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所有被调侃过的互联网黑话里,最有价值的1个词,叫「闭环」。
"
这个公众号两天前发布了一条极具标题党风格的文章:
这条文案只出现了6分钟的时间就被删除了,但在它存在的6分钟时间里,有将近500人火速点进了这条文案。
——通常来说,这个账号发布的正经文案,想要达到500的阅读量,通常需要1个小时。
比如你可以观察一下这篇文章发布后的阅读数据曲线。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是一条针对成人的互联网教育产品文案。
你会不会好奇:成人教育类广告文案,怎么写成了这个样子!
因为甲方告诉我:你这个账号是一个情感类账号,我们的产品的目标用户是25-40岁的成年人,所以这类人在一个情感类账号上最关心的话题就是两性话题,所以我们为你匹配了这条文案。
我听完之后感觉非常离谱。
众所周知:我这个账号,除了是一对情侣创办的账号之外,平时几乎没有谈论过什么情感话题:
这怎么还被识别成一个情感类博主了呢!
首先这是一个错误定位,其次,即便它们真的找到了一个感情类账号,这样的标题也是错误的。
但是,我能理解他们为什么犯这样的错误。
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我想写一点关于互联网教育类产品的思考。
某种程度上,我觉得这些思考对所有想依靠互联网创业的人都有帮助。
另外,我必须声明,这篇文章指出的问题不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互联网教育产品,实际上这个行业里的从业者很容易明白我在说什么;
另外我也无意得罪甲方爸爸,如果哪个产品的负责人也看到了这条文章,想跟我深度聊聊教育产品设计,欢迎。
我本身就是一个互联网教育产品经理,在K12(kindergarten through twelfth grade,指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12年的教育)领域工作了将近10年,最近两年也开发过一些针对U9阶段(指处于本科研究生4-7年,以及职场前2-5年用户)的教育类产品。
我觉得,
在所有被调侃过的互联网黑话里,真正最有价值的1个词叫做「闭环」。
什么是「闭环」?
简单来说:每一款互联网产品都是为了解决用户的某种需求,而所谓的闭环,说的是从找到你要服务的用户,到为他们提供他们需要的服务,并由他们对你的服务做出评价的整个过程。
具体来说,一个互联网产品的闭环由下面几个环环相扣的「扣」组成:
1、让用户看到你,这是流量的来源;
2、让用户信任你,这是用户付费的前提;
3、让用户购买你,这是产品商业价值的重要构成部分;
4、帮助用户解决你承诺的问题(甚至带来超预期体验),这是你产品的核心功能,也是它用户价值的重要部分;
5、让用户重复使用你或推荐你,这是你产品可持续性的评估标准。
一个互联网产品经理,应该基于这个环的5个环节分别打磨你的产品,只有这5个环节都到位,这个环才能「闭」起来。
这就是所谓的闭环。
如果一款互联网产品无法完成闭环,这个产品的绝大多数利润就会从这个环开口的那个地方溜走;
如果一个打工人的个人能力无法闭环,那么你这个人就永远只能作为别人环上的零部件存在——在资本家的角度看,他们说自己是把一堆废品整合在了一起,实现了1+1>2的价值创造;但是站在打工人的角度,你这就是由于自己无法闭环变现,不得已被资本家攫取剩余价值。
比如,在K12教培还属于正当合法行业的时代,有些小的教育机构在当地有一定获客能力(满足闭环链条1、2),但是自己缺少课程研发能力(缺少闭环链条3),没办法产出标准化讲义,所以就向类似于高斯教育这样的B端供应商购买教材。
春季、暑期、秋季、寒假,每年四套教材,每套教材的成本随着时间水涨船高,像学而思这样有成熟规模的教培机构的毛利率本来只有20%左右;但是没有教材研发能力的小机构,一个学生单期收费3000元,教材的成本就有300-500元不等——相当于占据了10%-15%的营收,毛利瞬间被压缩到5%-10%,这是非常危险的。
也就是说:由于它的产品无法闭环,因此损失了一半的毛利率。
而在互联网教育领域,大多数产品经理设计的产品,能够满足很好的用户需求,但是无法获得前端流量曝光。
所以,这类产品公司就不得不养育一个巨大的市场投放团队。
目的是花钱投流,买广告。
我前段时间为了设计一个新的内容,仔细调研了市面上所有教人做自媒体的头部课程,还访谈了一些大平台的流量运营专家。
我分析完所有产品的UE模型后,发现这是一道简单的加减法问题:
一个互联网产品成本大部分分为三大项:
1、课程研发及产品研发成本;
2、广告费用;
3、后端服务成本。
你从客户手中收到的钱,减掉这三笔费用,剩下的就是毛利润。
简单的公式是:
GMV-研发费用-广告费用-服务运营费用=毛利润
那些靠投流获客的产品,意味着产品的设计者承认:自己没有能力做到产品闭环,它洞察到了用户的需求,但是自己没能力让这些有需求的用户发现自己,所以它要去投放。
你既然没有这个能力,那么给你做产品曝光的人,就会吃掉这个产品的大部分毛利率,你的「广告费用」就居高不下。
那么为了压低自己的「广告费用」成本,这些公司就会开始严格控制一个流量漏斗:
打开率->意向购买率->低价课付费率->正价课付费率
这个环节,「打开率」和「意向购买率」被拆分成了投放团队的KPI,后面的两项被拆分成了销售团队的KPI,两边各自都有自己的KPI,投放团队就想要更多的点击率,至于你点击进来之后买不买,那跟他们无关。
所以,这就造成了本文开头这么一个离谱的场面:成人教育类产品,谈两性关系。
当然更可怕的是。
由于投流的获客成本是边际递增的,所以这种模式会高到让你的毛利最终趋近于零。
在这个时候,产品团队为了获取持续高利润,会做什么呢?
他们要么砍掉研发费用——这个课程不再更新;
要么砍掉运营费用——这个课程承诺给你1v1专家答疑,但实际上雇佣了一个实习生给500个用户答疑。
前者属于炒冷饭,后者属于割韭菜。
这就是所有靠投流维持增长的互联网内容产品最终的结局。
相信大家之前见过的也很多了。
唯一能彻底逆转这种结局的办法,就是让你的产品拥有自增长属性——换句话说,你的产品团队里,有专业的流量人员,很懂产品。
把你的产品分为「流量品-信任品-利润品」,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
你自己能够获得流量,就可以彻底减少「广告费用」这一项成本,从而把更多的成本均摊给「研发」和「用户服务运营」,提高产品质量后,以口碑驱动自己的产品获取更大流量。
当然,这是一个最理想的案例。
好的产品也需要广告加持,但我听过最好的一句话是:
“信息流是一个放大器,它能放大你的产品优势,而不能作为你的产品优势本身。”
- E N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