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作文素材|传统文化主题(二)

文摘   2024-11-17 18:57   贵州  
 



传统

文化



在历史的洪流里, 一切的事物似乎都被裹挟而下, 在无情的波涛里湮灭无声, 幸运的是, 总有一些文化遗产能够记录下历史的痕迹, 承载文化的血脉, 非遗是一颗特殊的种子, 链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民族记忆与文化传承。





文化


传承

 


    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文/赵赟皓


    在中国的西南边陲,隐藏着一个古老而神秘的非遗活动——炸龙。自明清时期起,这里的居民便通过炸龙来祈求平安与富裕。而我的父亲,正是这一传统技艺的传承人。去年,我有幸跟随他前往德江,亲眼目睹了这一震撼人心的盛况。


    傍晚时分,夕阳悄然隐没于山峦之后,天边留下一抹淡淡的余晖与宁静。不久,一群身强力壮的汉子手持木棒,棒头挑着一条金光闪闪的纸龙步入场中。我的父亲赫然走在最前,他高举的龙珠在夕阳的余晖下熠熠生辉。七点半一到,炸龙活动准时开始。一串串爆竹被点燃,震耳欲聋的声响瞬间回荡在夜空,一缕缕白烟袅袅升起,宛如仙境。


    父亲手持龙珠,义无反顾地带领龙队冲入爆竹的海洋。那些壮汉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与自豪,没有丝毫畏惧。随着爆竹的再次轰鸣,表演也进入了高潮。


    只见父亲在浓浓的烟雾中穿梭自如,手中的龙珠仿佛有了生命,引领着龙头与龙身默契配合。龙头摇摆,龙身紧随,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流畅而有力。我曾听父亲说过,要达到这样的默契程度,需要长时间的练习与磨合。


    随着另一群人的加入,表演逐渐推向了巅峰。他们手持滚烫的金水,毫不畏惧地泼向金龙。金水在龙身上闪烁,仿佛为金龙披上了一层金色的战甲。那一刻,金龙仿佛真的活了过来,在弥漫的烟雾中腾飞、盘旋,宛如一条穿越千年的金色巨龙,如今再次降临人间。


    我不禁产生一个疑问:当金水泼在他们身上时,他们难道不痛吗?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当金水泼洒的那一刻,他们的脸上没有丝毫痛苦的表情,反而笑得更加灿烂了。对他们来说,这似乎是一种无上的荣幸。每一个壮汉都舞得全力以赴,身上湿漉漉的,分不清是金水还是汗水。


    半小时后,他们在万人瞩目的目光中缓缓退场。随之而来的是雷鸣般的掌声,为这场精彩绝伦的演出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结束后,我见到父亲时,他身上已是青一块紫一块。我心疼不已,他却摆摆手说:“这是一种荣幸。我们等了一年,就是为了这一天。”说完,他的眼眶湿润了。也许,炸龙并非仅仅是炸龙,它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它象征着像我父亲这样的老一辈人对故乡传统的真诚热爱与坚守。


    这次炸龙之旅,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力量。它不仅仅是一种表演形式,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与传承。


    比看起来更有意思


文/成佳洋


    书法,这颗镶嵌在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不仅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从神秘的甲骨文,到古朴的金文,再到典雅的篆书、稳重的隶书、端庄的楷书、流畅的行书,以及狂放的草书,每一种书体都犹如一幅幅历史的画卷,诉说着不同时代的艺术传奇。


    记得初次邂逅书法,是在那个阳光明媚的小学二年级。当我踏入书法教室的那一刻,一股浓郁的水墨香瞬间扑鼻而来,仿佛将我带入了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世界。墙上挂着的书法作品,楷书严谨规范,宛如战士列队;隶书字形扁平,笔画波磔分明,犹如流水潺潺;行书则自然流畅,宛如行云流水,令人赏心悦目。


    我曾以为,那些栩栩如生的字不过是信手拈来,直到自己亲自上阵,才深知其中的艰辛与不易。拿起毛笔,轻轻浸入墨池,待笔肚吸满墨汁,再沿墨碟边缘轻轻刮去多余的墨,这个过程需要细心与耐心。老师在一旁悉心指导,告诉我转笔的重要性,以确保墨色均匀。握笔时,笔要垂直,不能倾斜,否则写出的字便失去了神韵。


    然而,当我真正下笔时,才发现自己的手竟如此颤抖,写出的字粗细不均,歪歪扭扭,仿佛一群调皮的孩子在纸上嬉戏。这激起了我心中的斗志,我开始更加认真地练习,从平稳地写出横画,到逐渐掌握笔锋的运用,每一步都凝聚着我的心血与汗水。


    经过一个学期的刻苦练习,我终于能够临摹出整齐规范、大小统一的古诗作品。随后,我踏入了隶书的世界,学会了“蚕头燕尾”这一独特的笔画技巧,感受到了隶书独有的韵味与魅力。每一笔都要先绕个圈,起笔圆润,收笔则如燕尾般轻盈飘逸,仿佛是在与古人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非遗,这座连接古今的桥梁,让我们在喧嚣的现代生活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与美好。它让我们明白,即使没有科技的辅助,生活依然可以丰富多彩,充满诗意与远方。



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文/郭怡麟


    非遗之花,在心间悄然绽放,岁月如梭,情思却绵延不绝。题记有云:“今生卖花,来世漂亮”,文化如同生命的花朵,一旦离开了生命的土壤,便如同人造花朵般失去了灵魂。


    今年七月,我怀揣着对簪花魅力的无限向往,踏上了前往泉州的旅程。蟳埔女头戴鲜花的古老民俗,被誉为“薇花围”,令人心驰神往。刚踏入村口,我便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满大街的人们身着典雅的服饰,头戴艳丽的鲜花,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


    我跨过门槛,走进了一间古色古香的屋子。一抬头,便对上了一双充满光亮的眼睛。一位小妹微笑着迎了上来:“是来簪花的吗?”我点了点头,便随着她走了进去。


    环顾四周,只见园子里摆满了各色鲜花,红的如火,粉的似霞,白的胜雪,黄的若金,争奇斗艳,美不胜收。字阿婆精心挑选了几朵鲜花,将它们洗净晾干备用。她手法娴熟地将选好的花材剪成花瓣状,然后,用细线或绸带将花朵编织成一个个精致的花环。阿婆看我看得认真,便特意提醒我:“这个花环可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一般一个巴掌大小用银线缠绕就行了。”


    接着,阿婆拿了一大筐银线,巧妙地穿过花环的中心,将花朵一个一个地排列在花环上,力求呈现出最美的效果。她一边穿线一边说道:“排列花朵时,要注意大小、颜色、形状的搭配,稍有不慎就得重来。当然,簪花最重要的是随心所欲,独一无二。”


    终于,到了关键的盘发环节。阿婆的手法极为熟练,她将我的头发盘绕于脑后,插上象牙管,再环绕上刚编好的花环,点缀上数圈细腻的新鲜花瓣。最后,以金银打造的发钗轻轻点缀其间,整个簪花围便大功告成了。


    我望着镜中的自己,不禁惊叹于阿婆的精湛手艺。道完别后,我走出了那个充满甜香的院子。阳光下,一个个簪花围熠熠生辉,映照出东方女性的温婉与雅致。这不仅仅是美丽的装扮,更是对传统的一份坚守与传承。


    这次簪花之旅,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与内涵。它远比看上去更有意思,值得我们用心去感受、去传承。


    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文/杨元齐


    银饰,作为一道绚烂的非遗风景线,在贵州省黔东南绽放着它独特的光彩。然而,我心心念念的,却是那远在云南的银饰艺术。于是,在今年八月,我踏上了前往云南大理古城的旅程。


    一踏入古城,我就被那熙熙攘攘的人群和沿街叫卖的商贩所吸引。在古城中尽情游玩了一番,直到肚子填饱、心满意足后,我们才来到了银饰店前。店门口,两三位银匠端坐在石阶上,手中紧握着小巧的锤子,专注地敲打着手中的银条。他们黝黑的手臂上,青筋凸起,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和技艺的沉淀。每一次锤击,银条上都会留下深深的印记,仿佛在诉说着它经历过的千锤百炼。


    走进店内,我眼前顿时一亮。柜台里,琳琅满目的银饰整齐地排列着,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它们或精致小巧,或大气磅礴,每一件都让人心生爱慕。然而,我并未被这些成品所吸引,而是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银饰的制作过程。


    只见一位工匠将一大钵银子倒入盆中,随着高温的炙烤,银子逐渐融化成了银水。接着,他将银水倒入模具中,待其冷却后,便形成了一条条银条。接下来,这些银条还要经过锤炼、刻画、打磨等多道工序的精心雕琢,才能最终成为精美的银饰品。整个过程如同一场精彩的表演,将非遗项目的精湛技艺完美地呈现在了我的眼前。我看得心潮澎湃,同时也对非遗项目的艰辛和不易有了更深的认识。


    最后,我还亲自体验了锤炼银条的过程。在师傅的耐心指导下,我小心翼翼地拿起锤子,开始敲打手中的银条。没想到,这样一把看似小巧的锤子竟然如此沉重。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敲了几下,就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师傅在一旁笑得合不拢嘴,我也跟着傻笑起来。虽然最终我敲出的银条并不完美,但我也算“学习”了一门手艺,体验到了非遗项目的魅力和乐趣。


    非遗项目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经历了千辛万苦才得以传承至今。我们应该珍视这些瑰宝,传承和发扬它们的精神和价值。


   



    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文/张文婧


    古老的永子,承载着千百年的技艺,外表冷峻如冰山,但在匠人的巧手中,却犹如温暖的火焰,展现出它深藏不露的内在魅力,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永子,初看之下只是黑色的棋子,但在阳光下却闪烁着翠绿的微光,如同清潭中的绿水,令人赏心悦目。我紧紧握住永子,感受到它传来的炽热温度,仿佛它蕴含着某种神秘的力量。在一堆宝石中,我仔细翻找,终于在阳光的照射下,找出了几块与众不同的宝石。然而,制作永子的关键步骤,是将这些宝石研磨成粉末,并按照特定的比例调配在一起。


    调配好的粉末在高温下融化,铁杵蘸上滚烫的岩浆,这一幕让我震撼不已。我站在一旁,心中跃跃欲试,但炉火中刺眼的阳光却让我无法直视。热气扑面而来,我感到脸上火辣辣地疼,但顾不上这些,我迫不及待地尝试制作永子。然而,滴落的岩浆却难以控制大小,我屡试屡败。看着一旁的老师傅,他手法娴熟,一滴一转,轻松制作出饱满而又大小一致的永子,我不禁惊叹不已。


    在紧张与期待中,我终于制作出了一个相对饱满的永子。但想要做好,还需要日复一日的练习。制作好的永子还需要经过磨砂和筛选,可惜我做的一个也没被选上。老师傅只是在一旁笑了笑,仿佛在告诉我,成功需要时间和耐心。


    制作完成的永子,俯视时如同鸦青,仰视时又似翡翠,因其独特的魅力而成为了我国的国宝。我伸手触摸永子,它已不再炽热烫手,而是变得冰冰凉凉,温柔可亲。


    永子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华夏意志的象征。通过亲手制作永子,我深刻体会到了它的来之不易和古人的智慧。



    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文/谢雨琦


    雕梅,这一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高高在上、遥不可及。在一个绿树成荫、阳光斑驳的盛夏时节,我有幸亲眼目睹了白族姑娘制作雕梅的全过程,深深被其魅力所吸引。


    梅子,在指尖轻盈地旋转一圈,便魔术般地变成了一朵精巧绝伦的小菊花,这便是令人垂涎欲滴的云南雕梅。初闻雕梅这项传统非遗文化,我曾不以为意,心想:不过是雕个形状再吃,到了嘴里还不是都一样?然而,当我偶然间深入了解这背后蕴含的文化与历史时,才恍然大悟,原来雕梅远不止于此。


    那是一个闷热的盛夏,除了偶尔一场不期而遇的大雨带来片刻凉爽,还有那枝头上挂满的一颗颗饱满的青梅,它们仿佛是大自然的馈赠,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光是闻着,就让人嘴里开始分泌唾液,十分开胃。然而,直接品尝,却又酸得让人睁不开眼。


    制作雕梅的第一步是挑选梅子。个儿小、青色的梅子可以用来泡酒,而个儿大、泛黄的梅子则是制作雕梅的上佳之选。这种梅子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与情感。我踩着梯子,小心翼翼地去摘那枝头上颤颤巍巍的梅子,生怕惊扰了这份宁静与美好。


    摘下的梅子先用清水洗净,再加上盐泡上一天。等待的过程中,心里不免充满好奇,想象着它们将会变成怎样的美味。


    终于,到了雕梅的关键步骤。要用一把锋利的小刀斜角切入,从中心向两边划一个优美的曲线,最后贴着果核转上一圈,轻轻一挤,果核便从空隙中滑出。这个过程需要专心致志,稍有不慎,手指就可能被划伤,与梅子的汁水交织在一起。雕完后,再轻轻旋转梅子的表面,一朵玉洁冰清的“玉菊兰”便跃然眼前。


    腌渍的方法也很简单,梅子和糖的比例恰到好处,一层梅子一层糖,层层码上,仿佛是在堆砌一份美好的愿望。随着时间的推移,糖与梅子的汁液相互融合,梅子也变得橙黄透亮,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经过两个月的精心制作,当看到精心摆盘的雕梅端上桌时,那份成就感与欣喜在心中蔓延开来。吃进嘴里的那一刻,制作的步骤也在眼前一一浮现,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欢声笑语、充满期待的盛夏时光。


    这种简单而不平凡的美食,不知是哪个心灵手巧的白族姑娘的杰作。早在唐代南诏时期,互赠雕梅就已经是一种风俗了。真是应了那句:“小小青梅上指尖,巧手翻作玉菊兰。”雕梅,不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是一份传承千年的文化记忆。


    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文/杨诗梦歆


    每当春节来临,餐桌上总会有一道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春卷。人们常说,吃春卷就是“咬春”,寓意着迎接新春的到来。今天,我正好有机会亲自制作这道充满年味的佳肴。


    妈妈将准备好的春卷皮、大白菜、荸荠和猪肉丝端上了餐桌,我早已迫不及待,跃跃欲试。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张春卷皮,平铺在手心,另一只手则忙着夹取切好的馅料。我将馅料均匀地放在春卷皮的边缘,然后轻轻地卷起,每卷一下都格外小心,生怕弄破了这脆弱的皮。当卷到中间时,我轻轻地将两边的皮往中间折,最后再在末端抹上一点水,以便封口。看着手中的春卷,我得意洋洋,殊不知,包裹在里面的馅料正悄悄地从破裂的皮中探出头来。


    我连忙伸手去托住春卷,试图将裂缝捏紧,但这一切都是徒劳。春卷的皮从下面裂开了一个更大的口子,像一个贪婪的黑洞,无情地吞噬着我的劳动成果。我引以为傲的春卷就这样败下阵来,最终只能成为垃圾桶中的牺牲品。我懊恼不已,胸口仿佛被一块巨石压住,让我喘不过气来。然而,我并没有为此伤心太久,这次失败反而激发了我的斗志。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出一个成功的春卷。


    这一次,我汲取了上次的教训。我再次拿起一张春卷皮,只放了上次一半左右的馅料。我紧紧地包住馅料,生怕它再次逃脱。我全神贯注地盯着手中的春卷,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生怕再出现任何差错。经过一番细致入微的制作,我终于包出了一个小巧精致、圆润饱满的春卷。我满意地笑了,不禁感叹:这小小的春卷,原来并不简单啊!


    接下来,我将包好的春卷放入油锅中。这个过程至关重要,需要用小火慢慢炸至两面金黄。稍有不慎,就会使春卷破皮或爆油,前功尽弃。因此,在油炸的过程中,我全神贯注地盯着油锅,生怕出现任何意外。幸运的是,春卷并没有破皮。不一会儿,一个个洁白如玉的春卷就变得金黄璀璨,在锅里欢快地翻滚着。


    当一盘香气四溢、金黄诱人的春卷端上餐桌时,什么大鱼大肉都黯然失色。黄金般的春卷一口咬下,外皮酥脆可口,馅料鲜嫩爽口,仿佛在这寒冷的冬天里也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口腔中充满了春天的味道,让人陶醉其中。


这小小的春卷,不仅承载着美味,更蕴含着古人无穷的智慧和勤劳的精神。自己亲手制作的春卷,比看上去更有意思,它让我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文/吴昊宸


      川剧,这一家喻户晓的传统戏法,其中的变脸更是妙趣横生,令人拍案叫绝。国庆期间,我与家人前往成都,去亲眼目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采,果然名不虚传。


        在成都这座天府之国,热闹非凡,人山人海。稍不留神,就可能撞到四面八方支起的小摊。卖钵钵鸡的小贩大声吆喝着,那诱人的香味扑鼻而来;炸饼在油锅中翻滚,发出“吱吱”的响声,仿佛在欢快地歌唱;卖泡菜的老婆婆安详地坐着,五颜六色的泡菜像一颗颗璀璨的宝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我们穿过熙熙攘攘的街道,来到了预订的火锅店。这里不仅有地道的川味火锅,还有闻名遐迩的川剧变脸表演。


        进入包间,我们的座位视角极佳,可以清晰地看到舞台上的表演。我们点了蟹柳、虾滑、鸭肠、羊肉、毛肚等美味佳肴。前台的姐姐见我们是游客,热情地送了我们五份甜品。那细腻的口感,让人回味无穷,美味至极。


        表演时间到了,五位身着华丽服装的哥哥依次上台。他们在阵阵掌声中展示自己的才艺,赢得了观众的喜爱。随后,他们开始舞动身体,动作巧妙而娴熟。仅仅一个转身,就换了一张脸。那高超的技术,让人眼花缭乱,摸不着头脑。集体演出过后,他们走下台来,与观众们进行互动。其中一位哥哥靠近了我,示意我点他的鼻子。我伸出手去,在碰到的一瞬间,他轻轻一晃,脸就从白色变成了红色。他们的每次演出,都能使大家开怀大笑。


        这项传承下来的手艺,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川剧正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因此,我们应该学习它、传承它、发扬它。让这份伟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们的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文/成威衡


    变脸,仿佛是一场奇妙的魔术表演,只需手指轻轻一挥,一个新的面孔就会跃然眼前,令人惊叹不已。


    这个假期,我意外地被拉去参加了一场变脸表演。大堂里热闹非凡,人声鼎沸。一走进大堂,我就从别人的交谈中得知,主办方特意请来了一位变脸大师,为大家献上精彩的表演。一听这话,我立刻被勾起了好奇心,迫不及待地想要一睹为快。


    随着灯光的亮起,一位身材高大的大师出现在了舞台上。他手拿扇子,在脚前脚后灵活地舞动,目光炯炯,全神贯注。只见他用扇子在脸上一抹,一个红色的脸谱就瞬间变了出来,让人眼花缭乱。接着,大师开始了一连串的表演,他不断地侧头、转身,脸谱也随之不断变化,红的、蓝的、绿的……各种颜色轮番上阵,令人目不暇接。当他低头来到一个小孩面前时,突然又变出了一张白色的脸谱,逗得孩子满脸笑容,笑声连连。


    为了探寻其中的奥秘,我决定亲自去拜访这位大师。一日,我来到了大师的戏班子。一进门,我就被那些五彩斑斓的脸谱所吸引。它们或威武、或狡黠、或慈祥,每一个都栩栩如生,仿佛有着自己的故事。戏服上的各种装饰也精美绝伦,让人赞叹不已。


    刚好有人来请他们表演,只见大师正在化妆。这时我才明白,原来那些五颜六色的脸谱,都是在一张张白纸上精心绘制出来的,然后再贴到表演者的脸上。变脸的过程,其实就是把这些纸一层层地揭下来。


    我兴奋地跑过去,自己画了两张脸谱,并在他们的帮助下贴到了脸上。然而,当我开始表演时,却因为手法不熟练而搞得手忙脚乱,甚至把脸谱挂到了脸上,引得大家哄堂大笑。我跑到台下,渴望从大师那里学到技巧。最终,我决定留下来,跟着大师学习了几日。


    在这段学习经历中,我不仅掌握了变脸的技巧,还深刻体会到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原来,每一个看似简单的表演背后,都隐藏着无数次的练习和付出。



   









小西作文
95后语文老师👩‍🏫分享学生原创作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