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周的科学课上,四年级小朋友们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实验活动——探索橡皮筋驱动的小车。在科学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亲手制作了简易的小车模型,并利用橡皮筋的弹力作为动力源,让小车在桌面上飞驰起来。这不仅是一场关于物理原理的实践,更是一次团队合作与创造力的展现。
课堂上,科学老师首先带领学生们了解了弹力的特点。随后,孩子们分组进行了小车的组装工作。每组需要将橡皮筋固定在小车的一端,另一端则勾住车轮轴。当橡皮筋被拉伸后释放,橡皮筋的弹力推动它前进。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如何用弹力驱动小车,还知道了如何通过调整橡皮筋的缠绕圈数来控制小车行驶的距离。
在实验进行中,科学老师鼓励学生们仔细观察并记录下不同条件下小车的运动状态。有的孩子发现,橡皮筋拉得越紧,小车跑得越快;有的则注意到,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小车跑得越远。这些发现让孩子们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乐趣,也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活动中,每个小组积极讨论,尝试各种方法,通过不断的试验和改进,他们逐渐找到了小车跑得越快、越远的方法。这种团队合作的过程,不仅增强了孩子们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能力,也让他们体会到了集体智慧的力量。
通过这次“橡皮筋动力小车”的探索活动,四年级的孩子们不仅学习到了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实践中培养了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这样的课堂,无疑是孩子们成长道路上宝贵的财富。我们期待着下一次科学课上,孩子们能够带来更多惊喜和发现!
END
撰稿|罗雪梅
审稿|赖 明
编辑|王理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