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漫步在古朴的镇街上,一把把油纸伞悬挂在店铺上方,随风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我的目光被这些精美的油纸伞深深吸引,不由自主地走向一旁的手工艺人,好奇地询问起这油纸伞的制作过程。
油纸伞,这一中国传统工艺品,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雨伞,其使用历史已逾千年。制作油纸伞的第一步是选竹。手工艺人们通常会深入海拔八百米以上的深山,精心挑选老楠竹作为原料。这些竹子茎直节少,韧性大、弹力强,是制作油纸伞骨架的上乘之选。
选好竹子后,便是制作骨架的繁琐工序。手工艺人们会先将竹子削成伞骨,再经过水浸、日光晾晒等复杂处理,以增强其韧性和耐用性。接着,他们会进行钻孔、拼架、穿线、联伞柄伞头等细致入微的工序,直至一把完整的伞骨架呈现于眼前。
骨架制成后,便是上伞面的环节。手工艺人们将精心裁好的纸小心翼翼地粘上骨架,然后进行修边、定型,并置于烈日下暴晒,使伞面更加平整、耐用。
接下来是绘画,这是油纸伞制作中最为关键的一步。手工艺人们会亲手在伞面上绘制图案和花纹,有的甚至会邀请书画名家前来绘制。这些图案和花纹结合了中国传统书画的精髓,使得每一把油纸伞都充满了独特的艺术气息。
最后一步是上油。手工艺人们会在伞面刷上熟桐油,这是油纸伞防水和耐用的关键所在。熟桐油能够巧妙地渗透到纸纤维中,使伞面更加坚韧、防水。待桐油完全干透后,一把精美绝伦的油纸伞便大功告成了。
爷爷在一旁感慨道:“整个制作过程需要经过多道工序,而且几乎全是手工制作。因此,每一把油纸伞都是独一无二的。同时,由于油纸伞的制作工艺非常讲究,它也被誉为‘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
油纸伞不仅美观实用,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象征着吉祥如意、节节高升、美满平安,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文/吴俊毅
印章,这个看似平平无奇的小物件,却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每当提到书画,人们总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印章的存在。然而,印章的价值并不仅仅局限于那几个字或图案,它背后所蕴含的意义,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和深刻。
我第一次接触到印章是在小学时期。那时,书法老师递给我一枚印章和印泥。我拿起印章仔细端详,只见一个矩形框内,几个方方正正、规规矩矩的字映入眼帘,可我却一个字也看不懂。当时,我觉得印章似乎并没有什么用处,沾了印泥盖章后还得清洗,而且也不知道该盖在字的哪个位置。于是,我便把它随手丢进了柜子,不再理会。
然而,直到初二时,我再次与印章相遇。老师在课堂上详细讲解了印章的制作方法,并告诉我们,印章不仅仅是一个图案,它还能表明物品的所属。如果你在一幅画上盖了章,那就意味着你曾拥有过这幅画。起初,我对这个观点并不以为然,觉得念个名字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但由于是作业要求,我不得不硬着头皮开始制作印章。
回到家后,我花了不少钱购买了一块玉石,准备着手雕刻。我小心翼翼地画好草图,然后拿起刻刀,沿着纹路一点一点地雕刻。这个过程异常艰难,我使出了浑身解数,也只能在玉石上留下淡淡的痕迹。一笔一画,我耐心地雕刻着,随着时间的推移,桌上的粉末越堆越多。终于,在漫长的等待后,我的印章诞生了。我迫不及待地沾上印泥,盖在了纸上。虽然字迹略有歪斜,但带给我的感觉却与签名截然不同。一股喜悦和自豪感涌上心头。
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了印章的独特之处。它并不像签名那样简单直白,而是凝聚了制作者的心血和情感。当一枚印章盖在画上时,它不仅能表明所属,更能体现出制作者对画的热爱和尊重。这些情感是签名所无法比拟的。小小的印章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更凝聚了无数制作者的心血和智慧。
如今,每当我看到印章时,都会想起那段制作印章的经历。它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印章背后的意义和价值,也让我更加珍惜这个看似普通却又不凡的小物件。
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文/周冠羽
回到老家,无聊感如潮水般涌来,没有了平时那些美味的零食相伴,餐桌上总是那些没有味道的米饭和千篇一律的炒菜。我向妈妈倾诉了这些感受,她微笑着提议:“要不,我给你做姥姥传给我的糍粑吧。”
起初,我对这个提议并没有太大的兴趣。我心想,不就是个面团里包点馅吗?还要揉面、做馅、包起来,多麻烦啊!还不如去镇上买点零食吃呢!然而,妈妈却坚持要我做,我只好无奈地答应了。
制作糍粑的过程开始了。首先,我们拿出面粉,小心翼翼地加入适量的水,然后用手慢慢地搅拌。面粉与水交融,逐渐形成一个光滑的大面团。接着,我们用刀将这个面团均匀地分成很多份,每一份都大约与手掌大小相仿。
接下来是做馅料。我们把新鲜的豆角和肥瘦相间的肉混合在一起,然后下锅翻炒。油在铁锅里欢快地跳跃着,不时地溅到我的脸上、手上。虽然手上被烫出了几个小水泡,但当我闻到那诱人的香味时,心中的厌烦顿时减轻了许多。大约过了十分钟,豆角已经变得翠绿欲滴,肉也变成了金黄色的油渣。我把它们盛到一个盆里,按照妈妈的指示,等待馅料稍微凉一些后,就开始包糍粑了。
包糍粑的过程既有趣又充满挑战。我先将面团放在手心,轻轻地按压使它变得扁平,然后在面团的中间放上一勺馅料。接着,我用周围的面团将馅料包裹起来,慢慢地揉成一个球形。最后,我把它放在一旁,让它慢慢地变得扁平。就这样,一个个糍粑在我的手中诞生了。
最后一步是下锅油炸。当糍粑被放进热油中时,它们迅速穿上了金黄的外衣。不一会儿,整个厨房都弥漫着诱人的香气。这香气仿佛有魔力一般,让我对零食的渴望瞬间烟消云散。我迫不及待地用筷子夹起一个糍粑,轻轻地咬了一口。外面的面团被炸得酥脆可口,里面的面团却仍然保持着柔软的口感。再加上那美味的馅料,简直就是人间美味啊!
自从这次制作糍粑的经历之后,我对糍粑的看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原本的厌烦到现在的敬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门手艺的魅力。妈妈告诉我,这门手艺已经传承了很久很久,是家族的传统之一。因此,我也暗暗下定决心,要将这门手艺继续传承下去。
现在回想起来,那次制作糍粑的经历真是比看上去更有意思。它不仅让我品尝到了美食的滋味,更让我体会到了传承与创新的魅力。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珍惜这些传统手艺,将它们发扬光大。
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文/刘瑞琳
踏上文化传承之旅,我们会遇到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亲身实践与电视上所见大为迥异。
扎染,作为苗族的一项非遗技艺,在屏幕上看似轻而易举,亲自尝试却发现难度非凡。扎染过程包含五个步骤:首先是选材,所选布料非同寻常,而是选用真丝;其次是扎制,利用皮筋将布料捆绑,形成图案;第三步是染色,使用乌兰植物水进行染色,用线、针等工具将布料扎上并浸泡于植物水中,持续10至20分钟;第四步是解扎,解开结口,布料上便呈现出独特的图案,有的如蓝天白云,有的似各种动物……最后将布料晾干,扎染便宣告完成。
“一次染为蓝,二次染为靛。”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古代常见的防染印花纺织品包括绞缬、蜡缬和夹缬等,均为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扎染是通过结扎织物使其局部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是中国传统染色技术之一。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利用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的组合后再染色,其特点在于用线在被印染的织物打绞成结后进行染色,之后拆除打绞的线,这种技术有一百多种变化技法。最令人惊叹的是,每种扎结的花纹在染色后都不会出现相同的图案,这是机器无法实现的,因此只有手工扎染才能达到。
扎染不止是一块布料的诞生,更是世世代代的传承与非遗文化的承载。
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文/杨俊琪
在非遗的传统文化长河中,犹如繁星点点的瑰宝,既有古老神秘的,也有清雅俊逸的,每一种都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的风俗之中。而我,始终认为傩戏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傩戏,又称为傩舞,是汉族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疾的娱神舞蹈。它承载着远古的原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华夏文明的浩瀚星空中,“傩”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历史久远且广泛流行于汉民族之中,具有强烈的宗教和艺术色彩。
它起源于汉族先民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巫术意识,但绝非迷信的产物。傩戏将原始的亚艺术融合了儒、释、道等多科文化,传承了儒家的忠孝之道,这是中国戏曲普遍的主题。从艺术风格和内容来看,傩戏为中国戏曲的发展提供了更加直接的借鉴素材。傩戏的音乐、舞蹈、造型等,都能在中国戏曲的演绎中找到它们的缩影。
其中,“面具”作为傩戏的主要艺术标志,其制作技艺更是傩戏的重中之重。面具的雕刻手法细腻而大胆,既保留了古老的习俗与风格,又融入了现代的创新元素。每一个面具都是一个整体的艺术品,长宽比例恰到好处,狰狞中透露着威严,霸气中蕴含着神秘。这些面具的雕刻,保留了巴楚文化中的艺术原生形态,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民俗研究价值。
傩戏并非迷信的产物,而是当时人们用来祭神、驱邪避疾的一种方式,也是人们对神明尊敬和敬畏的一种表达。虽然我不迷信,但傩戏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它不仅仅是一种表演艺术,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见证。
在傩戏的舞台上,我看到了古人的智慧和才情,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傩戏,比看上去更有意思,它让我领略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也让我更加珍惜和热爱我们的民族文化。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