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好几次肚子疼想上厕所,别以为只是腹泻!尽量少吃6种食物,做好4件事

健康   健康   2025-01-22 22:00   上海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小王经常肠胃不舒服,虽然他也喜欢美食,却没有口福,“这个不敢吃,那个也不敢碰”。


每天,他都会有好几次肚子疼、想上厕所,习惯性腹泻。以前上学的时候更明显,一到考试前就频繁拉肚子。原以为自己就是“体质不好、容易拉肚子”,去医院检查后才知道这是一种病——肠易激综合征。医生说,他的症状属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图片来源:123RF


在中国,普通人群肠易激综合征的总体患病率为1.4%~11.5%,女性患病率略高于男性,且该疾病在各年龄人群中都有发病,但以中青年(年龄段为18~59岁)更为常见


肠易激综合征会对患者的工作、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降低其生活质量。但是,仅有25%的患者会到医院就诊。这说明,很多人对这一疾病缺乏了解,可能出现相关症状时只当是“肠胃不好”或“吃坏肚子”,没有引起重视。


今天,健康榨知机就给大家介绍下这方面的知识。

实际上,肠易激综合征以及另一些没有器质性病变的肠胃问题,都属于功能性胃肠病


功能性胃肠病是由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一类慢性、反复发作的常见疾病,与消化道动力紊乱、内脏高敏感性、黏膜和免疫功能改变、肠道菌群变化、饮食因素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处理功能异常有关,会给患者带来很大困扰,严重影响学习、工作、生活、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肠易激综合征有哪些症状和表现?



肠易激综合征以腹痛、腹胀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与排便次数过多或过少相关,或伴随排便习惯(如频率和/或粪便性状)改变。


事实上,肠易激综合征不止影响肠道,还影响大脑——患者往往还在情感、学习、认知行为能力、精神心理方面存在能力障碍与缺陷。相当比例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情绪障碍,包括焦虑、紧张、抑郁、压力、失眠和神经过敏等。


图片来源:123RF


肠易激综合征包括哪几种亚型?



根据患者排便异常时的主要粪便性状,可将肠易激综合征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和未定型共4种亚型。而文章开头提到的小王所患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在中国是最常见的一种肠易激综合征亚型。

当然,在对肠易激综合征亚型进行鉴别时,不同的疾病谱存在一定差异,医生会考虑将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主要与炎症性肠病、肠道感染、肿瘤、乳糜泻、显微镜下结肠炎等疾病进行鉴别。有了亚型分类,就能够知道治疗的选择方案。

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



通常来说,如果出现了上面描述的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的消化科就诊,寻求专业治疗。


如果被诊断出肠易激综合征,要积极与医生沟通,医生会综合考虑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产生的病因和病理生理变化等,选择对应的治疗策略。


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治疗目标是消除或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恢复社会功能。治疗手段应包括药物治疗、精神心理、认知和行为学干预在内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

针对不同的症状来说,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肠道平滑肌解痉剂(如匹维溴铵、奥替溴铵、阿尔维林、曲美布汀)改善腹痛症状,其中匹维溴铵可显著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腹痛、腹泻和总体症状,且药物治疗4周的疗效优于2周;使用止泻剂(如洛哌丁胺、蒙脱石散)和肠道不吸收的抗生素(主要是利福昔明)来改善腹泻症状和肠道菌群失调。


《2020年中国肠易激综合征专家共识意见》指出,对于合并精神心理障碍(如抑郁、焦虑和躯体化症状)以及对消化专科常规药物疗效不理想的难治性患者,医生也可能考虑使用神经调节药物进行治疗,其中三环类抗抑郁药被推荐用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

图片来源:123RF

对于以下三类患者,有心理治疗资质的医疗机构医生可能会考虑进行心理认知和行为学指导:

  • 社会支持不足、在过去有创伤性事件或人际关系失调的患者;
  • 同时存在精神疾病的患者;
  • 常规药物疗效不理想的患者。


肠易激综合征的生活管理



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是管理肠易激综合征的基础,因为饮食因素可诱发或加重症状(无论是什么亚型)。


1. 饮食调整


这里的饮食因素,主要包括免疫性(食物过敏)和非免疫性(食物不耐受)两方面,但真正因食物过敏引起的肠易激综合征并不常见,大多数研究倾向于认为食物不耐受是主要危险因素。


研究显示,84%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发病与饮食有关,饮食上要尽量避开这6种食物:


  • 不能被完全吸收的碳水化合物类食物:如牛奶,很多中国人缺乏乳糖酶,导致对牛奶中的乳糖不耐受;还有一些代糖(“零卡糖”或“低卡糖”)也要警惕,尤其是糖醇,比如山梨糖醇、木糖醇、麦芽糖醇、甘露糖醇等,大量食用时有通便的作用,从而引起胃胀、胀气和腹泻等症状;

  • 富含生物胺的食物:如发酵食品、水产品、加工肉、奶酪和葡萄酒等;

  • 容易刺激体内组胺释放的食物:如海鲜、柑橘类水果、坚果、番茄、草莓、巧克力、菠菜等;

  • 油炸类和高脂肪食物。

  • 酒精及含咖啡因的饮料。

  • 十字花科蔬菜:如西兰花和花椰菜,容易引起腹胀和胀气。


可以吃一些适合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饮食:


  • 高纤维食物:可以改善消化,同时还能字样肠道中的有益细菌。可以多吃全麦食品、坚果、水果和蔬菜来增加高纤维食物的摄入量。

  • 吃瘦肉:脂肪较多的肉块(包括肥瘦相间、有“大理石花纹”的牛肉)和加工肉类更难被消化系统分解。以瘦肉(比如去皮鸡肉)为主的饮食可能有助于缓解消化不良的问题并减少疾病症状。

  • 适当补充Omega-3脂肪酸,比如鱼油、橄榄油

  • 补充益生菌:可以考虑益生菌类补充剂,可为肠道添加有益菌群,并改善其整体健康状况。

  • 低发漫饮食有研究认为,富含发酵性寡糖、双糖、单糖和多元醇的食物难以被小肠吸收,会升高肠腔渗透压,在结肠中易被发酵产生气体,从而引起腹痛、腹胀、腹部不适等症状,而低发漫饮食能够让一些患者的这类症状得到缓解。


图片来源:123RF

2. 生活方式调整


(1)保证充足的睡眠


我们的身体按照睡眠-觉醒周期(即昼夜节律)运行,这个24小时的“生物钟”会影响身体的功能。如果睡得不好,昼夜节律就会偏离正常,这可能会对身体的免疫系统造成破坏,继而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健康成年人通常每晚需要保证7-8个小时的睡眠,这样第二天才会感到身体得到了充分休息、精力充沛,做事也更有效率。


(2)积极运动


运动是目前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首先,适度的体育锻炼(如快走)可以帮助缓解便秘和腹泻的问题。


运动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缓解肠易激综合征的疼痛和不适:


  • 促进血液循环;

  • 提高新陈代谢;

  • 锻炼和强化核心肌肉;

  • 改善肠道蠕动;

  • 减少腹胀;

  • 缓解压力;

  • 改善睡眠。


(3)喝足够的水


白天喝水不足,会导致身体脱水,并引发相关的消化系统问题。


如果患有肠易激综合征,更需要全天保持水分充足。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在温和气候的条件下,低身体活动水平的成年男性和女性,每天饮水的适宜摄入量为1.7升和1.5升。


需要注意的是,应尽量选择喝白开水而非饮料、酒等。当然,也要根据身体活动水平、天气状况(比如天热喝更多水)、健康状况等因素灵活调整饮水量。


(4)保持大脑放松


人的大脑和肠道有着紧密的联系。比如,如果你感觉某段时间精神压力有些大,肠胃可能很快会感知到这一点,出现便秘、腹泻或消化问题。而降低压力水平,让大脑得到放松,可以缓解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或防止病情发作。


平常可以通过深呼吸和正念冥想等技巧,来达到减压和放松的目的。做瑜伽或打太极拳等,也能帮助你找回内心的平静。此外,常常去户外亲近自然,哪怕只在城市公园里待10分钟,也能缓解精神心理疾病症状,为患有精神心理疾病的成年人带来短期益处,这在之前的研究中已得到证实。

另外,你可能还想知道:

消化不良吃益生菌管用吗?

便秘、窜稀怎么办?这2个方法,简单有效!

腹胀、腹泻、爱放屁?这种饮食让你的肠道乖乖听话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健康榨知机】

在消息对话框回复: 肠道

获取更多相关健康知识

参考资料

[1] Gut Reaction: Home Remedies To Help Manage Your IBS. Retrieved Jan 22, 2025 from https://health.clevelandclinic.org/natural-remedies-for-ibs

[2]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功能性疾病协作组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 2020年中国肠易激综合征专家共识意见[J]. 中华消化杂志, 2020,40(12) : 803-818. DOI: 10.3760/cma.j.cn311367-20201116-00660

[3]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M]. 第1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4] Meta-analysis finds 10-minute nature exposure boosts mental health. Retrieved Jan 22, 2025 from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4-07-meta-analysis-minute-nature-exposure.html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健康榨知机」微信公众号回复“转载”,获取转载须知。

如有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健康榨知机 丨药明康德团队打造

微信号 : ey_global

▇ 关注我们,掌握新鲜有料的健康资讯

分享、点赞、在看,传播健康知识 

健康榨知机
(原名:e药环球)新鲜有料的大众健康医学知识、好医新药资讯,患者关注的实用信息,我们帮你“榨”出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