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广州见
文化
2024-10-28 08:20
广东
和之前的漫步与闲逛不一样,我希望找到一些和如今的东山不一样的地方。这条在老广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街巷,到底有什么样子。在广州东山的最美洋楼里,这里一定是明星般的存在。1926年,一位澳大利亚归国华侨在这里建造了这座仿西式别墅。当年掀起回忆杀的大湾区哥哥们,参加完披荆斩棘后,也将录制新节目的大本营定在这。我们走进觉园一楼的工作室,主理人84特意介绍了这块明星照片墙,电影、综艺、音乐人,在民国片场、小众音乐会之间不断切换。在东山口16年过去,他依旧觉得东山是广州很特别的存在。这种「特别」在他的生活、艺术和镜头里留存,恰好过滤掉了潮流、网红的喧嚣和嘈杂。人不多,复古有腔调,老洋房的文艺和贵气不经意地流露。84给这里挂上觉园1984的招牌,是因为这首24年前的粤语歌——Swing的《1984》。最爱这 这古老扩音机/是那动听声音 那缺憾美/再沙哑也带著不羁/再听这 这古老扩音机/就似是置身于1984「那个时代的歌,旧旧地,却不会让人觉得过时,甚至还记录着多少人天真的年月。」觉园1984,也已经从摄影工作室拓展,变成了广州的文艺图腾。从红砖外墙,到柱式门廊、木质楼梯、柚木门窗……时代的古典韵味扑面而来。
站在二楼,推开木窗,也就此,推开了「又见东山」的序幕。于是,我们决定这一次的citywalk,用影像的方式,拿起富士一次性胶片机,完成一次复古和浪漫,文艺与烟火并存的东山之旅。来讨论,你心中的美好社区将如何延续。(大小同价,包含一台富士一次性胶片机+胶卷冲洗费等导赏内容)老东山是民国时期的豪宅区,「东山少爷」也是在此养成。这片由493栋低矮小洋楼组成的民国历史文化街区,与东山湖畔的摩天大楼形成强烈对比。不管走过多少次东山,人们总归是忘不了东山少爷,和曾经辉煌一时的历史岁月。清末民国期间,这里曾是华侨、军政、官宦人家的聚集之地,见证了一代人的建功立业,也见证了一代人的风花雪月。1918年掀起的市政改良运动,是广州城第一次大开发。当时的新河浦片区成为了归国华侨争相投资建房的“香饽饽”,建筑群因此留下了那个时代鲜明的烙印。一座座旧建筑错落在大街小巷,慎园、简园、春园、觉园、馨园,中共三大旧址毛泽东旧居遗址、百年名校培正小学,组成一个独特的东山。当年,那一批爱国华侨们在建造房屋时,习惯性地融入了西洋风格。门廊采用柱式、拱券、山花顶,地面铺南洋花阶砖,外墙清水红砖勾缝,线条简练,装饰简洁。但他们同时也没有摒弃岭南元素,庭院留出私家的自由空间,中西合璧,多元并存。看过世界的那批人,将看世界后的审美和眼界融入这里。和84坐在觉园被大树抱住的院子里,一壶花茶,氤氲出香气。
东山的视觉色彩,在一个摄影师的眼中,如同天然的摄影棚。
尤其是在太阳出来的早上,和将要夕阳的傍晚,光线带着角度洒进来,和树叶、墙壁完成了一次光影的魔术。84很喜欢自己早上送儿子上学时,穿过的东山,人没有那么多,反而,它的建筑、颜色,在晨光下,一一被照耀出来。本就是资深摄影和媒体人的他,对场景的美感捕捉和情感的表达相当细腻。
他说「在东山久了,对这里的情感和认知都要更丰富」。所以拿起相机,拍摄了一组主题为「东山,又见东山」的照片。有中西合璧的建筑,有新旧结合的生活格调,讲究生活品质,也有在地的烟火气。当年的大学生们也爱文艺,拍照约会,东山都是个好地方。毕业后前三年在天河写字楼上班,做设计师的他,也曾西装配领带,电脑PPT搭咖啡,「好像觉得自己又可以了」,但更像在都市丛林流浪。从设计师到记者,再到摄影师,最终兜兜转转还是选择了东山。2005年,行政意义上的东山区已经消失,合并入了越秀区。然而,十多年过去,骄傲的东山还是那个东山,骄傲的东山人还是会讲自己“住东山”。而且,随着艺术馆、画廊、文创店、时尚服饰店越来越多,文艺气息越来越浓,东山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不过在84心中,他庆幸地是,依旧能在东山捕捉到这些——去巷子里,踏上旧楼梯,遇见在路边拉伸锻炼的女人,穿过菜市场,或是在墙角街头,随时咔擦。
明亮的建筑,将生活笼罩在明亮而优雅的时光里,慢下来去看,东山真的不只是热热闹闹的潮流文化。
苍翠茂盛的老树木,在阳光下随风而动,东山仍保留着最优雅的年代气息。尽管这两年,因为潮流和文艺,让东山站在了年轻人最爱打卡的潮流风口。热闹并不是坏事,但来到这,如果只是街拍潮牌喝咖啡,倒是会有点小可惜。因为东山的魅力,要穿过人群,去看它中西融合的历史肌理,去看它「慢下来」的岁月情调,去看它闪光的生活精神。譬如,我们会去松岗东,这个依旧还保有着东山口生活气息的街巷。在启明社区的买手店,与主理人对谈,聊聊这些年的日常与变迁。我们会在这里,静下来感受艺术和生活的交织,原来真有时光暂停的魔法。我们也会在这里讨论,关于一栋百年洋楼的活化,以及东山内在的文化精神。或许你会为街角的光影而停留,或许你会对这里的建筑有了新的感触,或许的或许,你也因看见某一刻而产生共鸣,真正融入这里。它可能是一个小巷子里的旧楼梯,可能是一个街头的光影定格,可能是柏园里的一个独特视角,也可能是一家复古理发店……经过一个小时的摄影行走,最后组成每个人自己心中的《又见东山》。建筑、洋楼、菜场、艺术、生活……辉煌历史和个人记忆,归国华侨和如今生活在东山的普通人,都组成了这里的一部分。都在说理想的生活城市,理想的生活方式,理想的生活社区,也因当下即便繁华嘈杂后,但那不变东山精神,而坚守且热爱。(大小同价,包含一台富士一次性胶片机+胶卷冲洗费等导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