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导演杨宇的经历说明兴趣和天分才是个人成长的发动机,好的作品需要时间沉淀、精心打磨。
以下是杨宇(饺子)学习与工作经历的清晰梳理,依据公开可信信息整理:
---
### **学习经历**
1. **基础教育阶段(1980-2002)**
- 1980年出生于四川泸州,中小学阶段未接受专业艺术教育,但自幼喜爱绘画与影视。
- 高中时期常临摹漫画角色,初步形成视觉叙事兴趣。
2. **大学阶段(2002-2006)**
- 2002年考入**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主修药学专业,系统学习药物化学、药理学等课程。
- 课余自学Photoshop、Maya等软件,完成动画短片《老板的女人》(未公开),实现医药逻辑思维与动画创作的初步融合。
---
### **工作经历**
1. **药剂师阶段(2006-2008)**
- **2006年毕业后,入职成都某三甲医院药剂科**,从事药物调配与管理工作。
- 利用业余时间持续学习动画制作技术,完成多部实验性短片,为转型积累技术基础。
2. **动画创作转型期(2008-2015)**
- **2008年辞职**,蛰居成都三年半,独立制作16分钟反战短片《打,打个大西瓜》(2009年完成),该片获30余个国际奖项(如柏林国际短片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
- **2011年成立个人动画工作室**(后更名“饺克力动画工作室”),初期通过接商业广告项目(如2014年与某手机品牌合作的动画广告)维持运营,未加入外部广告公司。
3. **职业导演阶段(2015-至今)**
- **2015年启动《哪吒之魔童降世》项目**,耗时4年完成剧本创作、角色设计与技术测试(如哪吒“烟熏妆”形象历经100余版修改)。
- **2019年《哪吒》上映**,票房49.7亿元,打破中国动画电影纪录,奠定其行业地位。
- 此后持续推动中国动画工业化,担任《哪吒2》等项目的监制与导演。
---
### **关键事实澄清**
- **医院与广告公司的误读**:杨宇从未以员工身份加入广告公司,其商业合作均以个人工作室名义进行。
- **职业转折逻辑**:从医院辞职后直接投入动画创作,经历3年“零收入”蛰伏期,最终通过作品打开职业通道。
这一路径体现了非科班创作者的突围可能性,其医学背景的理性思维与艺术感性的结合,成为作品突破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