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种减少PCB寄生电容的方法,8个降低RF电路寄生信号的设计规则

百科   2024-12-25 08:46   北京  

一、什么是PCB寄生电容?

有一个通用的定义:寄生电容是存在于由绝缘体隔开的两个导电结构之间的虚拟电容(通常不需要的),是PCB布局中的一种效应,其中传播的信号表现得好像就是电容,但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电容。


寄生电容通常出现在被电介质隔开的任何一对导体之间。在PCB中,寄生电容基本上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可以参考下方的布局,有标记出电容突出的区域,这里只是顶层产生的电容,但其他层都有可能存在电容。

PCB寄生电容

二、 PCB 寄生电容的影响

1.传输线中的频带限制行为,在非常高的频率下产生低通滤波器行为;

2.不同电位地之间的噪声耦合,导致共模噪声;

3.噪声或信号耦合到组件中,尤其是绕线电感;

4.高频电容串扰(表现为FEXT和NEXT);

5.由于电源层和接地层之间的间距而导致的PDN阻抗修改;

6.EMI耦合到散热器中,产生共模电流。

下图显示了PCB布局中寄生电容如何产生的简单示例。在PCB布局中,我们有一个由绝缘体隔开的导体排列,形成一个具有等效电容的复杂结构。下图结构可以建模为电容器的排列,但请注意该结构中的一些寄生电感和电阻。正是这种等效电容和电感决定了PCB布局中的阻抗。

两条微带走线之间以及两条走线与附近接地层之间的寄生电容示例

三、 PCB寄生电容怎么计算?

下图为电容的充电放电循环图:

电容的充电放电循坏

寄生电容是导体的固有特性,是每单位电势变化的存储量,寄生电容计算公式为:

C=q/v

电容C,单位法拉(F);电压V,单位伏特 (V);电荷Q,单位库伦(C)。

1)对于不随时间变化的恒定电信号,dv/dt=0,也就是电位没有变化:i=0。

2)如果电路回路中有电容,dv/dt会收敛到一个固定值,电位会发生变化,产生电流:i≠0。


四、走线电容的计算

平行板电容的电容为:C= (kA/11.3d)pF

  • C :电容

  • A :极板面积

  • k:板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

  • d :极板之间的距离

走线电容的计算图如下所示:

走线电容的计算图

五、PCB 寄生电容怎么消除?

PCB布局永远不会完全消除寄生电容,但可以减少PCB布局中的寄生电容,或者采取一些措施来限制寄生电容对信号和电源完整性的影响。这里列举10条可以减少PCB布局中的寄生电容的措施:

1.避免平行布线。采用平行布线时,金属之间的面积最大,寄生电容也会最大。

2.移除电源层。电源层通常被认为是交流接地,与接地层完全相同,所以移除电源层与移除导体附近的接地层一样重要。

3.使用法拉第屏蔽或保护环。将法拉第屏蔽放置在两条迹线之间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寄生电容效应。

4.关键走线尽可能窄和短。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寄生电容,使关键走线尽可能窄,以使 PCB 工艺可以处理,与附近的走线保持良好的距离。

5.避免过度使用过孔。过度使用会增加寄生电容,最好尽可能用贴片来代替过孔。

6.避免元件分离。元件之间、电源层和接地层,输出和输入等的正确接线,对减少不需要的寄生电容非常重要。

7.信号层应夹在两个接地层之间或一个接地层或电源层之间。例如:在4层板中,可以将电源层放在底层,并在电源层和接地层之间布线一些敏感走线,这可以防止来自一层中的信号的EMI在另一层中的信号中引起噪声。

8.确定合适的层厚。较薄的层会减小环路面积和寄生电感,但会增加寄生电容。

9.信号完整性。1)阻抗降低,通常是由于布局中靠近接地铜线。2)由于互连和驱动器/接收器组件之间的阻抗不匹配导致更高的回波损耗。3)高通滤波行为导致更高的插入损耗。简单的解决方案是增加互连与不是所需参考平面的任何导体之间的距离。在设计期间,应仔细设计PCB上的走线宽度,考虑附近的导体,尤其是附近的覆铜,创建共面走线布置。覆铜问题是上述信号完整性问题的常见问题。PCB Layout应该花时间计算覆铜与其走线之间的所需的最小间隙,以确保阻抗控制。下图显示了具有50欧姆CPW微带线和带状线的Isola 370HR层压板的示例计算。

两条微带走线之间以及两条走线与附近接地层之间的寄生电容

10.电源完整性。寄生电容在电源完整性方面既可取又不可取,可以通过将电路板中的 PDN 结构与涉及多个接地系统进行比较。在具有多个接地点(例如PCB电源接地层、系统接地区域和机箱接地)的系统中,寄生电容不受欢迎的一种常见情况。在这些系统中,尤其是在大电流电源中,寄生电容可能存在于PCB接地层和机箱接地之间,从而允许共模电流通过系统并产生强烈辐射。当PCB接地层和机箱接地的电位略有不同时,设备机箱的寄生电容如何为共模电流创建路径。

电源完整性

六、减少PCB 寄生电容的示例

1、开关稳压器中的高dV/dt节点

下面的稳压器示例部分说明了强dV/dt节点的位置,以及为什么这种布局将有更大的耦合到其反馈回路而不是系统的任何附近部分。这个节点对附近的接地区域有一些寄生电容,如果附近还有其他一些元件或电路,这些电路的寄生电容会导致这些电路中出现开关噪声。附近的接地有一些帮助,但真正防止噪声耦合的是从SW_OUT连接回稳压器芯片的电容,这个大电容为高dV/dt开关噪声返回开关级高端提供了一条低阻抗路径,从而有效地将开关级输出与GND去耦。dV/dt节点可能负责PCB布局周围的噪声耦合,有意放置的电容器可以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另一个有助于减少SW_OUT和附近走线或电路之间寄生电容的策略是利用下一层的GND平面。与PCB布局中与其他节点的耦合相比,使GND平面更靠近高dV/dt节点将通过创建更强的电场与GND耦合来降低互电容。

dV/dt节点可能负责PCB布局周围的噪声耦合

2、两条走线之间的互电容

电容串扰是走线之间的两种耦合(另一种是电感)之一,其中一条走线上的信号会在另一条走线上产生噪声。在逐渐更高的频率下,这主要由互电容决定,这里提供两种选择来减少寄生电容:

  • 使地线更靠近走线,同时使走线更窄(固定阻抗目标);

  • 增加走线之间的间距。

两条走线之前的互电容

仿真结果显示了两条50欧姆走线之间的寄生电容如何受与GND平面的距离(表示为H)的影响。


七、降低RF电路寄生信号的八个设计规则

RF产品电路布局要想降低寄生信号,记住以下这八条规则,不但有助于加速产品上市进程,而且还可提高工作日程的可预见性。

规则1:接地通孔应位于接地参考层开关处

流经所布线路的所有电流都有相等的回流。耦合策略固然很多,不过回流通常流经相邻的接地层或与信号线路并行布置的接地。在参考层继续时,所有耦合都仅限于传输线路,一切都非常正常。不过,如果信号线路从顶层切换至内部或底层时,回流也必须获得路径。图1就是一个实例。顶层信号线路电流下面紧挨着就是回流。当它转移到底层时,回流就通过附近的通孔。不过,如果附近没有用于回流的通孔时,回流就要通过最近可用的接地通孔。更远的距离会产生电流环路,形成电感器。如果这种不必要的电流路径偏移,碰巧又同另一条线路交叉,那么干扰就会更严重。这种电流环路其实相当于形成了一个天线!

图1

图1注:信号电流从器件引脚经过通孔流到较低层。回流在被迫流向最近通孔改变至不同参考层之前位于信号之下。

规则2:将器件焊盘与顶层接地连接起来

许多器件在器件封装底部都采用散热接地焊盘。在RF 产品器件上,这些通常都是电气接地,而相邻焊盘点有接地通孔阵列。可将器件焊盘直接连接至接地引脚,并通过顶层接地连接至任何灌铜。如有多个路径,回流会按路径阻抗比例拆分。通过焊盘进行接地连接相对于引脚接地而言,路径更短、阻抗更低。电路板与器件焊盘之间良好的电气连接至关重要。装配时,电路板通孔阵列中的未填充通孔也可能会抽走器件的焊膏,留下空隙。填满通孔是保证焊接到位的好办法。在评测中,还要打开焊接掩模层确认没有焊接掩模在器件下方的电路板接地上,因为焊接掩模可能会抬高器件或使其摇摆。


规则 3:无参考层间隙

器件周边到处都是通孔。电源网分解成本地去耦,然后降至电源层,通常提供多个通孔以最大限度减少电感,提高载流容量,同时控制总线可降至内层。所有这些分解最终都会在器件附近完全被钳住。每个这些通孔都会在内接地层上产生大于通孔直径自身的禁入区,提供制造空隙。这些禁入区很容易在回流路径上造成中断。一些通孔彼此靠近则会形成接地层沟,顶层CAD视图看不见,这将导致情况进一步复杂化。图2两个电源层通孔的接地层空隙可产生重叠的禁入区,并在返回路径上造成中断。回流只能转道绕过接地层禁入区,形成现在常见的发射感应路径问题。

图2

图2注:通孔周围接地层的禁入区可能重叠,迫使回流远离信号路径。即便没有重叠,禁入区也会在接地层形成鼠咬阻抗中断。

甚至“友好型”接地通孔也会为相关金属焊盘带来电路板制造工艺要求的最小尺寸规格。通孔如果非常靠近信号线路,就会产生好像顶层接地空隙被老鼠咬掉一块一样的侵蚀。图2是鼠咬示意图。由于禁入区由CAD软件自动生成,通孔在系统电路板上的使用又很频繁,因此先期布局过程几乎总会出现一些返回路径中断问题。布局评测时要跟踪每条高速线路,检查相关回流层以避免中断。让所有可在任何区域产生接地层干扰的通孔更靠近顶层接地空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规则4:保持差分线路的差分性

回流路径对信号线路性能至关重要,其应视为信号路径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差分对通常没有紧密耦合,回流可能流经相邻层。两个回流必须通过相等的电气路径布线。

即便在差分对的两条线路不紧密耦合时,邻近与共享型设计限制也会让回流处于相同层。要真正保持低寄生信号,需要更好的匹配。差分组件下接地层的断流器等任何计划结构都应是对称的。同样,长度是否匹配可能也会产生信号线路中的波形曲线问题。回流不会引起波形曲线问题。一条差分线路的长度匹配情况应在其它差分线路中体现。


规则5:RF信号线路附近没有时钟或控制线路

时钟和控制线路有时可视为没什么影响的邻居,因为其工作速度低,甚至接近DC。不过,其开关特性几乎接近方波,可在奇数谐波频率下生成独特的音调。方波发射能源的基本频率虽然不会产生什么影响,但其锐利的边缘可能会有影响。在数字系统设计中,转折频率可估算必须要考虑的最高频率谐波,计算方式为:Fknee=0.5/Tr,这里的Tr是上升时间。请注意,是上升时间,而不是信号频率。不过锐利边缘的方波也有强大的高阶奇数谐波,其可能只在错误频率下下降并耦合在RF线路上,违反严格的传输掩模要求。时钟和控制线路应由内部接地层或顶层接地灌流(ground pour)与RF信号线路隔离。如果不能使用接地隔离信号,那么线路布线应确保直角交叉。因为时钟或控制线路发射的磁通线路会围绕干扰源线路的电流形成放射柱形等高线,它们将不会在接收器线路中产生电流。放慢上升时间不但可降低转折频率,而且还有助于减少干扰源的干扰,但时钟或控制线路也可充当接收器线路。接收器线路仍可作为将寄生信号导入器件的导管。


规则6:使用接地隔离高速线路

微波传输带与带线大多数都与相邻接地层耦合。一些通量线路仍沿水平方向散发,并端接于相邻迹线。一条高速线路或差分对上的音调在下一条迹线上终结,但信号层上的接地灌流会为通量线路带来较低阻抗的终点,让邻近迹线不受音调干扰。时钟分布或合成器设备路由出来、用于承载相同频率的迹线集群可能相邻而行,因为干扰源音调已经存在于接收器线路上。不过,分组的线路最终会分散。分散时,应在分散线路之间提供接地灌流,并在其开始分散的地方灌入通孔,以便感应回流沿着额定回流路径流回。在图3中,接地岛末端的通孔可使感应电流流到参考层上。接地灌流上其它通孔之间的间隔不要超过一个波长的十分之一,以确保接地不会成为共振结构。

图3:差分线路分散处的顶层接地通孔为回流提供流动路径

规则7:不要在噪声较大的电源层进行RF 线路布线

音调进入电源层就会扩散到每个地方。如果杂散音调进入电源、缓冲器、混频器、衰减器和振荡器,就会对干扰频率进行调制。同样,当电源到达电路板时,它还没有彻底被清空而实现对RF电路系统的驱动。应最大限度减少RF线路在电源层的暴露,特别是未过滤的电源层。邻近接地的大型电源层可创建高质量嵌入式电容,使寄生信号衰减,并用于数字通信系统与某些RF系统。另一种方法是使用最小化电源层,有时更像是肥大迹线而不能说是层,这样RF线路更容易彻底避开电源层。这两种方法都可行,不过决不能将二者的最差特性凑在一起,也就是既使用小型电源层,又在顶部走线RF线路。


规则8:让去耦靠近器件

去耦不仅有助于避免杂散噪声进入器件,还可帮助消除器件内部生成的音调,避免其耦合到电源层上。去耦电容越靠近工作电路系统,效率就越高。本地去耦受电路板迹线的寄生阻抗干扰较小,较短的迹线支持较小的天线,减少有害音调发射。电容器安放要结合最高自共振频率,通常最小值、最小外壳尺寸、最靠近器件,以及越大的电容器,离器件越远。在RF频率下,电路板背面的电容器会产生通孔串连接地路径的寄生电感,损失大量噪声衰减优势。


总结:通过电路板布局评测,我们可发现可能发射或接收杂散RF 音调的结构。要跟踪每一条线路,有意识地明确其回流路径,确保它能够与线路并行,特别是要彻底检查过渡。此外,还要将潜在干扰源与接收器隔离。按照一些简单直观的规则降低寄生信号,可加速产品发布,降低调试成本。


雨飞工作室
本着“让人有所知,让人有所思”的理念,带你游走在无人机及机器人、物联网领域,领略人间芳华,感受百味人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