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综合探究题是呼应核心素养导向下综合性、开放性、探究性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重要题型。基于核心素养的整体育人要求,综合探究题需要贯彻素养立意、整体布局、情境创设、任务设计、评分标准等结构化策略,从而有效落实新课标中学业质量水平可评可测的需求,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评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综合探究题 结构化 试题命制
《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提高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比例。《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试题任务要体现综合性、开放性、应用型、探究性,使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见增强试题的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已成为核心素养导向的命题趋势。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指出,各学科课程标准要加强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突出课程内容结构化。新编2024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更是强化了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凸显了单元主题,实现了基于学科大概念的大单元整体编排。可见结构化成为新课标、新教材、新时代素养育人的显著特征,基于此,学业水平考试中综合探究题命制应贯彻结构化策略,通过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改变课堂教学知识碎片化灌输的弊端,增强教学的整体性、结构性与关联性,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学科核心知识、思维方法与价值观念来分析、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所谓结构化命题是指为实现命题立意,围绕某个主题,结合试题命制的情境、任务、参考答案、评分标准等要素进行无论是内在逻辑与还是外在形式、无论是要素内部还是要素之间整体、系统的设计与布局,从而形成前后呼应、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的有机统一体。常州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命题中不断进行尝试与探索,现以2024年综合探究题为例阐释其结构化命题策略。
一、命题立意的结构化
命题立意的结构化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从课程性质、时代要求、学生发展三个维度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二是要兼顾学科核心素养多元化考查。以该题为例,试题情境摘自2024年常州市政府工作报告,第(1)问“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阐述上述资料之间的关系。”紧扣常州万亿之城目标的实现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新质生产力”命制。第(2)问“有同学认为:万亿之城再出发,应重点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民生问题可以缓行。请评析该同学的观点。”则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中2024年市政府聚焦高质量发展,在“常有优学”“常有健康”等“六个常有”民生项目上再出发,考查高质量发展五位一体,以人为本的内涵要求。(1)(2)两问旨在引导学生感悟地方政府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后的开局之年取得的可喜成绩,理解党和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情怀,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家乡的自豪感,重点指向家国情怀等政治认同的培育。第(3)问“请你结合同学们的调查情况,将调研报告补充完整。”积极响应党中央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要求,传承“调查研究”我党这一创造百年伟业的重要法宝,同时结合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引导学生反思学校科学教育中的问题,完善调研报告,重点指向学生道德修养、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等核心素养的培育。试题回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成果,呼应党的最新方针政策,体现了较强的时代性,彰显课程的政治性、思想性、实践性,整题在考查课程内容、学科关键能力、涉及的发展领域都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
二、整体布局的结构化
核心素养是人的内隐素质,内在素养的显性化考查需要试题命制时作明线与暗线整体性融合设计。暗线一般指试题内隐的立意,即学科核心思想、学科思维方式、核心价值等。明线指试题外显的包括情境、设问等命题要素的设计考量。明线是暗线的载体,暗线是明线的灵魂,两者内在互联互通,相互印证。
1.理论发展的结构化运用。新课标要求将党和国家的重大实践和理论创新成果引入课堂,基于命题的时代性与“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学业水平测试命题也要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该试题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将党的理论创新发展作为命题的暗线。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二十大报告还提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而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因此该试题的整体布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贯穿了由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新发展理念—新质生产力,最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发展逻辑,以高质量发展统筹经济、政治、文化、民生等建设,助力常州万亿之城目标的实现与再发展。
2.主题统领下的结构化布局。核心素养的命题立意需要借助主题来结构化统领试题布局。所谓主题通常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有真实情境的综合性问题,它是试题命制的一根明线。该试题围绕“常州实现万亿之城”这一核心主题,统领“万众一心促发展”“万亿之城再出发”“万千学子在行动”三个部分,落实结构化命题布局。主题一“万众一心促发展”旨在引领学生感悟2023年新质力在常州万亿之城目标实现中的巨大作用,以凸显新质生产力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主题二“万亿之城再出发”是基于2023年成就的基础上,未来万亿之城再出发要着力民生统筹规划,引领学生全面理解高质量发展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全面发展,需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主题三“万千学子在行动”是该题的落点,命题者将视角从宏观转向微观个人,基于新质生产力三要素中关键要素,即高素质的劳动者角度引导学生关注学校科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考查学生调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明确自身作为万亿之城劳动者的使命与当担。整个试题在布局上明线与暗线相互呼应,结构清晰。
三、情境创设的结构化
情境设计是试题命制的关键环节,情境为试题命制提供信息,是任务设计的承载。好的试题情境可以引出合适的试题任务,有利于增强情感体验,引发真实问题解决。综合探究题的综合性在情境创设中表现为情境信息含量丰富,内蕴学科知识与方法的综合,故在命题时需要围绕主题对情境进行结构化构思,引出结构化任务与知识的考查,从而呼应立意的结构化。试题情境的结构化设计有多重维度,此处重点从结构化外显形式与内蕴课程内容来阐释。
1.情境呈现形式结构化。从情境的外显形式上看,情境创设分良构与劣构之分。一般综合探究题情境蕴含信息量大,其情境可以呈现为一个比较复杂的情境或多个相对简单又相互关联的情境,前者一般称之劣构情境,这种情况下考生要解决问题需要对诸多信息进行分析与筛选,相对而言难度较大;如果命题时对情境信息进行了适当整合与切割,根据任务设计,呈现多个相对简单又相互关联的情境,则属良构情境,因其指向清晰,相对来说考生在解决问题时就比较容易。该试题总体属于良构性情境创设,命题者将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相关信息做了一个主题引领下的结构性处理,如为引出新质生产力助力万亿之城实现,材料一提供给考生市委、市政府体现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综合举措;为引导学生全面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第(2)问呈现了万亿之城再出发需加强民生建设的举措并设计相关联任务;最后为呼应第(1)问中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落实培育万亿之城的高素质劳动者,试题创设学校在科学素养培育方面问题情境。总体上情境链的设计服务于命题立意与课程内容,呼应了试题的整体布局。当然,情境复杂性受很多因素影响,如情境呈现方式、涉及主体的数量、涉及的发展领域、情境间逻辑结构等,需要命题者根据试卷难度与整卷组合做统筹考虑。
2.内蕴课程内容结构化。课程内容是验证学生核心素养水平的工具与证据。综合探究题是最能考查学生面对复杂情境能否综合运用所学内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题型,它承载了整卷中课程内容结构化考查的重要使命。该试题考查的内容较综合,涉及新课标法治教育中的“了解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感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革命传统教育中的“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理解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国情教育主题中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知道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树立‘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观念,坚定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奋斗的信念”。总体看考查课程主题与内容覆盖面广,较好体现了综合探究题的综合性。
四、任务设计的结构化
任务设计是诱发学生核心素养表现的方向与核心,它是试题立意、情境和答案之间的桥梁,主要考查考生运用学科符号系统、概念体系和思维方式,分析各种现实情境,从中提炼关键特征或变量,并将原有情境表征抽象为能够揭示其关键本质和内在结构的学科模型的能力和素养。综合探究试题任务设计的结构化主要表现为任务类型与思维方式的结构化设计。
1.任务类型结构化。为全面考查学生学科关键能力,新课标要求试题创设多样化任务。参考辨识与判断、阐释与论证、探究与建构任务类型,该试题在任务类型上进行了结构化设计。第(1)问引导学生根据设问要求,结合资料卡有效信息,理解政府采取的相关措施所体现的学科知识,在此基础上对标新质生产力发展特征,同时根据学科内容内在逻辑,阐述三张资料卡之间的关系,属于阐释与论证类任务;第(2)问旨在运用相关原理进行辨析论证,引导学生全面理解高质量发展理念,肯定要发展经济的同时还需其他方面协调发展,最终服务人民,该任务兼具辨识与判断、阐释与论证;第(3)问引导学生不仅要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更要重视实践,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科学实验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能力,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属于探究与建构这一任务类型。
2.思维方式结构化。学科思维能力的培育是学科核心素养养成的关键,需要在命题中借助新的问题情境,开展归纳、演绎思维,推理、辩证思维,系统、创新等思维,透过现象看本质,促进深度思考,最终提升学生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的能力。如第(1)问需要考生能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举措,结合学科知识进行归纳提炼,同时能结合新质生产力的特征进行演绎,最后根据三则材料所反映学科内容阐释内在逻辑关系,从而引导学生认识新质生产力在万亿之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考查了归纳、演绎、系统思维;第(2)问通过观点辨析培养学生全面辩证看待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正确认识民生问题在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考查了辩证与推理能力;第(3)问通过调查研究活动设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同时在撰写调研报告过程中培养学生多角度解决问题的系统思维与创新思维。试题命制兼顾各类思维方式,有利于学科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培养。
五、答案编制的结构化
探究性、开放性与综合性试题的答案要坚持“采点”与“采意”相融合,评分标准要兼顾共通性与差异性。一方面要有相对共通的参考标准,在基本立场、观点上要坚持尺度统一,清晰明了,以方便阅卷教师把握评分要领,做到公平公正;另一方面,在共通性框架内要有一定的开放性与差异性,表现为采用不同视角、运用不同素材、采取不同思路、表达不同见解、提出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案等,借助这种差异性的解题与思维过程以划分评价等级,判断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完成学科任务的不同质量,推断其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如第(3)问,学生可以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发现不同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言之有理即可。
此外,新课标要求试题的参考答案要能根据试题的难度和思维含量,通过等级描述等方法,评价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道德品质和价值取向。等级描述评价方式源自solo分类评价理论,该理论将学生学习成果分为前结构、单点、多点、关联、拓展抽象结构五个层次,以评估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深度。考虑第(1)问思维含量比较高,试题答案设计了结构化等级评分量表,根据学科关键能力培养要求,将答案的等级描述分成三类:能否提取三张资料卡有效信息,准确运用对应学科知识表达;能否结合三张资料卡内容,准确理解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能否根据学科内在逻辑,合理阐述三张资料卡之间的关系。从而将学生的学业水平分为三个等级,并从主题是否突出,学科知识运用是否全面、准确,逻辑关系是否正确,表达条理是否清楚等四个方面来提炼答案特征,力争把内隐不可测的核心素养通过描述性特征转化为外在的可评可测的行为表现,从而实现核心素养评价的操作性转化。同时在答案的编制上也贯彻了学科核心素养指导下命题立意与试题情境、任务的内在一致性。
总之,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是基于学科阶段学习后学生学业成就的总体刻画,因此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广大命题人员不断探索基于素养导向下的命题要素的结构化整体设计,才能有效考查学科重要概念、学科思维方式、价值辨析与行为引领。
本文作者:
周小芬,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中学高级教师;戴慧,江苏省常州市教育科学院,中学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本文选自《思想政治课教学》202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