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主微信:CareerUPUPUP
文末可领取星球年会员优惠券
looking for insprations
“收集、整理和分享是一件我们团队持续在做的小事,我们乐在其中,同时也觉得意义非凡,希望以时间为伴,让我们彼此能够成为学习道路上的朋友。”
这届年轻人,正在用钱包投票重塑商业世界
当70后在为学区房焦虑,80后在研究基金定投时,Z世代的年轻人早已跳出了“功能满足”的消费逻辑。他们买的不再是产品,而是情绪共鸣、圈层身份,甚至是玄学信仰!年轻人最疯狂的消费密码——圈层文化、情绪价值、玄学热潮、国潮进化、AI入侵……每一个趋势背后,都是品牌与年轻人对话的新战场。
跟不上?抱歉,年轻人只会留下一句:“你根本不懂我。”
趋势一:圈层文化当道——小众即大众,精准才是王道
“你以为年轻人在追潮流?不,他们在找‘自己人’。”
潮玩、二次元、汉服、电竞……年轻人的圈层早已不是“兴趣标签”,而是身份认同的堡垒。数据显示,90后、00后在京东购买潮玩IP的成交额占比超80%,联名款产品销量动辄增长10倍以上。
品牌启示录
海尔兄弟穿潮服,炸翻童年回忆:海尔40周年联名京东,把经典IP“海尔兄弟”改造成潮酷icon,推出限量服饰礼盒,附赠潮服手办。年轻人疯狂买单的背后,是“童年情怀+潮流符号”的双重暴击。
游戏《黑神话:悟空》成营销核弹:从联想联名PC到海信线下试玩活动,品牌争相绑定这一国风IP,只因它精准击中了“文化自信”与“硬核玩家”两大圈层。
一句话总结:
圈层营销不是撒网捕鱼,而是用一根针戳中一群人的心脏。
趋势二:情绪价值消费——快乐能贬值?年轻人说“我不信”
“这届年轻人,连木鱼都要敲电子的!”
当41.4%的消费者直言“情绪价值决定买不买”,品牌若还在强调“性价比”,简直像在石器时代卖火柴。京东数据显示,招财猫摆件销量暴涨4.4倍,电子木鱼成交额增长3.9倍,甚至“寺庙游”搜索量飙升600%。年轻人不是在买产品,而是在买一份“心灵解药”。
品牌骚操作
美的认养大熊猫,治愈打工人:美的联合京东为熊猫“渝可”“渝爱”办2岁生日会,线上打造熊猫主题购物页面,线下承包重庆出租车广告。年轻人一边云吸熊猫,一边为“萌即正义”买单。
玄学营销卷出天际:京东携五大家电品牌在上海龙华寺摆3米高木鱼,推出“蓝不住”“不焦绿”等“好运色”家电。年轻人敲木鱼求转运,顺便把彩电冰箱搬回家。
毒舌点评:
与其研究产品参数,不如先回答:你的品牌,能让人笑着花钱吗?
趋势三:国潮进阶——老祖宗的IP,比LV还香
“穿马面裙上班,用《山海经》做PPT,这届年轻人把传统文化玩成了顶流!”
数据显示,新中式服饰成交额增长超5倍,《山海经》相关搜索量破120万次,博物馆文创冰箱贴卖出53万件。年轻人对国潮的热爱,早已从“符号堆砌”升级为“文化叙事”。
爆款案例:
《黑神话:悟空》引爆国风宇宙:游戏未上线,联名款手柄、耳机已卖爆。TCL拉六小龄童拍短片,海信搞线下试玩,品牌们集体蹭的不是热度,是“文化复兴”的史诗级流量。
博物馆把文物变成社交货币:国博“凤冠”冰箱贴成现象级爆款,90后买走42.4%的销量。年轻人逛完故宫发朋友圈,顺便晒个同款文创,文化逼格直接拉满。
灵魂拷问:
你的品牌还在用龙凤纹?抱歉,年轻人要的是“能穿去上班的汉服”。
趋势四:AI入侵生活——智能不是工具,是“赛博家人”
“年轻人已经开始和AI谈恋爱了,品牌还在发优惠券?”
2025年,AI将彻底渗透生活:扫地机器人会跳舞,虚拟偶像直播带货,甚至出现“AI心理疗愈师”。京东预测,AI驱动的个性化营销将进入“千人千面”时代,沉浸式虚拟体验成为成交杀手锏。
未来名场面
家电品牌狂卷“AI管家”:石头科技让扫地机在重庆跳街舞,华帝推超薄油烟机解决“碰头危机”。年轻人要的不是家电,是“解放双手”的科技爽感。
虚拟偶像占领直播间:想象一下,洛天依卖美妆,初音未来测评手机……品牌用AI偶像收割Z世代,连坑位费都省了。
扎心真相:
不懂AI的品牌,未来只能给机器人打工。
趋势五:社群回归——孤独的年轻人,正在寻找“组织”
“线上点赞一万次,不如线下一起疯一次!”
当都市人越来越“原子化”,年轻人开始渴望归属感。City Walk、观影社群、宠物圈层……报告显示,小红书上#City Walk#话题浏览量21.4亿,阿那亚海滩电影院吸引数万人打卡。品牌若能打造“同好社群”,就能让消费者从“用户”变“信徒”。
神级操作
三星在阿那亚建“日落影院”:用MiniLED电视播文旅短片,邀请金晨直播,年轻人边看海边日落边种草电视。这不是卖货,是贩卖“精神乌托邦”。
飞利浦剃须刀跨界户外圈:联合牧高笛、GoPro玩露营营销,告诉年轻人:“刮胡子也能很野。”
终极秘籍:
品牌的最高境界,是成为一群人的“圈层话事人”。
要么疯,要么死——品牌年轻化的终极答案
这届年轻人,早已不是“消费者”,而是“生活设计师”。他们用消费定义自我,用兴趣划分阵营,用情绪投票选择品牌。
给品牌的三条救命锦囊
放弃讨好所有人:精准狙击一个圈层,比泛泛而谈更有效。
把产品变成“情绪容器”:年轻人买的不是扫地机,是“家务自由”的幸福感。
让自己成为文化符号:国潮、AI、玄学……不懂叙事的品牌,不配拥有未来。
如果您希望持续追踪消费前沿动态——
- 每日获取最新行业数据(覆盖金融/养老/医疗/文娱/科技等12大领域)
- 阅读&下载15000+份深度研究(含国内外头部研究机构)
- 欢迎加入知识星球:口袋灵感,星球会员在星球内检索🔍“年轻人/z世代”即可查阅和下载最新内容。商业的终极智慧,在于发现那些“人人可见却无人真正理解”的真相。在这里,我们用数据穿透迷雾,以战略预判未来。
PS:更多相关内容请在知识星球:口袋灵感内检索🔍“年轻人/z世代”,持续更新ing
以下历史合集内容均收录在星球内
(星球会员可以获取全部内容及未来一年持续更新的内容)
优惠券奉上~
报告内容均从公开渠道获取
版权归出品方所有,侵删
文章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点亮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