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课题分离,放下助人情结

时尚   2024-09-13 01:31   四川  


在我年轻的时候,我特别喜欢主动帮助他人,尤其喜欢给人建议。现在看来,这样做其实并不好。因为这里面有很大的骄傲和自负,好为人师很多时候是在满足自我虚荣,帮助他人有时也是在制造自我感动。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形成了“对方不主动求助,我原则上不主动帮助”的做事风格。或者更具体说,对方没有明确提出“周老师,我需要你的建议”,我会努力克制自己“好为人师,给人建议”的冲动。

网上有一个金句,“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人命运。”,说得很好。这句话也正好印证了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的“课题分离”理论。

阿德勒认为,人际关系的许多烦恼和冲突,都源于我们没能清晰地划分“自己的课题”和“他人的课题”。我们常常不自觉地干涉了他人的选择,或者期待他人来满足我们自己的需求。

更好的做法是,我们首先对自己的课题负责,同时尊重他人的想法、感受和选择。即使他人的想法、感受和选择和我们期待的不一样,我们也要尊重,而不是把我们的想法、感受和选择强加于人。

课题分离并不意味着我们变得冷漠无情,对他人的困境视而不见。相反,我们是在基于尊重他人的前提下,以更智慧的方式去关心和支持他人。

只有当我们给予他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成长,我们才真正做到了尊重他人。只有当我们真正做到尊重他人,他人才有可能更从容地去成长。

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出于好心帮助他人,最终并没有出现我们期待的结果。原因很可能就是我们急于求成,希望马上看到我们期待的结果,结果没有出现,我们恼羞成怒。

或者对方没有接受我们的“好意”,并按我们的想法去做,我们就气急败坏。最终,不仅我们没有真正意义上帮助到人,也让我们和他人的关系变得更加糟糕。

成长需要时间,助人需要智慧。当我们学会课题分离,放下助人情结,我们才有能力真正做到助人。真正助人,不是替对方做选择做决定,真正助人是保持尊重,保持善意,保持耐心。


相关阅读

与成都的年轻人在一起的第十年
周玉亮:保持无知

爱思少年
爱与思,生命的对话。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