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适用率逐年增加,社区矫正工作量也随之加大,但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数量有限,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其所开展的社区矫正工作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难免出现脱管、漏管等情况。在传统监管手段难以全面覆盖的情况下,清远检察机关如何借助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的力量,能动履职,堵塞监管漏洞,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法治化和现代化水平?
截至11月31日,清远市清新区共接收社区矫正对象271人,在矫人数331人,全年列管539人。然而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数量有限,面对日益增多的矫正对象,工作人员任务繁重,工作强度较大,难以做到精细化管理,导致在监管过程中出现社区矫正对象脱管、漏管,部分社区矫正对象未能按时参加矫正活动或违反矫正规定的情形。
清新区检察院通过构建社矫人员监督管理检察监督模型,对司法行政机关、公安机关等相关单位的信息进行处理,如社矫人员请假越界、驾驶车辆,社矫人员交付执行、建议撤销缓刑等数据,设置匹配条件、关键词查询等规则,进行数据比对分析,捕捉异常数据,发现违法线索,继而对司法行政机关在社矫人员管理监督中存在的漏洞发出检察意见或建议,促使司法行政机关完善社矫人员管理机制,及时堵塞社区矫正脱管、漏管等监管漏洞,有效解决了社区矫正监管难、治理难的问题。
为进一步推广应用该模型,清远检察机关完善社区矫正脱管漏管、交付执行等监督点,并将模型上架至最高检大数据法律监督平台,全方位实现线上线下交流。“这个模型数据获取渠道简单,数据分析步骤简便,且监督点多,成案率高,相比传统监督手段,运用模型大大提升了我们的监督效率。”一位使用过该模型办案的检察官说道。截至目前,该模型预览次数3270次,收藏次数906次。
清远检察机关利用该模型,挖掘个案背后可能存在的社区矫正共性问题,共发现监督线索100余条,调查核实后转化为监督案件17件,向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发出《检察意见书》17份,均得到回复和采纳。其中办理社区矫正人员违规越界监督案件1件、社区矫正人员警告三次以上未建议撤销缓刑监督案件1件、社区矫正人员无证驾驶监督案件1件、社会调查评估超期监督案件1件、社区矫正决定机关超期送达法律文书监督案件10件,公安机关对社区矫正人员采取强制措施后未告知或未及时告知监督案件3件。
“通过应用监督模型,检察机关有效提升了刑事执行检察监督水平,明确司法行政机关主体职责,针对社区矫正人员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整改。”检察官介绍道。检察机关通过完善监督方法和工作机制,加强排查社区矫正人员脱管漏管工作,严防社区矫正人员脱管漏管,切实做好平安建设工作。加强有关单位之间的联动,建立定期的交流和沟通机制,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通,维护了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延伸了办案职能,实现了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清远检察融媒体中心
来源丨数字检察方法论
本期编辑丨苑家铭
清远检察新媒体矩阵
清远检察 清城检察 清新检察
英德检察 连州检察 佛冈检察
连山检察 连南检察 阳山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