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24年第22卷第3期“研究快报”栏目。
如何正确认识石漠化与城镇化的耦合关系,是制订石漠化治理政策和指导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调用Landsat影像构建石漠化程度评价模型并计算综合石漠化指数。利用熵值法与线性加权法计算综合城镇化指数,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究2000—2020年石漠化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演化的时空特征。
广西喀斯特地貌广布,是全国石漠化监测的重点地区,共有102个县(区)存在喀斯特分布。为客观分析石漠化演变与城镇化进程的耦合关系,剔除喀斯特分布面积比例<20%的县(区)(E104°49′~111°29′,N21°57′~26°23′)。
研究区内喀斯特区域和喀斯特县的分布
讨论:
2000—2020年广西石漠化面积减少、程度减轻,仅局部地区石漠化程度有所加重,与全国生态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项目以及西南地区喀斯特石漠化演变趋势一致。广西面临着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双重任务,应根据石漠化现状及时调整石漠化治理措施,巩固石漠化治理成果。
研究显示,城镇化水平提升可以促进生态修复,其在喀斯特地区表现为石漠化程度下降。2000—2010年,石漠化与城镇化处于不协调发展时期,各县(区)处于城镇化的早期阶段,大多需要牺牲环境质量来促进城镇化发展。另外,喀斯特地区地形破碎,大量人口聚集在农村地区,不合理开垦与陡坡耕作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水土流失并加重区域石漠化。2010—2020年,石漠化与城镇化处于协调发展时期,石漠化状况改善与城镇化水平提升保持同步。广西提出农业人口落户城镇600万人的目标,Cai等研究证明城镇化促进农村人口外迁,可以缓解农村人口对环境的压力,有助于石漠化治理。这一时期,社会经济水平增长迅速,为实施更多的石漠化治理项目奠定了基础,生态环境问题明显改善。
与以往石漠化等级划分标准相比,笔者考虑土层厚度因子,其能够有效反映石漠化程度,提高石漠化识别准确率。耦合协调度模型能够反映石漠化与城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二者耦合关系的定量研究可为石漠化治理与城镇化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结论:
1) 石漠化程度持续好转。石漠化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南部,轻度石漠化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城镇化水平快速发展,空间上呈现东部高、西部低,高水平城镇化县区主要分布在东南部。
2) 石漠化与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在耦合协调特征及阶段上,从2000年的“不协调发展,城镇化滞后”逐步过渡到2020年的“转型发展,石漠化滞后”。
3) 研究表明,城镇化水平提升越快的县(区),其石漠化程度改善效果越明显,相应的耦合协调度越高,即发达县(区)在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中逐步走向“双赢”。研究结果有助于政府制订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方案,更好地平衡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
石漠化、综合石漠化指数及综合城镇化指数时空分布
石漠化与城镇化协调特征时空演变
石漠化与城镇化协调阶段时空演变
朱鹏飞, 白慧, 吴秀芹, 张克斌. 广西石漠化与城镇化耦合协调的时空异质性[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24, 22(3): 154-161. DOI: 10.16843/j.sswc.2023005.
ZHU Pengfei, BAI Hui, WU Xiuqin, ZHANG Kebin. Spatial-temporal heterogeneity of coupling coordination between rocky desertific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Guangxi[J]. Scienc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24, 22(3): 154-161. DOI: 10.16843/j.sswc.2023005.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
转载、投稿、咨询。
邮箱:sbxh035@263.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