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文摘   2024-11-26 06:06   内蒙古  

在历史的无垠天幕之下,叶嘉莹先生仿若一颗划破暗夜、倾洒清辉的流星,其轨迹虽已渐次黯淡,然那璀璨夺目的华光,却永久性地镶嵌于诗词与文化赓续的浩瀚星图之中。2024 年 11 月 24 日,这位古典文学圣殿的巍峨巨柱、南开大学的学术灯塔,在饱经世纪的风雨洗礼与沧桑变迁后,终是缓缓谢幕,然其与诗词倾心相伴、携手漫行的瑰丽史诗,穿越时空的厚幕,在苍生的灵魂深处激起千层回响,镌刻下深邃且永恒的文化辙痕。

先生降生于书香世家,那是一个弥漫着墨香与诗意的家庭环境。自幼,她便沉浸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之中,犹如一颗种子,在肥沃的文化土壤里汲取养分。六七岁时,于黄裱纸上,在父亲的悉心启蒙下,她初次领略诗词的神秘模样与幽微韵味,那是一场心灵与文字的邂逅,诗词的种子就此在她幼小的心田种下,只待岁月的润泽,便可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家中长辈对诗词的热爱与尊崇,如涓涓细流,悄然流淌在庭院的每一个角落。父亲与伯父漫步庭院,吟诗之声抑扬顿挫,震荡着庭院的上空;母亲与伯母则手捧诗词选集,于静谧中默默研读,她们的神情专注而虔诚,仿佛在与古圣先贤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命运的风云变幻,“七七事变”的爆发,震碎了北平的和平与安宁,先生一家的生活瞬间陷入困境。往昔繁华的街头巷尾,如今弥漫着死亡与绝望的气息,“冬天去上学,在巷口拐弯的地方就能看见冻死饿死的人。”先生回忆起那段黑暗岁月,声音中仍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悲痛。祸不单行,母亲的因病离世,如同一把利刃,刺痛着先生稚嫩的心灵。刚刚考入辅仁大学的她,悲痛万分,挥笔写下八首《哭母诗》,那是她对母亲深深的眷恋与无尽的哀思,每一个字都饱含着血与泪,如泣如诉,令人动容。

此后,先生的命运如飘零的蓬草,在时代的狂风中辗转漂泊。1948 年,24 岁的她在南京步入婚姻的殿堂,然而,命运的捉弄并未停止。不久,因战乱随丈夫迁居台湾,她未曾料到,此去竟归期遥遥。抵台不久,丈夫突遭变故入狱,音信全无的岁月里,先生独自承担起家庭的重担,生活的艰辛如一座大山,压得她喘不过气来。但即便身处如此困境,诗词却始终如一盏明灯,照亮她前行的道路,给予她无尽的力量与慰藉。她凭借着自己的才华与学识,在台湾的中学、大学讲台上,播撒着诗词的种子。她的课堂如同一方诗意的净土,学生们在她的引领下,领略着古典诗词的博大精深,感受着其中蕴含的无尽魅力。她的声名也随之远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外多所知名高校纷纷向她抛来橄榄枝,邀聘她为客座教授及访问教授。

在台湾的岁月里,叶嘉莹先生的生活虽充满艰辛,但她对诗词的热爱与钻研却从未停歇。她常常在夜深人静之时,伴着昏黄的灯光,逐字逐句地品味古诗词的精妙之处。每一首诗词于她而言,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有着独特的情感与灵魂。她不仅深入研究诗词的字面意义,更探寻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背景与诗人的心境。在讲解诗词时,她总能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将那些古老而深邃的诗句描绘得如同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在学生们的眼前。她会讲述诗人创作时的趣闻轶事,让学生们仿佛穿越时空,与诗人并肩同行,亲身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无论是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还是苏轼的豁达洒脱,辛弃疾的壮志豪情,她都能解读得入木三分,使学生们沉浸其中,如痴如醉。

“千年传灯,日月成诗。”叶嘉莹先生在诗词的研究之路上,始终坚定不移地前行。古典诗词于她而言,早已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她生命的支撑与灵魂的寄托。在那些艰难困苦的岁月里,她历经磨难,多次面临生活的重创,衣物、行李皆可舍弃,然而恩师顾随的授课笔记,却始终如生命般珍贵,被她紧紧守护。“因为我知道那些东西的价值。天地之间,除了这些笔记,再也没有记录老师讲课的东西,是他把诗丰富美好的生命传达出来,所以,拼尽一切,我也要把这些东西带出来。”这份对诗词传承的执着与坚守,令人肃然起敬。生活刚刚安定,她便迫不及待地将笔记交付恩师女儿,并全身心地投入到整理出版工作中。“我讲课也从不按照老师的(笔记)。只是觉得,若老师的思想就这样失传,很可惜。”她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发展,用自己的智慧与感悟,赋予古典诗词新的生命力。

在哈佛大学进行研究期间,先生每日沉浸于图书馆的浩瀚书海之中,专注于对王国维《人间词话》的深入探究。她的生活简单而纯粹,早、中、晚三餐,不过是各一个三明治,然而她却甘之如饴。在她眼中,与诗词相伴的时光,是世间最珍贵的财富。“除了文字,做什么都马虎。”旁人的调侃,她只是淡然一笑,因为她心中唯有诗词的浩瀚天地。她一生致力于将自己在古典诗歌中所体悟到的美好、高洁的世界传递给年轻人。“我所做的不是为了个人的追求。”先生常言,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传承这份瑰宝,是她义不容辞的使命。“我不尽到传承的责任,上对不起古人,后对不起来者。”她的话语掷地有声,彰显着她对诗词传承的坚定信念与深沉责任感。

叶嘉莹先生不仅在学术上成就斐然,更以其独特的“弱德之美”令人高山仰止。“弱德不是软弱,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仍有一种精神力量支持。”她一生历经无数坎坷磨难,然而,无论是在日常的生活中,还是在面对媒体的采访时,她都很少主动提及自己所遭受的苦难。她总是以一种平和淡然的姿态示人,衣着清新素雅,气质如兰,散发着一种宁静致远的独特魅力。在南开大学的课堂上,她的身影如同一尊优雅的雕像,举手投足间尽显渊博学识与从容淡定。她以诗词为舟,以文化为桨,引领着无数学子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探寻古典诗词的深邃奥秘。

她深知古典诗词的价值与意义,不仅在于其艺术的美感,更在于其蕴含的深刻人生智慧与文化内涵。为了让诗词文化后继有人,她慷慨解囊,捐资设立了“驼庵奖学金”“永言学术基金”以及“迦陵基金”。她的善举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无数后学的心田,激励着他们在诗词研究与传承的道路上奋勇前行。当人们对她的慷慨之举表示惊讶时,她却只是平静地回应道:“我从来不为自己的得失利害而烦恼。我内心有理想、有持守。这样我就活得内心很平安,也很快乐。”这份豁达与淡然,源自她对诗词的热爱,对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以及她内心深处坚守的高尚品德。

著名作家王蒙曾盛赞先生:“叶嘉莹先生是中华诗学的代表,是以中华文化作为一生之本的人。她非常纯正,她的立人之本就是中华诗词文化。”她荣获南开大学教育教学终身成就奖,被评为“感动中国 2020 年度人物”。颁奖词“转蓬万里,情牵华夏,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你是诗词的女儿,你是风雅的先生。”恰如其分地勾勒出她波澜壮阔而又充满诗意的一生。先生一生漂泊,却始终心系华夏大地,情牵诗词文化。她如同一盏明灯,在诗词的世界里续接李清照的婉约词风,传承唐宋诗词的千年薪火,继承王国维的学术精髓,贯通中西文化的交流脉络。

“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叶嘉莹先生以其高洁的品格、深厚的学识、执着的传承精神,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先生虽已离去,但她留下的诗词宝藏,等待着后人去挖掘、去探索;她的精神风范,将如高山巍峨,令人仰止,似流水长吟,绵延不绝。她宛如一颗永不陨落的星辰,在文化的天空中闪耀着永恒的光芒,成为后人敬仰与追随的不朽楷模。那风雅之韵,亦将穿越时空的隧道,在岁月的长河中永续回响。

《浣溪沙·又到长空过雁时》

叶嘉莹

又到长空过雁时,云天字字写相思。

荷花凋尽我来迟,莲实有心应不死。

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好好学习
读国学经典,品世间万象。关注我,一起在文化里安顿人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