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些年轻的读者给我提问,他们文字极度真诚炽烈,却又无比稚嫩。
仅仅通过留言,我并不能确定他们的家庭背景或社会阶层,也不能对他们当下的心境成因妄下断言。但我知道,他们与我们印象中读书就是“为稻粱谋”的青年不一样,他们对社会问题有自己独特的关切而不简单地接受某种单一的强势话语。
是的,他们有自己的观察和判断力,也有自己的困惑和撕裂感;他们想定义自己的原点,却又时刻打算突破既有的范式。是的,他们更像是拥有柔软的灵魂,并决定冒险去爱的人。因为,去爱就意味着愿意承担自己的脆弱性,去爱就意味着甘愿被拒绝、被伤害、被背叛。
他们希望借助更多的视角了解自己所处的大环境,定位自己未来安身立命的大方向;推己及人,从而发现大我并寻找行动的入口。他们也许不是年轻人中的大多数;但他们情感真挚、思想开放、独立自主,关心具体的人与变化中的国家与社会。
他们具有很强的表达欲,愿意发声,能用文字独特的张力烘托自己思想的流动。虽然不够精致,但他们能够精确地表达自己;虽然大多时候沉默,但他们依然具有清晰的是非喜恶,不愿随波逐流,去适应一种舒适的麻木。他们追求一种自我表达的理想,让我想起荷马在《伊利亚特》中刻画的理想形象——敢于发声、能言善辩的奥德修斯:
1. 被精神疾患和教育工厂双重折磨的中国学子,如何飞跃疯人院?
2.46岁学英文并不晚,我比年轻人更享受过程、更有松弛感【学员投稿】
教师简介
向杨,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博士在读。四川大学生物技术基地班本科,芝加哥大学政治学硕士。“羊说”公众号创办人,专访众多政治、社会、文化界领袖。十三年持续从事英语教学和管理。
◾ 2010年外研社演讲大赛全国季军;
◾ 2009年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风采大赛四川省冠军;
◾ 屡次在国际英国议会制辩论赛获奖;
◾ 人事部口、笔译二级(CATTI);
◾ 托福118,口语写作阅读满分。
◾ 演讲、辩论教练;托福雅思词汇,GRE教学专家;留学规划申请专家。
◾ 众多学生获得各类演讲大赛全国大奖,不少考入世界著名高中大学,如全美排名第一的高中Phillips Academy Andover(菲利普斯·安多弗),斯坦福大学东亚系博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