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 “放弃” 新零售!

文摘   2024-11-01 16:41   河北  



2020年,在追加最后一笔280亿港元投资之后,总耗资超过500亿港元,持股高鑫零售72%股权的阿里巴巴,终于成为“零售之王”大润发的实际控制者。

然而,仅仅不到五年,“线上支付+线下商超”携手共进的“蜜月局面”,已经有了分崩离析的迹象。

在经历了多个月的易主传闻之后,高鑫零售近期一系列公告明确表达了股东阿里巴巴正在与有意要约人进行接触,而高鑫零售也随时会被出售。

“被出售”——从谣言到接近现实

9月27日,高鑫零售发布公告,于2024年9月27日短暂停止买卖,以待根据公司收购及合并守则发出载有本公司内幕消息之公告。

10月15日,高鑫零售公告,9月27日,董事会接获一名有意要约人发出的接触函,有意要约人表明有意在受限于各种事项的情况下就本公司全部已发行股份提出附先决条件的自愿有条件要约,并提出注销本公司所发行所有尚未行使购股权的购股权要约。

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阿里巴巴斥资28.8亿美元持有高鑫零售36.16%股份。2020年10月,阿里巴巴增资280亿港元,持有的高鑫零售股份增至72%。截至10月15日的公告,阿里巴巴集团通过其全资附属公司吉鑫控股有限公司及淘宝中国控股有限公司间接持有高鑫零售已发行股本约73.66%。


“阿里巴巴出售高鑫零售有两个原因,一是此前阿里巴巴大规模探索新零售,包括盒马、高鑫零售,但是探索的结果不如最初的期望。实际上,线下连锁实体店的运营复杂程度、门槛要远远高于线上。二是阿里巴巴换了新的领导人之后,反复强调要回归主业,因为线上才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连锁经营专家李维华告诉记者。

根据高鑫零售财报数据,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高鑫零售总营业额为1023.2亿元,经营溢利为44.87亿元。而到了2023年,根据高鑫零售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财务业绩公告,其收入为725.67亿元,经营亏损10亿元。可见,在阿里巴巴入主的多年里面,高鑫零售的营收规模、利润都在下滑。

连锁产业专家、和弘咨询总经理文志宏向记者指出:“如果仅仅从财务角度来讲,阿里巴巴收购高鑫零售是一个亏本的买卖。目前,高鑫零售的整体市值约只有当时阿里入主时候的五分之一。”

对于购买方,市场上有多种猜想,其中高瓴资本的声量很高。对此,记者分别向高鑫零售和高瓴资本求证,高鑫零售方面表示“不予置评”;高瓴资本方面,截至发稿尚未回应。


曾是一门好生意

必须承认的是,就阿里收购大润发业务的彼时,任谁都会说这是一笔好生意。

就血统和历史而言,大润发的母公司润泰集团,于1997年进军内地市场,开出第一家完全由中国人自行设计、规划、运营、管理的大型现代化连锁超市。

这不仅是“全国产”的噱头使然。在沃尔玛、家乐福等外资商超的“强敌环伺”之下,开业第二年的大润发,就实现了200亿以上的营收。

2005年,大润发首次进入中国连锁百强名单的前十名,仅次于华联超市、华润万家、物美等等。

由此可见,在电商方兴未艾的时间节点,大润发的线下规模,已经达到全国领先的水准。加之国民收入提升和消费升级的东风,大润发在开业的前19年间,永远在扩张,未曾关过一处门店。


而从2015年开始,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巨头开始将业务触手扩展到线下,“新零售”的概念开始在大厂们的强力推进下风行。

放在彼时的阿里身上,即是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支付手段数字化。

同时,不仅是大润发,家乐福、永辉这些传统商超,通过接入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体系,对于自身的数字化水平,同样也会带来快速的提升。

这一点从京东与永辉的“联姻”也能发现。仅在2016-2020的4年间,接入京东生态的永辉超市,其营收从492亿升至932亿,业绩近乎翻番。

但这里的增长,有多少是通过“新零售”业态迭代而来,其实是存疑的。朱志勇分析,传统商超最大的成本,实际上在供应链体系——他们通常由多级经销商来供货,一开始就会产生多达数级的渠道费用;而一个货物成本在50元左右的商品,如果加上超市的水电、地租和进场本身所需的费用,其价格可能会比本身的价格,高出近一倍。

这也就是为何线下销售“不翻倍卖挣不到钱”的根本原因。即使加上线上支付等“新零售”手段,其背后的供应链,本质上没有根本改变。

结语

相比传统商超,折扣店的货物相对而言较为平价,起步客单价首先较低;且相对与此前多级供应商的货品流转模式,折扣店直接由零售终端网点对接生产厂家,剔除了多级经销商的供应链体系,成本的降低是显而易见的。

此外,无论是居民收入还是消费信心,均出现了幅度不小的回落。即便是异军突起的直播电商,也在近两年摸到了市场天花板。

因此,对于本就受到挤压的大润发等线下业态而言,囿于多级供应商带来的渠道成本、地价上升带来的营运成本上升,再叠加疫情以来的客流下降,在不改变供应链体系的根本前提下,面对线上直播电商、线下折扣业态的冲击时,是绝难抵挡的。

或许对于扩张期的阿里而言,加入移动支付和人脸识别、无人零售的线下商超,是“新零售”,但在面对剔除经销商的折扣店业态时,曾经的改革者,已经“沦为”旧时代的残党。

声明
来源于陆玖商业评论、中国经营报、网络。


· END ·

小城·红高粱 火热招商中


纯粮固态发酵 红高粱酿造粗粮酒 

不口干 不上头 喝过一次就是回头客! 

餐饮 商超 差异化品类 

潜力明星光瓶酒 下一个二锅头! 

一县一代区域保护 不压货不乱价 

韩经理:18032698055


长按图片中二维码加厂家微信咨询







经销商库存出货平台
欢迎您关注经销商库存收售平台公众号,本平台专业为全国经销商报道每日行业新闻,酒水、快消品、食品行业,致力于打造信息化市场,让你足不出户了解行业产品价格,聆听行业新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