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南瑶族自治县的一个小镇,一位老人的家属在整理遗物时意外发现,老人去世后,高龄津贴仍在继续发放。这不仅造成国有财产流失,还损害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家属的困惑,成为了故事的起点。
连南瑶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在一次日常走访中,听到了村民关于高龄津贴的议论。一位细心的检察官注意到,这些议论背后可能隐藏着监管的漏洞,于是决定深入了解,而这一决定揭开了一连串问题的序幕。
检察官们开展调查后发现,多个乡镇均存在老人去世后高龄津贴仍在发放的情况。
“连南总人口约17.7万,共有7个乡镇,多发高龄津贴的究竟有多少人?涉及的金额有多少?如果每个乡镇都存在这种情况,那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检察官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远超预期。
连南瑶族自治县所辖区域面积大,人口居住分散,如何高效又全面地开展检察监督成为了首要的难题。检察官们想出了一个点子,借助发展迅猛的大数据技术,搭建模型把老人的高龄津贴发放记录和死亡人员的信息进行对比,这样就能揪出那些本该停发津贴却还在发的情况。这个新点子成为了破题的关键。
检察官们从相关行政部门获取死亡人员的信息以及高龄津贴发放的名单,一共得到了27.4万条数据,并组建成了一个数据库。然后用姓名、身份证号、死亡时间、银行流水这些信息作为关键词,通过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筛出了249个向去世老人发放高龄津贴的线索,共涉及55.15万元。
为此,连南瑶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启动行政公益诉讼调查程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广东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磋商函,督促其认真落实相关工作。相关部门迅速自查自纠高龄津贴的发放流程,确保津贴正确发放;制定《连南瑶族自治县80岁以上老人津贴制度实施方案》、《连南瑶族自治县社会救助信息数据共享工作方案》,建立高龄年审制度,明确工作责任,实现了信息的实时精准管理;联合政务服务数据管理部门共同发力,改进高龄津贴的线上服务,为市民办事提供了便利。
连南瑶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的这一类案办理,引起了全市在高龄津贴监管问题上的重视。为了更好地保护国有资产,解决高龄津贴监管问题,清远检察机关在全市推广了一套监督高龄津贴发放的大数据模型,成功督促追回了99.559万元违规发放的高龄津贴。另外,检察机关与公安、卫生计生、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建立合作机制,定期更新核对死亡人员信息,堵住高龄津贴管理上的漏洞,推动社会保障领域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清远检察融媒体中心
来源丨数字检察方法论
本期编辑丨苑家铭
清远检察新媒体矩阵
清远检察 清城检察 清新检察
英德检察 连州检察 佛冈检察
连山检察 连南检察 阳山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