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喂脑袋时候发现个事儿
笔者自家的蓝边碗
看我手里这碗,眼熟不?都用过不?
反正我记得小时候去姥姥家,每每吃饭的时候一定要挑这个蓝边儿碗。
为啥?个儿大,盛得多,特别是吃热汤儿面的时候,甭管是西红柿热汤儿面,还是白菜羊肉汆儿热汤儿面,用这个碗绝了,面一定得手擀,筋道,而且煮出来的面汤是稠稠乎儿乎儿的,满满地盛上一碗,就“秃噜”去吧。
有点儿跑题,再说就饿了
就这么个回忆满满、充满怀旧情结的蓝边儿碗,它其实最早是……舶来品。
对,您没看错,这种蓝边儿碗是打国外进口的,不是说我手里这个啊,是最早的蓝边儿碗。这位说了,上次你不“引经据典”地透过石头姐(Emma Stone)的电影讲了讲维多利亚时期“中国风”(Chinoiserie)在英国蔓延的事儿么,那好家伙,最早给这股“风”煽风点火的马可·波罗(Marco Polo)怹老人家都发话了,说咱这瓷器“比任何物品都要轻巧美观……比银器还要美观”,当时欧洲可还没掌握制瓷技术呢啊!具体这在欧洲大众心里至高无上的瓷器是如何驾着“中国风”来到西方的,我们不多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卡片加以了解。确实啊,中国陶瓷至迟打唐代就开始走出了国门,经晚唐五代到宋代初期,达到了一个高峰;此后的元代至明初是中国陶瓷输出的第二个阶段;明中晚期至清初的二百余年则是中国陶瓷外销的黄金时期;十七和十八世纪,中国陶瓷通过海路行销全世界。欧洲国家见天儿从中国进口瓷器,财力上也受不了啊,拿“太阳王”路易十四(Louis XIV)来说,就为了“海淘”中国瓷器,国库频频告急,于是乎,十八世纪初,颇感危机的欧洲国家开始呼吁抵制中国货,私下则开始发展自己的制瓷业,“山寨”中国制造。要较真儿点儿说,“山寨”中国货的齿轮其实从十六世纪就开始转起来了。十六世纪中后期,美第奇家族的法兰西斯科(Francesco de Medici)在佛罗伦萨的鲍博利公园(Giardino di Boboli)建窑,开始尝试模仿中国瓷器,虽然胎质上稍有欠缺,但在造型和釉色上已经相当接近中国瓷器。意大利的尝试为其他欧洲国家开了个好头儿,此后,英法德、荷兰等国纷纷投入“山寨”中国瓷器的大军中。为了更近一步地获取第一手儿消息,欧洲国家甚至向中国派出了“瓷器间谍“,十七世纪的法国传教士殷弘绪(这位老哥给自己起的中文名,实际法文名是Père Francois Xavier d'Entrecolles),明着是在江西景德镇做陶工圣会的牧师,暗中则忙着挖景德镇烧瓷的秘方呢。十七世纪的荷兰则加紧仿制中国的青花瓷,一时间,欧洲市场上到处充斥着荷兰代尔夫特(Delft)窑生产的白地蓝花软陶……自美第奇家族开始模仿烧造中国瓷器开始,欧洲各国的尝试持续了将近一百五十年,量变产生质变,欧洲最终生产出了地道的瓷器。十八世纪,欧洲的工业革命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到了十九世纪,机械化生产下的印花瓷器出现,机械化取代手工人力,欧洲瓷器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远远地超过了中国……在1920年出版的《景德镇陶业纪事》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人民喜购外瓷货,如中狂迷,即如瓷器一宗,凡京、津、沪、汉以及各繁盛商埠,无不为东洋瓷之尾闾,如蓝边式之餐具杯盘及桶杯式之茶盏,自茶楼、酒馆以及社会交际场所,几非此不美观,以至穷乡僻壤、贩卖小商,无不陈列灿烂之舶来品瓷,可知其普及已至日常用品。”至此,洋瓷入侵,“中国风”没落,中国瓷业神话逐渐破灭,可以这样讲,民国时期,中国制瓷业彻底被欧洲瓷业击垮,洋瓷成为国人的追捧,甚至成为景德镇争相模仿的对象。再后来,这种一粗一细两条蓝边儿的大碗渐渐普及开来,慢慢延续至今,甚至成为了几代人回忆中的老物件儿。一只小小的蓝边儿碗,见证了中国制瓷业神话的破灭,欧洲制瓷业的崛起,以及陶瓷生产领域的革命性改变,不得不令人唏嘘。事实上,真要细说“中国风”如何影响欧洲,欧洲是怎么学会烧瓷器的,这里边儿还有不少有意思的故事,篇幅有限,咱们有机会下回分解。我先拿蓝边儿碗盛面吃去了,您呢,要是有功夫儿来馆里,可以去陶瓷馆外销瓷专区那儿看看“中国风”影响之下的外销瓷,相当之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