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我这次很努力地考到了全班前几名哦!”
“又不是考了第一,这你就骄傲了?”
“妈妈,刚才我手磕破了,有点疼……”
“你怎么这么笨!”
尽管父母可能并不是故意想要伤害孩子,但他们的这种忽视性的回应确实会给孩子造成创伤。这是就是童年期情感忽视,主要指的是一种由于父母没能给予孩子足够的情感回应所造成的创伤。和家庭暴力或是儿童虐待相比,情感忽视的表现形式极其隐秘。
这种伤害在某些情况下更为普遍,但对于接触到它的孩子来说,同样具有破坏性。这种形式的伤害,没有身体暴力,没有嘲弄,没有大喊大叫。父母不会经常对他们微笑,也没有时间去看他们刚刚画的画或者他们写的故事。没人记得他们毛绒玩具的名字。没有人注意到他们看起来很伤心,也没有人注意到他们上学的第一天,可能会感到有些不适应,遇到一些困难。似乎比起和他们在一起,父母总有些更紧急的事情要做。父母似乎不为孩子着迷,也对他们不感兴趣。他们之间没有拥抱,不会轻抚孩子、把头发弄乱,没有昵称或其他亲昵的称呼。没有人记得孩子的生日,没有人给他们擦眼泪,也没有人给他们安慰。父母从不真诚地看着孩子的眼睛。他们可能在孩子出生后不久,外出工作。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他们的举止可能给孩子带来这种被忽视感觉。
童年时期,面对这些伤害,可能会激发起自身的防御系统,将这些阴暗的故事尘封在心底。但它们对个人的影响会潜藏在生命中,长大后,这些经历或许依然盘旋在心灵的天空,阻挡阳光照射进心房。这些伤害可能让人变得胆小、怯懦,在关系中选择讨好、顺从、依赖他人,或者感到不信任、封闭自己,亦或对亲密关系、亲密接触产生恐惧、拒斥、不安全感,甚至让人用同样的方式伤害关系中的其他人。
因此,在养育的过程中,家长应该避免童年期情感忽视的出现。
第一,家长应尽量增强有关儿童心理的知识,重视孩子的心理发展,满足孩子适当的心理需求。
第二,接受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科学的教养观念,既不能过分保护、过分溺爱,也不能过度强调独立,不管不顾。
第三,不要对孩子过度期望。很多家庭对孩子过高投入,期望孩子成人后可能带来的财富和名望,这种强烈的功利色彩弱化化了家庭内部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第四,多与孩子进行情感对话。家人情感的分享是孩子对他人感受的基本来源,如果父母与孩子之间能常常清楚地表达情绪互相分享和理解对方的感受,有助于孩子共情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
第五,家长要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情感水平。家长健康的心理素质、较高的情感水平以及和睦的家庭气氛对孩子积极社会情感的培养大有益处。
文字:睡眠心理中心 何厚建
编辑:吴彦
校对:乐发国
审核:陶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