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A
问
计算缺勤工资时实际工作日大于21.75的计算方式有哪些呢
场景举例:假如本月工作日为23天,某员工请事假1天,实际出勤22个工作日,月薪为2175元,当月工资为多少呢?
答
我们都知道,有个基本薪酬概念“月计薪天数”,为21.75.。假如本月工作日为23天,某员工请事假1天,实际出勤22个工作日,月薪为2175元,当月工资为多少呢?
HR实际业务场景中,一般有两种计算方式:“正算法”和“反算法”:
正算法:2175÷21.75=100元/天,出勤22天,月工资为:2175÷21.75×(23 -1 )=2200元;
反算法:2175÷21.75=100元/天,缺勤1天,月工资为:2175-2175÷21.75×(23-22)=2175×(21.75 -1 )/21.75=2075元;
可以看出,如果按照月计薪天数“生搬硬套”,按照“正算法”,该员工当月少上班一天,结果月工资比上月(假定上月拿标准工资2175元)还多拿25元。
那么到底如何计算才是正确的呢?
其实,“正算法”和“反算法”的方式都是正确的,不同企业中也都会使用,只是上面的举例中,是对月计薪天数21.75没有正确理解,“生搬硬套”产生的结果。
21.75是月计薪天数,是把一年中的11天法定节假日平摊到12个月中,只是在计算日工资标准、小时工资标准时使用(计算加班工资的基础)
在计算月工资时,实际上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正常工作日出勤工资,包括视同出勤需要支付工资的情形,如:①法定节假日,②依法享受带薪年假、探亲假、婚假、丧假、产假等视为提供正常劳动单位应支付工资的各种假期,③《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条规定的情形;第二部分:加班工资(包括工作日超时加班、双休日加班、法定节假日加班);
在上例中,按照无加班的场景计算,结果如下,
“正算法”:2175÷23×(23-1)=2080.43元;
“反算法”:2175-2175÷23×(23-22)=2080.43
可见,在不生硬使用21.75的情况下,无论正算还是反算,结果都是一样且准确的,为2080.43元。。
如果有加班场景,例如,某员工月薪为2175元,当月实际计薪日为23天,请无薪事假1天,当月有1天法定节假日8小时加班,则计算结果如下:
“正算法”:
a) 2175÷23×(23-1)=2080.43元;
b) 2175÷21.75×1天×300%=300元;
c) 2080.43+300=2380.43元。
“反算法”:
a) 2175-2175÷23×(23-22)=2080.43元;
b) 2175÷21.75×1天×300%=300元;
2080.43+300=2380.43元。
作者:张希雅
审核:赵 静
编辑:朱思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