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看到一个新闻,说的是一个女子找工人往楼上扛水泥,工人给出的价格是5元一袋,然后女子嫌贵,还价4元一袋。
工人后来没办法,勉强同意了,到了她家开始搬水泥,一袋水泥上百斤,压在一把年纪,为生活奔波的工人肩上。
女子一下子破防了,忍不住差点哭了出来,这么辛苦的活,才5元一袋,自己竟然还好意思还价。
最后看工人这么辛苦,自己还是按原价5元一袋给工人结算了。
这让我想起以前的一些不良的消费习惯,这还是我媳妇说过我,才后来意识到自己问题的。
那时候在大学期间,就赚了上百万,然后在吃饭娱乐上,喜欢带朋友出去玩,大手大脚的。
结果在衣品上,总是买着廉价的衣服,难看不说,地摊货,在外面买便宜的小东西的时候,还计算小钱,在吃顿饭话几百上千的时候,眼都不眨。
包括毕业后,买房也是,几百万的房子,说买就买,上午中介约看房,下午就直接交定金,也不想着讨价还价。
而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例如有时候在外面买菜,4元一斤的黄瓜还嫌贵,问3元一斤卖不卖。
想想那时候,其实挺可笑的。4元的黄瓜和3元的黄瓜有什么区别,价格上没什么区别,怎么还价,也隔不了几块钱,而一套几百万的房子,随便一个小聪明,可能都能省下好几万甚至几十万下来。
例如买房这种重大投资决策的事,肯定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去看,去调研,而不是嫌麻烦,中介推荐了下,就直接下单了。
而菜市场几块钱的菜钱,再怎么讨价还价,也相差不了几块钱。
后来反省之后,再也不会为路边几块钱的水果和买菜,去讨价还价过了。
而是在重大决策上,必须多花些时间,多讨价还价下。
例如当初买车的时候,花了几十万,正是因为故意选月底去买,然后打定好买哪种车之后,就去多看几家4s店,而且和下家的销售直接说,上家我们都看过了。
现在同样的车型和配置,哪家价格低,直接买。
月底的时候,销售都很有压力,所以都会想方设法去成交你。
然后知道你看了不止一家同品牌4s店,为了争取客户,肯定会想方设法的给你争取各种优惠。
最后买车的时候,优惠了8万多,还送了一大堆的东西。
这些4s店只是代理经销商,售后主要是厂家来,所以压根不用在乎,价格压的太低,会不会有售后问题。
当初买房的时候,稍微动点脑筋,例如多看些房子,买个投资属性高些的,那么在房价下跌的时候,也会少跌一点。
其次是买房,通过中介的话,直接找中介开门见山,让他帮忙争取最低价,多几个回合整下来至少省下几万甚至几十万。
这不比上大街上,和买菜大妈讨价还价强。在重大决策上,一定要谨慎,但是小决策上,就没必要浪费时间了。
尤其是买菜大妈,就赚个辛苦钱,工人师傅,一天几百,都是血汗钱,这种钱不要讨价还价了。
当然,有句话,叫对人一块一,对物九毛九。
如果你买的是人的服务,那么最好多给点,如果单纯一款产品的话,那还能讨价还价下,便宜一点,影响不大。
这我是深有体会的,例如去年公司扩大规模,找朋友租电脑,他过来帮我装好之后,在付款的时候,把楼下停车费我也都算进去,另外在多给几十块钱的辛苦费。
他说我是唯一一个,连楼下停车费都报销的客户。
我觉得这很正常,人家大老远开车过来,楼下停车费属于帮你提供产品服务里,应该算进去的。
后来,每次有什么事,他也是积极的帮我处理,当然我也给他介绍了几十万的业务过去了,身边有朋友需要手机电脑的,都会推荐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