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在没有硝烟的战场

文摘   2024-12-28 06:30   内蒙古  



  从1969年到1978年,北京上海、重庆成都、云南、到云南省景洪、芒市、瑞丽、红河兵团插队知青达十万人。因各种关系招工上大学参军工作调动,西双版纳仅有五万知青,都系平民儿女。知青们挥汗雨战天斗地,十年来枯燥无味的开荒地挖坑种橡胶,过着贫脊荒芜的生活。


  1978年10月,粉碎四人帮,全国纠正冤错案。上海知青景洪农场丁惠民,给中央邓小平副主席写了三封信,表述了“我们要回家”的心愿。信件没有回音。他便策划组织了版纳知青大返城。分三个阶段,实行捐款、罢工、北京请愿。他召开了著名胶林会议八个农场知青代表到会。会上选举了上海知青丁惠民为总指挥,上海知青胡建国,任副总指挥负责留守,与助手胡长安,徐裕铭组成联络组上情下达,将版纳罢工、国务院调查组到各农场情况打电报传递,将请愿团途中每天发回的简报,由胡建国传递。组织八个农场五万留守知青,坚持大罢工,成为请愿团的坚强后盾。重庆知青刘先国任副总指挥,率第二批请愿团协助丁惠民进北京请愿。回家的理想,支撑知青们在泥泞挣扎,成为五万知青呐喊呼叫、为之拼命的信仰。

  

火种在孟捧燃烧


  不知不觉,版纳知青周家林,回城到重庆己是四十五年了。那些在原始森林开垦,超强度的劳动,那些困苦的生活,理想和现实的落差,那些变成苍白失望和彷徨的回忆一直未忘。


  丁惠民的三封信,使他从尘积的现实中看到了光明所在。并参加这场风暴。让微末星火而霍然做大,引起全国的一场巨大的飓风。”他说:这风 ,来得这般急、这般猛、这般有毁灭性。


△记者在重庆采访勐捧农场留守负责人周家林


  1978年11月,勐捧农场有人到景洪,看到了丁惠民写的请愿书,贴在街面墙上,回到农场告知了周家林。重庆知青周家林,1954年出身工人家庭。浓眉大眼五官端庄,1米72的身高,性格稳沉,做事干练,当时任连长。在知青中很有号召力。立即同上海知青周益伦、重庆知青曾永庆商议,成立了三人农场返城筹备组。12月4日,召开了勐捧农场及八个分场农场机修厂、像胶加工厂大会。宣讲动员知青参加签名捐款,选派代表加入北京请愿团声援丁惠民。当时, 勐腊、勐满农场也派代表参加了大会。会后周家林和农场一分场上海知青刘自豪步行40多公里,到景洪农场一分场小学校找到丁惠民,将勐捧农场知青在联名信上6000人签名单,及捐款的7800元交给了丁惠民。


△勐捧农场宣誓大罢工


  12月5日,丁惠民选出各农场七名筹备总组常委发出通知:各农场派代表,到景洪开会,恳请当局政府批准放行。政府未表态,知青们全体到西双版纳州政府和大礼堂静坐一夜。当天深夜,丁惠民认为政府无诚意,当即宣布了12月9日,各农场全面罢工决定。


  12月7日,丁惠民召开八个农场117人的胶林会议,会上选出了总指挥丁惠民,副总指挥胡建国,刘先国。大返城筹备总组丁惠民,胡建国,刘先國,刘庭明、周家林,陈碧良,邹盛永为七常委。


  各农场根据总指挥丁惠民的部署,把能讲会说、有口才能摄影、绘画字写得好的知青选进了请愿团。对苦干实干,在农场曾担任过职务,有影晌力的选为农场留守人员,各农场还成立了纠察队,组建了治安员,联络员,确保罢工顺利开展及在罢工期间一系列工作。

  

倾力支援请愿团进京


  12月16日,第一批请愿团43人,在景洪列队出发。在途经通关时,捐款的4500元经费被盗窃。无钱买火车票,知青们在昆明火车站上车被堵被打,无路可走,39名知青卧轨绝食,使南来北往的火车停开3天。第二批请愿团54人,12月18日从景洪,抬着发高烧的总指挥丁惠民出发。丁有智有谋。声东击西,分兵三路,甩开前有堵兵,后有追兵安全到达北京。递交请愿书,同中央有关部门谈判,在天安门广场演讲静坐,在西单民主墙贴标语和三封信,把“我们要回家” 的呐喊呼叫声,传递全国。


△1978年12月8日,由总指挥丁惠民签发命令,版纳八个农场五万知青集体罢工


  坚守在大罢工第一线的留守总组,在总负责人副总指挥胡建国率领下,在景洪租了一房,由胡长安,徐裕铭每天跑邮局,上情下达。八个农场设大罢工筹备组,每个分场有七、八个连队,共派出100多名联络员,每天从各自农场,骑自行车到景洪。接收请愿团在路上发回的简报,发出各农场罢工的情况汇报。八个农场组成了1000余人的纠察队,维护罢工环境秩序,反馈农场发生的罢工情况。


△罢工由副总指挥胡建国负责。胡长安、徐裕铭任助手,在景洪设联络站,由联络员上情下达把请愿团信息反馈八个农场。农场选出留守负责人,成立了纠察队,管理反馈农场信息,做请愿团后盾。


  周家林作为勐捧农场罢工总负责人,每天晚上要组织七个分场开会,派出联络员,到景洪去收集请愿团北上信息,并把农场罢工情况反馈请愿团,前方后方互相呼应,把每个细节工作做到了有条不紊。


  罢工中 ,困难有子女家庭的知青,他去和农场交涉,请知青捐款补助。经多次交谈,勐捧农场场长,同意暂发给困难知青工资稳定局面。


  作为农场留守负责人,他每天还要去各分场察看农作状况。一天在勐捧农场八分场,发现苗圃地的橡胶苗,有黄叶出现。他立即告知纠察队值班人员,抽出几人,利用8小时罢工外时间,给胶苗浇水。并通知传农场各分场 、立即带领分场知青,每天给胶苗浇水。所幸,所有苗圃地胶苗,在罢工期间没受到任何损失。

  

向国务院调查组写材料


  1979年1月8日,以农林部赵凡副部长为团长的中央调查团,来勐捧农场进行调查。


  总负责人胡建国提前通知,安排农场留守负责人指定专人写控诉材料。国务院调查组来到勐捧农场,周家林,周益伦组织全体下跪,专人上台读控诉材料,有人手抬“不能回家,死不瞑目” “不能回家宁肯死”的血书标语,哭声一片,长跪不起。


△坚决支持丁惠民(左3)到农场指导部署工作。


△国务院调查组到八个农场,全体下跪哭声一片。



△指定专人发言,哭诉悲惨的生活遭遇。


  赵凡和他秘书周文健、农场领导钱明达、韩保强, 与知青周家林、周益伦交谈长达两小时。赵凡副部长谈到:“我是三个知青的家长,我的子女也需要解决下乡问题”。周家林热泪盈眶 , 一再感谢赵凡副部长代表中央,妥善解决知青问题作出的决定。由于孟定四师(孟定农场)发生211名知青,绝食三天突发事件,他奉命连夜驱车前往。赵凡副部长说:"我现任命周益伦、周家林为中央调查团成员,和我的秘书周文健,一同完成勐捧农场调查取证工作"。当天,周家林接到请愿团总指挥丁惠民签名从北京发来复工令。在当晚就发向各农场、中央调查团、组织动员全体复工。


△动员农场捐款罢工


  苍天有眼,派出赵凡。他率国务院调查组,到昆明火车站说服卧轨知青,到勐定,去看望绝食三天,奄奄一息的211名知青。到版纳八个农场去调查了解农场知青悲惨的生活局面。目睹这一切,他老泪纵横。他毅然提出收回知青,经中央同意,他又马不停蹄召开北京,上海、四川云南四省知青安置会议,79年2月底版纳知青蜂湧返城。


△农场留守人员和即将出发的请愿团进京知青代表合影


△知青写血书表示回城的决心。


△周家林(中)和第二批请愿团宣传组长邹盛永(左1)画家曾永庆(右1)

  

返城后的坚韧向前


  1979年2月,周家林调到重庆山城水泥厂任吊车司机,后调到生产车间任主任。他不是风云人物,但也绝非休闲之辈。能吃苦,经历过大返城的大风大浪。在版纳农场煅炼了组织和管理能力,在厂车间派上用场。他分管的生产车间,年年月月超额完成任务,当年他加入共产党,被厂领导保送推荐,到四川省成都市委党校脱产涵授学习二年。


△周家林当知青照


△周家林在重庆山城水泥厂当行政办公室主任

  在任何环境中都奋进,周家林党校毕业回厂担任了办公室主任,一干就是10年。后任厂行政办公室主任直到退休。退休后被重庆经济信息委员会,聘用到沙坪坝区企业破产清算组。收购清算国有资金,办理退休老人的抚血金、及企业退休的社保福利待遇,又是一个10年至今。


△周家林参加知青团队活动。


  他说,很多人很多事都已忘记。搬了几次家,卖了很多家俱和书,唯有大返城的大罢工通知,请愿团发来的简报,胶林会议纪要,纠察队的袖套,代表证至今还全部包存完好。一生中最难忘记的是版纳知青大返城,最欣佩的人是总指挥丁惠民,最难忘记的是坚守农场的日日夜夜。


△农场知青返回版纳图照。

周家林参加农场知青宣传队演出。


△周家林返回勐捧农场橡胶林近照。


  是丁惠民举火炬带领五万知青向前冲。是五万知青团结奋起,是团队的力量,是坚韧不拔,舍命呐喊,才打开了返城之门。为全国知青撕破了返城缺口,版纳返城风暴,创造了全国人数最多,罢工时间最长、最气势恢宏的历史。周家林说:我有幸用青春和热血参与组织大罢工,坚韧顽强试身手,一试便气势夺人,用亲身经历见证了大返城的胜利,是我一生中的幸事。朝前走永不停步,是我的座右铭。


  杨培慧老师作品电子书   


作者知青作品回顾,点击下面蓝色字体欣赏:


67.中国最后一个留守知青

66.七彩云南的旅居康养——云南特色基地采访实录  (四)

65.痛失丁惠民

64.多彩民族风情居地——云南特色康养基地实录《三》

63.七彩云南的旅居康养——云南特色基地采访实录 (二)

62.七彩云南的旅居康养——云南特色基地采访实录(一)

61.美丽的草原知青情

60.在田野绽放华丽的梦想 ——上海金山享来乐农庄采访随笔

59.陕西举办北京知青到延安五十五周年纪念活动

58.徘徊在橡胶林的女知青孤魂

57.在版纳和丁惠民相聚

56.铜川知青的故事

55.和大返城总指挥丁惠民做客哈尼世家

54.东风农场的知青情缘

53.嘎洒曼广村做客

52.漫步西双版纳嘎洒曼丢寨

51.翟荣志:版纳知青大返城事务长

50.全国知青旅居康养寻梦基地在版纳开业

49.大返城勇士今何在  ——来自黄浦江边的报道

48.翟荣志:版纳知青大返城事务长

47.我在陕西当志愿者

46.一场别开生面的文艺会演

45.全国知青冰天雪地走延安

44.青春如诗 生命如歌——全国知青在西安纪念知青下乡五十五周年

43.载歌载舞迎中秋国庆

42.全国旅居康养大会在青岛召开

41.一场别开生面的文艺会演

40. 陕西知青王农

39,归路茫茫其修远

38.赤日炎炎西北情

37,战旗飘飘老兵之家

36.西知联大西北新疆行

35.弘扬知青文化 推广知青基地   中国知青产业发展促进会企业家分会筹备会在青岛召开

34.记一次别开生面的新闻讲座

33魏波:慈善爱心一路走

32.加大宣传  弘扬文化  推康养基地

31.朱一平:天生敢为的大返城秘书长

30.新举措 新速度 新风范  中国知青产业发展促进会开创新局面

29.在桂林锦龙知青山庄

28、山水如画普者黑

27.相聚在丽江猎鹰谷

26.文化搭桥   健康养生  资源共享  ———   西部知青联席工作会在丽江召开

25. 杨培慧|硝烟弥漫血染老山“军工路”

24. 杨培慧| 我的知青岁月

23.杨培慧|难忘老山猫儿洞

22.杨培慧|知 青 畅 歌

21.丁惠民|我要回家
20.许世铺|拼闯在人生岔路口
19.彭耕耘|矢志不渝的返城路
18.梦魂牵绕西双版纳
17.风雪弥漫返城路
16.没有硝烟的战场
15.版纳橡胶林作证
14.首批请愿团的故事
13.大返城勇士今何在    ___来自重庆嘉陵江边的报道
12.走近知青企业家
11.老山战场上的版纳知青
10.大返城勇士徐裕铭
9.柴河会战
8.走进知青云南记忆馆
胡寅康:焦距版纳知青大返城
7.纵陷困境亦坚韧——走访云南返沪知青顾新华
6.云南最后一个知青的足迹
5.为知青讴歌——悼刘晓航
4.痛失我爱
3.农民知青镜海
2,陈允龙:挺进在返城途中
1.农民知青的故事

作者生活作品回顾

26.眷恋天堂老挝


25.美艳绝伦的芽庄


24. 茶马古道  那柯里


23. 痛失我爱  作者/杨培慧


22. 海滨城市的魅力


21. 腾冲印象   作者|杨培慧


20. 心 驰 神 往 话 丽 江                     

19. 西双版纳我的痴恋 记者/杨培慧


18. 走过呼和浩特


17.怒江之行


16. 方 寸 天 地 情 悠 悠


15. 杨培慧|顾怀文:搏击风浪商海行


14. 马维亚:洒向环卫工人都是爱


13. 杨培慧|把爱洒向僻静的烈军属家乡


12. 邵宗翰:在智慧科技的天空翱翔


11. 王大馀:诚信和谐塑品牌


10. 杨培慧|颜语:弄潮敢在潮头立


9. 杨培慧| 杨卫斌:走出低谷的思考



8. 杨培慧|李玉明:打造机车销售王国


7. 杨培慧|走进哈尼族聚居地墨江


6. 杨培慧|黄昏的遐想


5. 杨培慧| 中医院大院记忆


4. 杨培慧|夏之乐章阳朔


3. 梦魂牵绕西双版纳


2. 杨培慧|南非印象


1. 杨培慧|登轿子雪山


༽美྆文྆雜྆談྆༼   

 

美文杂谈
故事,散文,诗歌,幽默,杂文,朗诵。摄影,绘画。收藏等
 最新文章